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英習
[摘? ? ? ? ? ?要]?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已經逐漸融入教育行業中。素質教育一直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照顧每個學生,但是由于教師自身的精力有限,很難真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到每個學生。從現階段大數據背景下多元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重要意義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大數據背景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評價模式的構建作出一些實踐探索。
[關? ? 鍵? ?詞]? 大數據背景;數字媒體技術;教學評價;構建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012-02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不同于其他學科,本專業和大數據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更加需要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并且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開放思維和邏輯思維,這種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學科特點致使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評價體系必然不同于其他專業,教師應當積極地創新改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教學評價模式。
一、數據背景下多元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思維
在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自身的學科教學目標已經從傳統的理論教學逐漸轉向到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目標。在這一背景下,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對教師自身的教學手段、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師不斷地創新完善教學評價模式,能夠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來驅動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多元化教學體系的構建不僅僅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促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并且,學生在教學評價體系的框架下進行學習,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合作,真正驅動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在課堂上實現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現都有記錄,真正地讓學生能夠保證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二)提高學習效率,客觀表現學習實際
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模式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幫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掌握學生各個方面的表現,從而能夠基于大數據平臺對這些表現進行分析,然后讓教師真正掌握學生的薄弱點。究竟是學生的知識薄弱還是學生性格的薄弱,通過大數據分析課堂表現就能夠一目了然。同時,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教師還能夠應用現代化移動設備進行教學,通過移動APP教學能夠把握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回答問題的有效性等,通過建立課堂教育云平臺實現師生的平等交流,通過大數據統計進行教學評價,真正將大數據技術融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評價模式中,實現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二、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評價模式的要求
(一)評價模式的多元性
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僅僅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科成績進行評價,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了。教師只有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教學評價模式的構建,然后結合學生實際評價項目、評價參考因素、評價框架的構建才能夠真正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多元化的評價模式是教學評價構建的基礎,只有真正參考多種因素,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才能夠全面深入地掌握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
(二)評價模式的層次性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就是要面對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學科興趣能力不盡相同的學生,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往往會對這些學生統一評價,但是基于大數據的多元評價是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進一步將教學目標融入評價體系,從而達到因材施教,分層引導的目的。大數據背景下這種個性化教學、差異化評價更加容易實現,教師在評價模式構建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大數據信息庫,然后通過數據分析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一個客觀的掌握,在這基礎上進行相關評價指標的設定。
(三)評價模式的創新性
評價模式的創新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探索:(1)評價形式的創新,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不單單從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也可以融入多種評價形式,如問卷調查評價、視頻回放評價等,這種創新的評價方式不僅會為學生所接受,還會提升教師的評價效率。(2)應當在評價模式中加入創新思維的評價,創新思維是學生未來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思維能力,教師在評價模式構建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知識水平的發展適當加入創新思維的評價,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大數據背景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評價模式的構建“三步走”
(一)初步了解學生情況,進行評價體系分層
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能夠通過技術手段將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習慣、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等“數據化”。然后根據數據化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初步情況進行分層。筆者認為分層是評價模式構建的核心,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才能夠進一步設定多元評價目標。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之前會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初步掌握學生的情況,然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將學生科學分成4~6個人的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內部不同的崗位劃分來讓增加學生責任感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地鍛煉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認真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在課堂教學中筆者會關注小組內部的課堂表現,然后進行評價。評價體系的分層不僅僅可以讓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引導,還能夠讓學生通過評價定位自身,尋找本身的不足。
(二)多元設定評價項目,全面評價學生表現
在學生分層之后,筆者會借助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相應教學評價目標,每個學生擁有自身獨特的學習目標,然后在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給予評價,通過學生完成目標的積極性、目標達成的效率、目標的完成度等進行綜合評價。另外,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這一點筆者會讓整個評價體系都圍繞學生來開展,讓學生認知到自己是學習主體的同時也不斷通過評價來刺激學生,讓學生進行反思和總結。教師在評價模式的框架內進行評價,依靠大數據進行學生課堂表現、日常表現的收集,真正能夠做到在客觀真實的前提下全面評價學生的表現,讓學生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到自身的學習狀況。
(三)階段評價結果展示,促進學生能力提升
整個評價模式的重點階段就是評價結果的展示階段,筆者通常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價結果的檢查,因為小組內部的學生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小組內部只有產生了競爭,才能夠促進整體的進步。會挑選出一些優秀的教育評價結果上傳到教育云上進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讓學生獲取成就感。此外,筆者還會借助大數據讓教學評價結果真正影響到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評價結果尋找到自身的缺點,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目的。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這種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教師可以基于大數據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完善評價體系的構建來引導教學,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真正創設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評價模式,真正地讓教學評價客觀地表現出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能夠真正讓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輝攝.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教學評價與數字媒體技術教學模式創新的研究[J].平安校園,2016(12).
[2]陳曉航.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媒體技術對教學評價模式的變革[J].教育革新,2017(12).
[3]儀曉芹.大數據時代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評價模式的發展芻議[J].新課程,2017(5).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