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杰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難點之一,也是每一位教師既頗為頭疼又極為艱巨的一項任務。從事了九年的語文教學工作,工作中時常聽到一些教師感慨:如今的學生作文不是無話可寫,沒有頭緒,就是往往只寫三言兩語,平平淡淡地敘述事情的經過。還有不少的學生對作文存在著厭煩、畏懼的心理。把寫作文當成了一個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包袱,消極地應付著。所以考試碰到要寫作文時,就喊頭疼,不知從何下手,白白地丟了大分。這樣不僅影響了考試的成績,還更嚴重地影響了寫作能力的提高。
難道學生天生如此嗎?眾所周知,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推動力。作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不能是為“文”而作,為“試”而作。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一樣,也應使學生“樂其業”,而不是把作文當作“攔路虎”。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如何克服學生懼寫作文的這一心理,激發其寫作的愿望、寫作的興趣呢?對此,我就這一問題淺談以下幾種途經來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一、培養學生積累材料的能力
俗話說:“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意思就是寫作的材料應從生活中來,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學生之所以怕寫作文,是因為他們缺少生活真實的材料。我們都知道生活經歷豐富的孩子見多識廣,往往都很有主見,善于思維,并能說會道又善于到生活中去聽、看、聞、思、感,自然而然就產生寫作文的念頭,就會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常常不斷的創設情景,給予機會,引導學生用眼耳鼻手去攝取生活素材,讓學生作文言中有物。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德說過:“沒有想象,心靈就不會實現。”想像作文是自己對未來的幻想,飽含著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作為一名小學生,也要敢于想像,用純真的童心,用手中的筆去暢想未來,去描繪燦爛的明天。教師在教學習作時要多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在習作中反映學生的想象世界。放手學生自己命題,學生喜歡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啟發他們大膽地想象。經常這樣練習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使每個學生的天性得到最大的發揮,并能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質,培養了創造思維,促進個性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口語訓練與提高寫作能力關系十分密切,口語能力決定或左右著寫作能力,口語訓練與寫作能力的提高完全是成正比例關系的。因此,寫作訓練時,教師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先讓學生構思,然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教師可以充分利課前五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學校里經常組織“ 藝術節”活動、“六一”游園活動、班隊活動等。活動之后,學生往往還沉浸在活動的快樂之中,余興未盡,在這種時候,每位學生都有“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師可趁機組織學生把活動過程中自己最感興趣、最有意義或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節說給大家聽,這樣,學生說話的興趣盎然,而且有話可說,對寫作也有很多素材。
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中學生的閱歷還比較淺的,沒有什么素材寫作,拿起筆來就無從下手了,而有了觀察才有材料可寫。一般來說,中學生還不善于自覺地隨時地給自己提出觀察周圍有關事物的任務。學生常常東張西望,而不會有目的地去觀看,常常隨隨便便地聽。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有意識地、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事物,熟悉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求及時把觀察到的有趣的、有意義的事物記錄下來。寫作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外出參觀、瀏覽,讓學生親自去觀察、去體驗,通過眼、鼻、手、口等器官的感知豐富他們對寫作對象的認知。
五、抓住“閃光點”,加以激勵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敏感的,不要輕易給一個孩子下結論,不要忘記發現孩子作文中的閃光處。所以教師在改作中的評語對學生寫作有很大的影響,應該學會抓住“閃光點”,必須堅持以鼓勵為主,加以激勵學生寫作的動力。很多教師在給學生作文寫評語時,往往指出毛病的較多,而優點很少。一般的評語就是“中心不明確,語言不通順,層次不分明,不形象、生動”等等。有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付出很多的努力。卻得不到教師的表揚,心里一定很難過,也不明白自己的毛病在哪,一氣之下扔下作文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對作文產生害怕的心理。
即使是不好的作文,也會可能會有一兩佳句。所以教師在改作時,不要只善于發現好作文的佳句,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差作文中的美句,哪怕美詞。改每遍作文時要睜大眼睛尋找“閃光點”,一旦發現就用紅筆在下面畫出橫線,并在旁邊批上:“這個句子太精彩了!”或“這個詞用在這個句子中真神!”并在句子旁邊貼上“小紅花”加以激勵。這種鼓勵的方法會使每一個學生受到鼓舞,會鼓勵自己:下次我一定要寫得更好,爭取再多拿到橫線和小紅花。在每次批閱作文后,要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表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全班朗讀自己優秀的作文或精彩片段,讓他們產生一種成功感。或者把優秀的作文貼在“習作園地”上,讓學生發現自己的身邊就有“小作家”。從而激起學生向榜樣學習的力量,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欲望,使他們愛寫作文,不會再談作色變。
培養中學生習作能力是一個艱難而復雜的工作。在一新輪課程改革的今天,只有培養的發展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對作文由“怕”到“愛”。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堅信,只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加以指導,加上學生形成愛好。習作這個問題將得到很好的解決,學生將會運用自己的語言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寫出好的作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