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錦
[摘? ? ? ? ? ?要]?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貫徹落實,社會的發展愈來愈需要知識與技能共同發展型人才。中職教育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人才為目標,通過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可以為學生提供技能提升與綜合素質拓展的機會,鍛煉其動手操作能力。另外,在技能競賽過程中,學生一方面可以鞏固自身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做好融入社會的準備。結合中職教育教學現狀,分析職業技能競賽對提升學生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 ? 鍵? ?詞]? 職業技能競賽;職業綜合能力;提升策略;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192-02
在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下,職業技能競賽是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全方位提升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比賽表現的關注,結合最終成果對學生未來發展方向及職業技能提出綜合性建議,使其在認清自我定位的同時獲得個性化職業能力提升。因此,在社會發展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愈來愈迫切的背景下,中職教師要結合學生個人特長與發展特點,通過開展職業技能比賽等方式使其將所學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成果,在提升實踐能力的同時為就業提供有效保障。
一、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
參加比賽需要知識與技能的全面準備,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來及時鞭策學生,使其在比賽的帶動下調整自身學習心態,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與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在高密度的賽前準備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培養目標與學生當前階段的真實水平,為其提供適量的強化訓練,一方面幫助其鞏固知識、練習技能,另一方面幫助其克服賽前緊張等問題,以積極、正確的心態面對職業技能競賽與日常的知識技能學習。
在日常學習中,以影視后期制作項目培訓為例,教師可以將本學期總體教學計劃進行細分,以一個月為周期展開一次不同素材與主題的短片制作競賽,基于全面提升學生影視后期制作水平與職業能力的目標,每次競賽中教師應合理設置素材處理、腳本制作、片頭片尾設計、短片合成等環節,從全方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檢驗其周期性學習成果。另外,教師可以每隔一周為學生展開以競賽為主的專業化訓練,使其大致了解職業技能競賽的流程與主題,從而提前做好準備,并以此為動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成果。另外,在比賽結束后,學生還可以根據比賽過程中自身的表現情況來積累經驗,從而為下一次競賽做好充分準備,并在經驗的引導下有目的地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二、認清自我發展定位
職業技能競賽的最終目標是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而在實際中職教育中,有很多學生由于對自身定位的認識不夠,在選擇專業時往往沒有經過慎重思考,盲目地聽取家長的建議或是單純地“隨大流”……由于種種原因,最終導致自身處于迷茫的狀態,不僅不利于形成學習興趣,久而久之,還會嚴重影響其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與專業技能的提升。
因此,在開展職業競賽時,教師可以巧妙地滲透目標定位這一理念,將技能比賽分類,使學生在比賽前根據自身的優勢特長與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合適的比賽類型。一方面,幫助學生通過比賽對自身能力發展與就業方向做好針對性定位,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按照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其制定更詳細、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從而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準備相關的職業性格類測試,比如“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MBTI職業性格測評與SWOT職業定位分析等”。通過測試結果對學生未來發展提供針對性發展建議,并組織其合理參加職業技能比賽,選擇合適自身職業定位類型的競賽,在比賽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提高個人綜合職業能力。
三、建立職業發展自信心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中職學生往往是“調皮搗蛋”“不思上進”“不愛學習”的代名詞,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著學生的自信心,不僅影響其心理素質的健康發展,還容易使其受到社會偏見,不利于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因此,在上述背景下,不少中職學生在踏入社會與其他高校畢業生競爭就業機會時,往往會產生焦慮、自卑、怯懦等心理。因此,針對這些問題,中職教育在培養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參賽心態。
比如通過舉辦一系列職業技能比賽,首先使學生認清自身真實技能水平,了解自己與其他院校學生相比差距在哪。其次,通過比賽來學習優秀對手的操作技能,以此積累職業技能經驗,不斷增強自身實踐能力。另外,在取得優秀比賽成果后,應對自身進行積極的肯定。同時學校與教師也應適當展開宣傳,使本校學生以此為榜樣,改變不自信、怯懦的畸形心理,逐步端正心態,提升自信心。將職業技能比賽作為增強學生心理素質建設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使學生對自身水平建立正確認識,另一方面通過比賽克服自卑心理,發展自身優勢,為全面提升職業能力做好準備。
四、通過合作提升情商
情商對中職學生未來融入社會與企業的發展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也是全面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表現。未來社會需要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備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與包容品格等優秀品質的高情商人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將重點放在知識的講解與傳授上,還應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有目的地展開情商教育,使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未來就業發展中提供競爭性優勢。
比如在組織職業技能比賽時,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因此,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展開合作類競爭比賽,讓學生根據個人優勢與特長進行分組。在準備比賽前,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充分的意見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大膽表達有關比賽的想法,還應巧妙地學習他人的溝通、表達技巧,以此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在比賽過程中,通過合理分配任務來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并通過互幫互助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為日后就業中積累人脈做準備。中職時期學生的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個人情商在一言一行當中顯露無遺。教師應用寬容的心態去看待學生幼稚的想法,通過組織專業技能比賽幫助學生一一克服低情商表現,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五、明確目標提升素養
比賽不但是學生應用知識學習成果、發展職業能力的方式,更是建立自我認知、確立發展方向的途徑。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過程的重要參與者與引導者,應從比賽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未來發展目標。在目標的引導下,職業技能比賽不單單是有輸有贏的過程,更是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技術實踐與應用。另外,新課程標準強調教育應合理滲透正確、積極的價值理念,使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
在職業技能比賽時,學生可以及時地掌握個人學習情況與能力水平,并在參賽過程中通過確立發展目標、奮斗方向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有目的的專業訓練與基礎鞏固等一系列的實踐練習,使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不斷得到強化與提升,并且對未來就業發展樹立積極向上的態度。例如,在展開職業技能比賽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勵志影視片段,使學生對比賽結果建立正確心態的同時增強個人意志力。從而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問題或困難時,學生能夠及時調整心態去面對,既有利于增強個人職業素養,又能為建立正確人生觀提供正面影響。
六、做好充分就業準備
職業技能比賽的一大目的即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其日后的就業規劃與專業發展提供參考。在當今就業壓力如此之大的社會環境下,中職學生要想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與綜合職業技能,還應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比如了解應聘公司的文化背景、發展理念與目標計劃、用人標準等。這就要求在學校學習中,學生應抓住一切機會為未來就業做準備,積累經驗。
因此,學校在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時,可以適時與當地中小型企業展開合作,以企業招聘的形式舉辦技能競賽。在這一過程中充分模擬未來就業場景,使學生調整好自身心態提前適應日后緊張的就業環境,從而激發內心深處的學習動力與欲望。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企業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人士就本企業的發展背景與對人才的需求開展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加講座并設置問答環節,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對未來就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從而有目的地為能力發展創造機會。另外,學校還可以優先推薦職業技能比賽優秀獲勝者到當地企業實習發展,通過校園網、校電臺、榮譽公告欄等多種形式公布獲獎學生名單。這樣一來,不僅對學生起到了鼓舞作用,激發其參與比賽的興趣,還有利于在實習過程中加深學生的就業體驗,從而有針對性地發展個人職業能力。
在中職教育中開展職業技能比賽對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全面提升綜合職業能力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通過技能競賽,學生可以將實踐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在轉化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一方面認清自我發展需求,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教師作為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要發揮自身教學引導的作用,通過專業指導使學生向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方向發展。同時結合學生個性特點科學開展技能比賽,并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個人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毛成華,孟田.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能力提升的實踐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3).
[2]付蕾.高職院校依托職業技能競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5):140-142.
[3]張燕.技能競賽視域下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研究[J]. 福建農機,2018(3):39-43.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