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國 蔡偉國
[摘? ? ? ? ? ?要]? 通過對本市的汽車產業集群狀況進行分析,從而更為全面地了解當前對汽車制造和檢測維修人員的素質要求,并將之與中職汽車專業的教學實際相融合,從而構建具有時效性和操作性的汽車課程,進而促進汽車專業教學的良性和可持續發展。
[關? ? 鍵? ?詞]? 中職;汽車制造與檢測維修專業;人才需求;專業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4-0200-02
為了更好地與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接軌,并準確把握我國汽車行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培養出與企業實際需要相適應的汽車人才,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汽車制造行業、維修企業的調研,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并將其運用到本校的教學改革中,進而提升本校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水平。本文主要采用網絡查詢、文獻搜索、訪談、問卷調查、考察等方式,對相關的企業進行調查和研究,并從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崗位對汽車人才的具體要求以及相關汽車專業學生的就業狀況等方面進行探究,從而更為全面和立體地開展對應的調研,增強汽車專業改革的時效性。本文主要調研的對象為汽車零部件生產廠、汽車整車生產廠、汽車維修企業,并深入汽車企業內部面對相關的人事主管、車間主任、維修工、生產員、檢驗員以及操作工等進行調研,從而增強本文的科學性和實際性,旨在為廣大同仁提供借鑒。
一、對汽車制造與檢測專業人才的需求調研
(一)我國整體的汽車行業的發展總趨勢
現階段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相對完善的汽車工業生產體系,具有較強的零部件以及機械的制造能力,汽車制造產業已經成為現階段工業生產的重要行業之一。現階段的汽車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總體的制造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而汽車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優化,汽車制造技術也在不斷地增強。我市已經形成了以制造電動汽車為主,并以農用車、專用車、載貨車為輔的汽車產業群發展模式,從而構成了現階段新型的汽車生產布置形式。
(二)對汽車行業及相關人員的調研
汽車制造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其中涉及多種生產部門,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門:(1)機械加工制造部門。這個部門更加側重生產的精度性和效率性,并構建出數控機床與傳送裝置相配套的生產流水線模式。(2)轉配部門。這個部門大都同樣采用流水線的形式開展作業。(3)焊裝部門。這個部門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的技術,如焊裝夾、機器人和機械手等,并對相關的汽車部件進行精確的定位和焊接。我們通過對汽車整車的調研和分析發現,在流水線化的汽車整車制造生產廠中,流水線的工人成為主力,而這是中職汽車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之一。
我國汽車制造產業技能人員的主要工資待遇如下:實習學生月薪為2500~3000元;工作2~3年的一般性技能操作工工資為3500~4500元;具有較高水平的技術工種、管理人員的工資大概在5000~9000元。汽車制造生產廠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職業類型:汽車產品銷售人員、專業汽車技術人員、技能型操作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中職生前期會從事一線的技能操作工作,并在后期會逐步發展成為銷售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或是管理人員。
(三)汽車行業對相關人才需求情況的調研
通過對汽車制造廠的調研,我們發現在汽車制造的四大工藝中,即總裝、涂裝、焊裝和沖壓四個環節中,總裝和焊裝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量極大。究其原因是在汽車總裝車間中,裝配技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即相關的技能可以通過簡單的學習獲得,更能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職業素養。此外,在總裝車間中含有多種崗位,如收貨員、備料員、總裝員等。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還會產生更多的新型崗位,從而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量大。焊裝是一門具有較強技術性的工作,并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吃苦能力,然而,大部分的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吃苦能力,因而這個崗位的需求量較大。對汽車維修企業而言,發動機維修方面,由于汽車發動機技術的提高,發動機機械維修數量減少,而對發動機控制電路的檢測維修越來越多,而熟練掌握該項技能的人才缺口很大;汽車鈑金維修工與汽車涂裝工方面,由于熟練掌握鈑金或涂裝的技能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訓,且培訓期間工資低,工作勞動強度大,因此大部分學生不愿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使這兩類崗位的缺口很大。
通過人才需求量情況的調研及對相關數據的歸納與總結,首先可以發現現階段汽車制造與維修崗位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其次是對崗位人才類型的需求情況,具體表現為汽車修理工數量需求減緩而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銷售顧問和銷售前臺接待需求量大,新興崗位人才需求增加;最后是對汽車專業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需求情況,具體表現為對職業道德方面的要求遠大于對學生專業知識方面的要求;企業在招聘中更多重視對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的考查。
二、中職院校汽車制造與維修崗位專業教學注意事項
通過對汽車制造和維修崗位的調研,我們發現汽車崗位對專業人員提出如下要求:(1)對初來實習學生。這些學生只能從事一般的低層次崗位,并經過相應的努力才能從事具有技術性和管理性的工種。這要求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踏實肯干、肯于吃苦的精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一些學生好高騖遠的實習心理。(2)通過對整車生產崗位的調研,我們發現現階段中職學校在設備維護與保養、質量檢測、現場管理以及機械手操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3)大部分的中職學校沒有設置相應的設備維護與維修、汽車產品返修以及機械加工等崗位培訓。
三、汽車企業對汽車產業人才的素質要求
通過對企業人力負責人的調研,我們發現在現階段的汽車制造廠中,更加注重相關汽車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職業精神和職業態度,并在此基礎上要求相關的從業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儲備。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相應技術的不斷提升,具備較強綜合素質的汽車人才受到廣大汽車企業的青睞,其中的綜合素質是指相關從業人員對企業的適應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專業技術的提升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等,并在此過程中,更加注重相關從業人員處理相關生產和維修的能力、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意識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
四、汽車制造與檢測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
(一)中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現階段,汽車專業的校企合作還處在初級階段,并且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的政策和法規并不完善,其中學校和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需要進一步的協商和適應。(2)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較差。中職學校汽車專業課程的設計與實際汽車人才的需求之間產生巨大的斷層,導致汽車專業的學生在從事本專業的崗位時產生巨大的不適應性。(3)汽車專業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此同時,他們不能及時解決相應的汽車方面的問題。(4)汽車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有待提升,他們對自我的定位較為模糊,缺乏必要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
(二)中職學校在汽車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探索
中職學校在汽車專業課程設置中應注意幾個方面:(1)中職學校在課程設置中應構建系統的汽車制造教學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汽車專業能力,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對相關汽車崗位、知識以及技能的認可。(2)注重汽車專業實訓課程的針對性。學校在創設中職實訓一體化的汽車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相應的實訓課程進行規劃,并在此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實際汽車實訓問題的能力。(3)提升汽車課程教學內容的目標性。中職汽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對相應的汽車制造與維修的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他大機械課程的設置,從而增強汽車專業教學的側重性。(4)中職汽車專業的教師應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進而讓學生在學校中的所學知識可以充分運用到崗位中,提升學生在汽車行業的崗位適應性。值得注意的是中職學校的汽車專業教師應在了解汽車行業發展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本校的學情、實訓條件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對以上條件進行歸納和思考,從而構建符合本校實際發展的汽車課程。
(三)對汽車制造和維修專業教學環境的構建策略
中職學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汽車制造和維修專業的教學環境進行構建。
1.構建專業性的師資隊伍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在現階段的汽車教學中常常存在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薄弱的現象。針對這種狀況,中職學校應鼓勵任課教師到相關的汽車企業開展實踐學習,讓教師在真實的場景中感受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以及相應的汽車新技術,并將其運用到汽車專業的教學中。與此同時,中職學校可以聘請相關的汽車專家參與到學校的改革中,并對專業的汽車教學專家開展對應的培訓,使這些外部專業汽車人員能夠更好地適應本校的學情,從而根據本校的教學實際探索出符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從而指導本校學生開展對應的教學實訓以及職業規劃等,進而提升本校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
2.加強對本校的實訓基地建設
中職學校可以對本校相關的實訓設備進行檢測和維修,還可以對本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值得注意的是中職學校應積極地向外部的實訓企業學習,并積極地與之建立合作關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本校對汽車實訓設施以及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進而構建出符合汽車行業發展的實訓基地,提升中職學校的教學水平。
五、總結
在關于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課程創建中,應注重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汽車實訓建設進行改革:(1)中職學校可以在本校構建汽車制造和實訓中心,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具有深層次的校企教學改革,從而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與此同時,中職學校可以與相關的汽車制造商或是維修廠進行協商,并讓學生在真實的汽車制造廠的過程中充分地進行汽車學習的實踐,從而提升他們利用理論和實踐知識的能力,從而更加直觀地感知企業文化,增強對社會的了解,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通過以上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學生不僅可以對汽車的相關知識獲得更為具體的了解,還能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汽車行業所要掌握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汽車專業學生對未來崗位的適應能力,進而促進中職汽車教學的良性和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飛.學工交替、能力遞進“342”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我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
[2]謝彩英.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崗位職責及工作任務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