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麗娜孜·卡德爾江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適應社會發展的流行文化。這些流行文化給傳統的文化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使得很多傳統文化出現了沒落的景象,甚至有些傳統文化逐漸消失。作為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民族藝術文化,是我們重點保護對象,并且我們應該傳承和發展它。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作為民族藝術的瑰寶,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進而發展它。本文通過分析流行文化給傳統民族藝術文化帶來的影響,探討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傳承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以及未來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發展趨勢。探討民族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為了使我們弘揚民族精神,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 傳承 發展
民族藝術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傳播載體及民族特征的具體表現。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族藝術文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為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沖擊,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護這種傳統藝術和文化瑰寶,本文通過分析現代流行文化對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影響,對其的傳承特點、發展趨勢做了一定的研究。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傳承和發展不能只是口頭上的宣傳,而應該結合教學實踐,成為傳承者掌握的一門知識和技能,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入現代元素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使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才能真正達到弘揚民族精神。本文希望能對冬不拉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一點靈感和幫助。
一、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衰落的原因
第一,從主觀條件分析,中國民族藝術都會遵循傳承這一傳統美德,但在傳承藝術方法和技巧的過程中,傳承人會對精湛的獨門絕技有所保留,從而受傳人不能掌握藝術的精髓,自然這種藝術不能得到有效地傳承。第二,從客觀條件分析,現今對于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傳承缺乏科學系統的傳播方法。因為掌握“冬不拉”演奏技巧和方法的通常都是一些當地的老人,他們還是按照傳統的方式方法進行傳授,這樣一來受傳人很難完全理解這種傳授方式方法,從而會喪失對“冬不拉”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也就不能更好地傳承“冬不拉”。第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產生了許多適應社會發展的流行文化。這些流行文化給傳統的文化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使得很多傳統文化出現了沒落的景象,甚至有些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比如,現在很多的年輕人更喜歡西方的樂器:貝斯、吉他、架子鼓等,他們普遍認為這種樂器能夠表達他們的感情、能夠彰顯他們的個性,因此忽視了傳統樂器的學習。第四,民族藝術很難與現當代文化相結合,不能夠創新其表現形式,這樣就很難有其表現的市場。例如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演奏還是按照傳統的形式展現很難結合現代文化藝術,因此就很難有其發展的機會和市場。第五,從宏觀上分析“冬不拉”的發展受到地區經濟條件的限制,當地的各層領導和人民群眾對于傳承發展民族藝術不夠重視,并且不能夠充分認識傳統文化與社會經濟相互結合、互相影響的關系。
二、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傳承和發展
當地民族樂器之所以受到當地人民的歡迎,是因為這是各族人民獨有的民族特色,能夠體現當地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這是人們積極娛樂活動的表現形式。因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所以我們在保護它之余還能夠有效地傳承和發展。以下是對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的傳承和發展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傳承和保護意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文化出現了多元化現象。世界各國的文化不同程度的進入中國,對國人的思想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們開始一度追捧外來流行文化。例如,一時風靡的韓流文化導致了許多青少年瘋狂迷戀韓國的明星、韓國的產品,同時韓國的產品在我國市場上也是層出不窮。這些外來文化,不僅對中國青少年的思想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還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作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傳統的民族樂器——“冬不拉”在這種多元化的思想潮流的影響下,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即使這些年我國政府對一些傳統的民族樂器的保護和傳承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對它們采取了多種保護措施。但是這些保護措施僅僅局限于對“傳統民族樂器的彈奏技巧以及樂譜進行整理,對有這些會傳統民族樂器的手藝人進行保護。這并不能夠真正起到傳承的作用。比如,要對哈薩克族傳統樂器“冬不拉”進行傳承還需對其進行推廣,使人們對于“冬不拉”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學習這種傳統藝術。同時在傳承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經濟情況,組織開展相應的活動。其實可以與學校課堂相結合,使“冬不拉”成為課程中的一部分。這樣學生才能夠對“冬不拉”技術和方法掌握更加扎實,同時能夠系統科學的學習這一傳統樂器。
(二)創新發展形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更趨向事物的創新性。因此“冬不拉”要得到長期有效的發展必須創新其形式。但是創新要結合群眾的生活實際、要以群眾為基礎,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冬不拉”。現今社會,在對傳統樂器的傳承和發展上,還僅僅是局限與“冬不拉”的彈奏方法及樂譜進行整理收集,僅局限于口頭宣傳,很難結合群眾的生活實際進行創新創作。因此我們對“冬不拉”的傳承和發展可以采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方式進行創新。此外,還可以將演奏“冬不拉”融合到旅游當中,開展多種民族文化活動、豐富傳統樂器的表現形式,從而給“冬不拉”提供更多的繼承與發展的機會。通過專題匯報、新聞報道等多種方法,與社會各個階層相互聯系,共同營造傳播文化的氛圍,保證群眾和政府共同傳承和發展的模式。開展旅游就應該體現地方的民風民俗旅游,民風民俗的具體體現在民族藝術產品,這也是建設特色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發展傳統樂器在旅游業中具體體現為可以為游客提供“冬不拉”演奏并且能夠給游客提供學習的機會。所以,旅游開發在一定的程度上對傳統樂器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傳統樂器的演奏進入到旅游和經濟活動中去,不僅僅促進文化的發展還為當地的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許許多多的傳統民族藝術文化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作為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冬不拉”要不受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是不太現實的,因此我們要極力保護好它,并且能夠傳承和發展這種民族藝術。傳承其實是一種學習、一種繼承,所以要對傳統樂器進行傳承應該結合學校教育。讓“冬不拉”走進學生課堂,通過教師對“冬不拉”的教學,學生能夠從學習民族文化中領略民族精神。這種做法能夠讓學生從小接受傳統民族樂器的熏陶,這對學生的成長上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同時要想發展傳統樂器就要對其進行創新,這種也能夠結合高校組織更加專業化的課程訓練,同時要能夠結合現代元素進行創新,這才能使得其發展得更為長遠。
參考文獻
[1]李逸帆.新疆哈薩克族冬不拉樂器術語研究[D].新疆藝術學院,2017.
[2]王建朝.冬不拉,哈薩克族音樂文化的族群記憶[J].歌海,2018(01):25—29.
[3]沙莎.哈薩克民族樂器的形制探究與演奏傳承[J].大眾文藝,2018(01):149—151.
[4]劉卓群.冬不拉藝術的研究現狀和理論思考[J].大眾文藝,2017(03):24—25.
[5]穆巴拉克·阿孜古麗.新疆哈薩克族冬布拉藝術[J].中國民族博覽,2017(05):2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