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汶锫
摘要:培智學校的學生與正常學生相比智力水平偏低,且培智學生之間的差異較大,這對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來講是極大的挑戰。培智語文教師要不斷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積極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繪本用圖畫的形式來展現閱讀內容,對培智學生來說可以降低對文字理解的難度,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升培智學生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智學生;繪本閱讀
繪本是以圖畫為主的讀本,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文字比較簡潔且具有趣味性,是一種非常適合培智學生的讀物。但由于培智學生理解能力較弱,在繪本閱讀中仍然需要教師的指導。
1了解培智學生之間的差異
語文教學中指導培智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和變化,將情況類似的學生分組,然后根據每組學生的特殊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即便是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也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對培智學生的區別對待和針對性的教學。因此,要想很好的發揮出繪本閱讀的作用,就需要教師對每個學生有全方位的了解,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智力水平,并根據學生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同一層次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在繪本閱讀的指導方式上也要有所區別,使所有學生都能都在原來基礎上有所進步。
2根據培智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選擇繪本
培智學生身心發展比較緩慢,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繪本中的各種故事可以有效的激發出學生的閱讀愿望。教師對這些學生的指導應更加的具體一些,如引導學生模范成人的樣子看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和習慣。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其選擇相應的繪本,如以表達基本需求為主的有《喝水》、《洗澡》等這些與生活的基本常識相關的繪本;以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為主的有,《我媽媽》、《我爸爸》;以基礎的社會溝通和生活常識為主的有《你好》、《刷牙》、《家里的小洞洞》;以健全人格、培養基本道德為主的繪本有《你真棒》、《安靜,安靜》等。
培智學生的認知發展教學基本包含感知訓練、觀察訓練、記憶訓練、思維訓練、推理訓練、想象訓練、概念訓練、問題解決訓練等,將這些內容由易到難基本可以分為基礎性訓練、基本認知能力訓練和高級認知能力訓練。培智學校語文教學中應以基礎性訓練和基本認知能力訓練為主,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為學生選擇以顏色、圖形以及基本元素為主的繪本,如《美麗的顏色》、《美麗的形狀》、《顏色的秘密》等。針對智力水平較高的學生要注重培養基本認知能力,可以為其選擇與生活情景較為密切的繪本如《形狀游戲》、《風去哪里了》等,來培養學生的的思維和推理能力。
3引導猜測想象促進培智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用到繪本故事,是因為它具有曲折性和情節性,一本好的教學繪本要既有意料之內的情節,又有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的情節。因此,培智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繪本閱讀指導時要抓住繪本故事中的轉折,為學生設置懸念,引導學生去猜測故事的發展,這樣就有效的增加了繪本的趣味性。例如,在繪本教學《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已讀的內容來猜測接下來小兔子要說的話,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測說一說、演一演,不僅增加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性,也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通過引導學生猜測不僅鞏固了學生對這本繪本的認識,還進行了思維的發散訓練,提升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4引導培智學生深入探究
對培智學生來說細節同樣可以帶來閱讀的樂趣,繪本中的很多細節之處都是作者刻意為之,在暗示作者意圖的同時,激發讀者的興趣,促使讀者深入了解繪本中的故事。例如《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個繪本故事中還隱藏著另外的一個小故事,那就是繪本下方的老鼠家庭的故事,發現這個細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會發現這兩個故事是相互關聯的,主體故事是爺爺用布料為約瑟夫縫了一條地毯。那剩余的布料去哪了呢?在隱藏的故事中布料掉到了地板下,地下的老鼠夫婦將布料收集起來,等小老鼠出生了,老鼠媽媽用布料做了毯子和小衣服。語文教師在指導培智學生閱讀繪本時要用看、猜、說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觀察繪本的內容,探究繪本故事中背后的故事,從而增加繪本閱讀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5結語
特殊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將眼光放長遠,不拘泥于課本的知識,重視提高學生的能力。特殊學校語文教學中運用繪本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語文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指導學生閱讀繪本時培智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甘霖.指導培智學生繪本閱讀技巧初探[J].現代特殊教育,2018(2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