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
摘要:本文結合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圍繞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重要性,具體陳述該學院在探索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措施,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職業院校;質量管理體系;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結合
近幾年,隨著全國各大院校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推廣越發普及,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已經成為提升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國內已有近百所高等學校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伴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政策的變化,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關于提升質量的文件,《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明確提出“發展質量持續提升”“多方參與、多元評價的質量保證機制更加完善”的建設目標,質量已成為“后示范”時期職業院校的建設重點。目前,全國職業院校均按照教育部《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文件要求,開始構建網絡化、全覆蓋、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全面提升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已成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職業院校的工作重點。然而,質量管理體系已日趨完善,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尚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如何做到兩者有機結合,值得職業院校探索和實踐。
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內部建立的、為實現質量目標所必需的、系統的質量管理模式。結合職業院校應用,重點是把院校的各種資源和過程結合起來,應用過程管理的方法實施系統性科學管理。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把質量管理各階段、各環節職能組織起來,對人才培養活動實行結構化、持續化監控,對內部管理過程進行評價和診斷,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能夠保障和提高人才培養、學校管理水平的內部質量管理系統。
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已于2009年建立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并開展相關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以下將重點闡述。
1當前院校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1管理機制改革創新
目前學院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描繪了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但在內部管理體系機制上還有待完善,主要體現在學院發展目標和專業、課程、教師層面的匹配度上,部分仍停留在學院的優勢專業,沒有實現突破性進展,可能會導致其他專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尚不明確。
1.2教師個人發展目標
教師個人發展目標和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專業建設規劃等相關要求上還無法實現有效銜接。教師個人發展空間和職業規劃與整個院校的長遠發展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關聯。主要體現在部分教師在制定個人發展計劃時沒有將個人與院校的整體發展進行有效綁定,導致個人發展平臺上的不順暢直接影響其工作積極性。
1.3學生個人發展目標
學生個人發展目標的確定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空間。體系建設要以教育的全過程控制為重點,教師要突出“教”的作用,學生要突出“學”的成效,如果學生的質量責任主體重視不足,質量保證主體相對單一,就容易產生教與學的矛盾。學院在面對不同地域、不同地區的生源,在教學質量上還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刀切”思想,這很容易造成教學目標思路的偏頗,培養人才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人才輸出的穩定性不足。因此,學院在指導學生制定個人發展計劃上還可以進一步完善,有效避免培養人才與社會脫節。
2當前學院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現狀
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不同于原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辦學水平評估,評估標準均由評估組織者設定,目標和標準較為統一,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目標和標準均結合學院自身發展進行主動構建,學校既是質量生成者,又是質量創建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各個職業院校的標準、目標和診斷點是不一致的。從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角度講,學校要緊密結合自身定位和辦學特色,積極思考未來至少五年的發展目標,對目標和標準進行明確并為之努力。目前,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積極構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重點在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課程層面、專業層面五個層面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對應工作手冊,借助學院信息化平臺建設,打造全要素網絡化體系,逐漸突破原有思維模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人才培養的大數據信息平臺,實時跟蹤各環節各要素的進展情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機制,為后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對學院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創新。那么如何將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有機結合,學院做了以下探索。
3質量管理體系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機結合
3.1整體思路清晰
通過實際調研論證,學院在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時,充分考慮各層面的特殊性和側重點,決定首先運用質量管理理念建立內部質量保證機制,將側重點放在學校層面建設上。目前,學院已基本明確學校層面由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編制手冊并貫徹執行,課程層面、專業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分別由教務處、組織人事處、學生工作部負責編制手冊并貫徹執行,這樣整體思路清晰,確定了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總基調。
3.2轉移建設重心
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不僅是國家教育部大政方針的要求,更是符合未來學院教育教學的需要,其最顯著作用在于自我預警功能,可以有效梳理和設置監控站點,通過對標,形成監控點的標準值和目標值,當學院該項監控點低于標準值時,信息系統或者人工就會具備提前預警的功能,讓學院能夠提前調整工作方式,避免后期出現問題,這是符合職業院校未來發展的重要環節。目前,學院應將發展重心從原有的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轉移到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上,讓質量管理體系服務于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
3.3區分兩者關系
筆者認為,學院是不能完全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思路來建設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注意區分兩者關系。其共同點是提升學院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兩者差異在于:一是側重點不同,質量管理體系側重于全面管理,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側重于教學管理,如果全部通用,容易形成大而全的體系,體系過于龐大,反而不利于管理,容易出現和現實工作脫節的兩張皮現象;二是質量管理體系沒有在工作環節中設置監控點,沒有對目標值和標準值進行設置,無法達到前期預警功能,內部質量管理重點是通過內部審核、外部審核、目標績效考核等方式對工作結果進行核定,并根據發現問題進行調整,在時效性上有所缺失,同時更側重于借助第三方力量幫助學院各部門進行質量優化,而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在建設時根據學院情況設置目標鏈和標準鏈,設置相應監控點,根據工作任務重要程度,對監控點級別進行劃分,通過信息平臺達到提前預警功能,信息平臺通過對源頭數據采集形成學校畫像、教師畫像、專業畫像、學生畫像、課程畫像,能夠直觀形象的反映目前學校整體狀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更側重于學院各部門自身對質量的監控和優化,主動權產生轉移,由被動監控轉變成自身評價。因此,學院在建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時,要有針對性的選擇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中有借鑒性環節,而非全盤吸收。
3.4做好保障措施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建立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一樣,要做好組織保障、機制保障和資源保障。第一要組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領導小組,負責相關工作的決策指揮和組織領導。下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辦公室,負責學院質量保證體系的整體規劃。第二要統籌協調規劃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與運行工作,明細各級職責,形成自主診斷、持續改進提升的常態化長效機制。要建立目標考核和績效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相結合的機制,激發質量改進內生活力。第三從資金、資源、人力和信息平臺等方面,學院要統籌協調各部門工作和資源調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利用信息化手段確保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與運行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Z].
[2]李瓊柏嬙.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與就業競爭力的培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6):138-139..
[3]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廳〔2015〕2號)[Z].
[4]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201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R].2017.
[5[張志強,唐軍.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現狀的調研報告[J].遼寧高職學報,2018,1(20):35-36.
[6]劉偉明,周鳳浩.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改工作:本質、意義和內容[J].職業技術教育,2015,(18):228-136.
[7]李建明,周俊成.新形勢下職業院校內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建構探析[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9):338-349.
[8]劉瑞晨,張松蓓.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J].教育與職業,2016,(13):227-238.
基金項目:2018年度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編號:2018-XY-ZS-26)“職業院校質量管理體系框架優化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