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雁 龍東新
[摘? ? ? ? ? ?要]? 現在大學生畢業就業困難的問題日益顯著,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不僅是學生個人的事情,它還關系到國家、社會等多個系統之間的問題。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也有自己處理事情的方法,只是一些大學生思想過于極端,因此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已經變得日益重要;同時在大學生指導就業過程中,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講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社會的發展?,F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如何結合新時代大學生性格特點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創新建議。
[關? ? 鍵? ?詞]? 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198-02
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就業形勢日漸嚴峻。那么,高校如何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學生個人和整個社會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高校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是應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得將要畢業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至于在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這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而且也達到了為社會輸送全面人才的要求。
一、現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現狀
近些年來,高校對將要畢業的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工作已經逐漸落實,但是在就業指導工作進行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高校講解過于偏重于技巧和應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很多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存在思想政治相對落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從而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過程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高校應當做到引領學生了解社會發展現狀,了解我國國情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
當代大學生存在就業壓力大、就業選擇困難問題出現,往往是由于社會方面和學生個人方面原因導致。本文就主要針對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進行分析。
(一)社會客觀原因
1.畢業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走向大眾化的過程,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數量越來越大。因此,很多高校學生畢業以后在找工作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競爭,整個社會出現供大于求的狀況,使就業問題更加嚴峻。
2.學生就業地區選擇過于集中
現在高校學生畢業以后經常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對一些好單位比較著迷,往往出現大量的高校畢業生集中在大城市,不樂于去中小城市發展,這也造成很多地區存在人才缺乏,但是一些地區卻出現人才過于飽和情況的發生,這一現象不僅對畢業生個人而言有很大的競爭問題,而且不利于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小城市的發展。
3.人才需要與人才供給的專業矛盾
由于社會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同時人才供給量也逐漸提高,那么企業家們已經由原來對專業化人才需要轉化為對全能性,還有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的需要,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完善自己的各方面才能。但是,很多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只注重于專業化知識,對綜合能力的重視程度不高,從而出現了就業困難的問題。而一些高校期間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反而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社會發展問題用人單位對一些特殊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比較高,但是這方面人才卻相對比較缺乏,從而導致企業出現人才需要缺失,但是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就必須要做到鼓勵學生多方面發展自己的才能,盡可能地把自己培養成為綜合型的人才。
(二)學生個人主觀因素
1.學生自我認知不全面
現在畢業的很多高校學生認為自己是從高等學校畢業,因此覺得自己能力相當強,但是事實卻是很多畢業生應對一些相對簡單的事情都存在一系列問題,最終,認知與現實之間的差異也導致學生心氣太高,從而導致個人就業困難。由于受到家庭,還有學校的過度保護,使學生在校期間缺乏實踐經驗從而對自己的缺點,也不能夠很好地認識到,很多畢業生在就業選擇時存在著過度盲目現象,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清楚,使學生出現過度功利化的心態,也就不能更好就業。
2.就業態度存在偏差
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重視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一些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個人誠信問題,或者對就業的期望值過于高。由于高校每年向社會輸送人才數量巨大,高校學生也感受到了就業壓力,很多學生在求職期間存在的問題是編造虛假簡歷或者是與企業簽完合同以后隨意毀約。這些現象頻繁發生使一些學生的信用出現了很大的危機,主要原因是大學生個人心理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甚至一些學生把就業的成功與否歸結到個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從而很大程度上使學生變得焦慮與壓抑,久而久之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在高校學生選擇就業環境,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由于高校學生對自己個人能力認識不全面,因此往往追求大城市好的企業,在對自己進行地位時出現好高騖遠的傾向,只注重收成而沒有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使就業問題日益顯著。在高校學生面臨就業時還存在沒有注重個人素養提高的問題。由于現在企業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企業通常希望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職業規劃能力以及良好的社會處事能力,而這些能力往往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所缺乏的。因此,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就出現了自身競爭能力不強,沒有很大的亮點來吸引企業,也導致就業情況日益嚴峻。
三、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大學生更好就業
(一)激發學生對國情了解的興趣,結合國情解決求職問題
要想更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不僅需要社會方面做出努力,更需要學生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這需要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時應該做充分的準備。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身競爭力,達到學生最大程度就業的目標。那么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就必須以基本的國情和基本的社會發展情況為基礎,讓學生了解我國社會發展現狀,端正學生的就業觀念。高校畢業指導中心應當引導學生擁有一顆奉獻的心,將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不斷端正,投身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作為基本目標,從而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此外,高校要想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還必須積極引導大學生認識現在就業形勢和社會的相關政策發展趨勢,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了解企業以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需求,從而對自己所要面臨的就業環境和就業趨勢,有一個大致的猜測,提高就業率。
(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加強學生誠信教育
現在很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出現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對于自我認識不夠全面,認為自己自身能力較強,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以至于在就業過程中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同時還應當注重大學生本身的誠信道德建設,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很多高校畢業生并沒有清楚地認識這一點,以至于在就業過程中存在虛假簡歷現象的出現,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時必須要讓學生正確、清晰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專業所長,同時也要認識到自己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夠針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地完善自我,以至于能夠在就業競爭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
(三)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就業競爭愈演愈烈,很多高校畢業生在面臨就業問題時承擔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對高校畢業生的心理健康培養課程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對高校畢業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存在的焦慮心理,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還有利于學生能夠對自己正確定位,做好就業過程中可能存在各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從而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比如,高??梢葬槍蜆I過程中的態度進行辯論會來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通過辯論會,高??梢詫W生面對就業的心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也能夠針對主要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或者學??梢栽O立一些活動來模擬企業與求職者進行交流的過程,通過這一活動的設置,學生對企業家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以及企業家希望得到怎樣的回饋與回答,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至于在求職過程中出現一些很基礎的錯誤。學生在參加這個活動的過程中對心理素質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學生能夠提前適應這種環節,防止在求職過程中出現過度緊張的狀態。
(四)運用一些新媒體等技術來拓寬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
現在新時代的大學生對新科技的應用能力已經逐步提升,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必須要結合最新的新科技來讓學生提高技術。我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很多大學思想教育課程設置過于單一,就業指導過程中很多高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內容過于片面化,沒有廣泛讓學生開拓自己的事業,正確給學生自己定位。高校在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工作時,應該鼓勵學生通過網絡新聞的媒體技術,了解更多的我國發展趨勢以及基本國情、民情和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從而鼓勵、激發學生逐漸向著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方面發展。為了防止高校畢業生在社會就業過程中實踐能力相對薄弱,高校還應該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比如,高??梢耘c一些社區、鄉村以及企業之間建立更多的合作,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來增強自己的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在社會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結語
我國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對高校畢業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應當不斷加強,就業指導中心應當運用思想政治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就業競爭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優勢,從而利于學生的就業。同時,高校還要做到鼓勵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單純追逐金錢,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社會輸送出人格健全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羅順意,張朝紅.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8):17-18.
[2]蔣利平,劉韌,聶建暉.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策略[J].沈陽大學學報,2018(2):82-85.
[3]宗亞玲.淺談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J].科學中國人,2017,23(3):94-96.
[4]弗恩強,劉曉波.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實現路徑探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23(3):93-94.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