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趙輝
[摘? ? ? ? ? ?要]? 當今時代呈現出驚人的發展態勢,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整個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很多領域帶來了無限可能,對教育領域的影響相當大。隨著社會各界對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現代化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變得愈發廣泛。強調教育信息化進程是推動教育實現深化改革的關鍵。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探討和總結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制度建設工作及具體的實施路徑,旨在完善教育制度,摒棄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干擾。
[關? ? 鍵? ?詞]? 教育信息化;進程;制度建設;實施路徑;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434?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220-02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都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更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信息化技術在現代化教育工作中的應用主要特征就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將計算機多媒體及網絡通信的優勢發揮出來,將其作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是教育活動的重要人物,信息技術的應用離不開教師的存在,教師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實施者。只有強化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制度建設,不斷完成創新,優化具體的實施路徑,才能夠將教育信息化的優勢真正發揮出來。
一、教育信息化進程中制度建設和實施路徑探究的背景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融入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了無限可能,信息技術對教育活動的變革作用初步顯現出來,但是想要真正實現變革,仍然離不開進一步的實踐完善。在實踐環節,應該將改革工作以及創新環節作為動力來對待,強化信息化的教育體系的高效建設,進一步潤色,保障創新建設工作的順利實現[1]。從教育系統的整體發展態勢來看,如果僅僅重視信息化在目標研究對象中的運用,那么實現教育系統的有效改善是很困難的,必須要明確教育進步離不開細節流程的優化,離不開強有力的制度規范和保證。實現多方位的創新和改善,才能夠保障各項實踐操作順利高效實施。
二、嘗試總結目標研究對象的信息化以及現代制度建立之間的規律
現代化的教育制度才是符合現代教育需要的制度,相比較教育信息化建設,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包含的內容更為廣泛[2]。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包含教育信息化建設,從兩者的發展歷史同步性層面分析,現代化的教育制度的建設和教育信息化建設有很強的歷史同步性,兩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呈現出良性狀態,促進現階段教育系統不斷完善、不斷優化。
(一)關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現代化教育制度建設之間多元化關系的探討
首先,就教育信息化建設及現代化的教育制度建設之間所呈現出來的多元化的聯系性進一步深化明了地分析,下面詳細地從信息時代推動下的社會教育發展的本身情況來看。保障教育建設工作朝著信息化時代以及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必須強調兩者之間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的聯系應該更加系統、更加復雜,信息化教育和現代化教育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并且兩者的發展不存在誰先誰后,也就是不存在單一的發展,兩者必須相互扶持、相互督促著發展。當然教育界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沒有相對明了的表達方式,主要不是一種簡單的關系可以概括的,首先兩者屬于運行以及運行保障層面的關系。其次,信息化教育屬于新型的工作機制,而現代化的制度則是完成該工作的重要保障,規范的教育體系對教育信息化各項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明確了改革內容的全面性,通過體系確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強調社會各界參與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中[3]。
(二)總結目標研究對象之間所呈現出來的互動性的特征以及規律
分析現代化以及信息化教育制度之間的互動規律并進行反思探討。媒體和信息技術都是生產力性質的要素,對教育的改革及發展都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的教育制度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推進的。從技術及教育變革層面分析,技術和教育的變革規律是有章可循的。強調制度層次的變革意義顯著,只有真正從制度層面實現變革才代表著思想以及實際行動層面的變革,如果制度變革開展得不順利,那么新型的教育系統也不能順利實現[4]。
三、教育信息化進程制度建設的具體實施路徑
(一)將頂層設計制度不斷完善
教育活動的發展離不開相對應政策的指導,因此實現教育工作的革新,首先在政策層面應該實現變革。教育信息化工作想要高效推進,需要教育體系從各個層面重新將目標研究體系的構建工作重新進行詳細的審視和分析,必須就當前現存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深入的研究,不難發現,雖然教育界就教育現代化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有清晰的了解,但是僅僅停留在思想層面,在實際行動方面并沒有太大的改善和進步,再加上受到制度體系的干擾,可能會稍微有一點點小的變動,但是如此微小的變動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從宏觀以及中觀角度分析,變革工作少之又少[5]。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設應該考慮到頂層設計和宏觀設計,結合頂層設計理念,強化教育頂層核心理念以及頂層目標的完美實現。頂層設計其實是一切規劃活動的元規劃,指的是主體借助系統理論,對具體項目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實現統籌規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教育信息化的頂層設計:首先,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戰略的地位,將教育信息化擺在教育發展的首要位置;其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應該積極轉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機制將會進一步成熟,應該向頂層設計的工作機制逐漸轉變,強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頂層設計工作,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進方式有效轉變,研究成果落實的具體機制和方法,有強有力的創新保障體系[6]。
(二)強化主體關系制度的完善
強化主體關系制度的完善,教育信息化推進工作有其自身的復雜性,存在的主體很多,如政府、機構、企業、學校等,這些主體之間相互作用,承擔了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首先,明確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推進部門的具體職責。其次,完善相關領域市場準入機制;需要強化治理體系的完善和優化,保障教育信息化事業朝著事先預想的方向發展,需要清醒地意識到教育信息化工作本身就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所以單純層面的管理根本無法滿足管理的需要,所以強調綜合程度高的管理模式才是王道。最后,受到更為完善的體系的監督,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高效、順利地推進,真正起到強化優勢[7]。
(三)強調現代化的學校制度的完善
強調各項與之對應的規章制度的優化和完善,考慮到學校場所存在的重要價值,明確其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強有力的推進優勢,明確班級授課工作對教育事業進步的意義所在。伴隨著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支持,越來越多新型的教育服務體系形成,從學校層面分析信息化工作持續發展,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首先,將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以及發展機制進一步優化,建立對應的制度,統籌推進信息各項技術工作實現有效整合,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建立相應的機制;其次,信息技術支持的校級之間互動溝通的有效性;建立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一體化機制,將學生直接放于社會系統中,構建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地展開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更為立體化的服務[8]。促進教育主題之間信息的交流和傳輸,強調信息共享空間的形成,這樣一來可以將學習空間更加立體化地呈現出來。此外,還能夠將傳統的教育體系存在的一些突出性的問題得以改善,最大限度地將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學校同時要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和標準,學校還應該將一些發展環節存在的消極因素積極改善保障變革工作順利高效地展開。無論是組織層面還是制度層面都必須將信息技術本身的特征發揮到極致,強化整合工作的高效實現。此外還應該制定更為嚴苛的發展規劃工作,切實保障變革策略本身的科學合理性,促進相關機制的完善,保障教育系統本身的完整性,必須將教育系統整體的完整性保障,將學校封閉特征打破,改善傳統家庭教育的形式,強調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這樣極大地將立體化服務呈現出來,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展開受到的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經被列為《教育法》的基本內容之一,教育信息化工作肯定會不斷被推進的,逐漸由項目式的推進朝著常規式的推進演變,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應該兼顧教師和學生雙方的需要。在新的發展時期,一些有效制度的建設將會對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的現代化發揮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高鐵剛.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制度建設與創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11):7-12.
[2]來則鳴.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制度建設與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8,353(21):41.
[3]宋萬明,王清泉.以三通兩平臺建設為目標全力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7):28-30.
[4]魏宏昌.如何發揮教師在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中的作用[J].職業技術,2009(6):68-68.
[5]陳紀銘,劉君,陳利平,等.基于智慧型課程教學模式培養和提高高校學生創新能力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52-53.
[6]羅小婧,黃雪飛,孫克波.“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建設實踐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158-159,162.
[7]石玉香.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城軌環控系統應用與維護》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9(8):232-233.
[8]張海珠,賈旭霞,靳琪,等.“互聯網+”時代鄉村教師班級管理能力及素養的提升探究:基于鄉村教師班級管理能力檢核模型的構建[J].遠程教育雜志,2019,37(2):102-112.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