唐彩云
摘 要:當前,學前教育面臨著怎樣培養孩子從“他育”到“自育”的問題。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作為學前教育的主陣地,幼兒園則要順勢而為,以幼兒為中心,通過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意識、態度、情緒進行培養,并給予適度的引導與指導,通過有特色的教育,有力抓住兒童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機,讓幼兒做生活的小主人,產生責任心,使得幼兒園生活成為幼兒最大的快樂,幼兒不僅能在園區感受到自由,還充滿主人意識,從而愛上幼兒園生活。
關鍵詞:幼兒園;自育;實踐;探索
當前,學前教育面臨著如何體現幼兒園的特質與特色,如何開展教育,怎樣培養孩子從“他育”到“自育”的問題。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作為學前教育的主陣地,幼兒園則要順勢而為,以幼兒為中心,通過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意識、態度、情緒進行培養,并給予適度的引導與指導,通過有特色的教育,有力抓住兒童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機,讓幼兒做生活的小主人,產生責任心,使得幼兒園生活成為幼兒最大的快樂,幼兒不僅能在園區感受到自由,還充滿主人意識,從而愛上幼兒園生活,真正回歸自我,回歸生活。當幼兒在每日真實生活中展現出活力與生機,幼兒生活則更有品質,才可稱得上健康成長。一日生活處處是課程,作為幼兒教師需要將“衣食住行”的生活作為幼兒實踐的課堂,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從而更好的面向生活,讓“他育”到“自育”的理念真正落地。
一、以人為本,讓幼兒回歸常態生活
學前教育的原點就是幫助幼兒適應、學會生活,讓孩子成為生活的真正主人,參與生活,體驗生活,從而獲得自我認可,與生活融為一體,感受自我成長的喜悅。生活就像涓涓流水一般,幼兒在這一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秩序和規律,與之相匹配的教育需要體現出生活化,也就是說在幼兒的生活中需要自然滲透教育,從而讓幼兒的生活不會被打亂,也不會被迫中斷,遵循幼兒生活的走向,不去打擾和干擾,而是讓教育更為生活化,幼兒從生活中獲取經驗,增加閱歷。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和賦予兒童更多的認識世界和生活的力量。如,一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幼兒是主人,這些日常行為使他們本能的自我行動,是一種自然的,也是幼兒自主需要進行的常態生活。如,面對天氣的變化,幼兒需要懂得冷暖,要知道天冷時添衣服,天熱時少穿衣服。有時候室內室外有溫差,幼兒還需要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感到太熱就主動脫外衣,如果冷了,就主動加衣服。如何讓幼兒有個穿脫衣服的標準,此時,我們的教師就會多動腦筋,為幼兒提供生活指南,即在班內設置穿衣指數墻,幼兒可以按照穿衣指數的高與低來決定穿衣,天冷時如何搭配衣服,天熱時又該怎樣穿著。為了將這一幫助幼兒學會生活的辦法推廣出去,教師可以多組織幼兒集體進行討論和交流,還可以舉辦睡衣趴、運動趴、旅游趴等,在具體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合理穿衣,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主動手以及自理能力。
二、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自主性
《指南》建議:“經常給幼兒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完成并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的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币簿褪钦f,要讓幼兒適應園內生活,同時還要從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教育到主動的去發現自我和自覺的完成一定任務。無論是初入園的低班幼兒,還是已有一年幼兒園生活經歷的中班、大班幼兒。在教師的指引下,學會主動地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漸次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以及責任感。如,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午餐,這一環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即關系到幼兒的營養與健康,并通過用餐,培養幼兒的進餐能力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隨著課程游戲化工作的深入推進,生活處處是課程的理念逐步推廣。我們的教師以進餐環節作為培養幼兒“自育”的切入口,分別將餐前準備工作以及餐后整理工作作為重點,把原來教師的主權式的形式轉變為讓幼兒成為主人,基于他們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從被動走向主動,學會自我管理,同時,放手給幼兒,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調節與實踐,營造出幼兒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因此,從不少的案例能夠看到,幼兒老師對“食”這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新的改變,正在努力構建“自助式”進餐活動。讓幼兒從“等待用餐”變成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兒自己動手的“自助式用餐”。有的教師將每天的午餐分為就餐六部曲,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兒自己動手拿餐具、端碗盤、盛飯菜、品嘗食用、送餐具、維護衛生等自主環節中充分享受、體驗自助式午餐。
三、發現并解決問題,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一日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教育,教師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進行。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問題,也會發現問題。在午睡時,就有教師發現一些幼兒總是拖拖拉拉脫衣服,由此,也比較擔心幼兒身體抵抗力弱而導致生病。這一問題的出現如何解決呢,就有教師想到了“時間沙漏”的辦法,這樣就可以調整音樂快慢,同時,鼓勵幼兒及時發現問題,并與幼兒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進一步加強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也就進一步加強了幼兒的核心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
當然,除一日常規之外,對于培養幼兒“自育”還需要環境上的支持,既要給孩子提供豐富、多元的環境,又要能夠為幼兒提供靜思和獨處、情緒釋放的私密空間。讓以人為本落到實處,切實的尊重幼兒的情緒,引導幼兒能夠學會情緒的自我保護,由此,也徹底做到保育保健、保教并重、以保為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