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汝潔
班主任是學校班級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管理者。面對現實復雜的情況,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事關教育事業的成敗。只要我們班主任像春天的暖風一樣,一定會桃李滿天下。
我國經濟發展地區間的不平衡,致使中西部地區許多農民流向廣東等沿海地區務工,也使得中西部地區鄉鎮中學留守學生比例較高。如我校,學生約一千多人,其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的學生占到69%。父母長期外出務工,造成其家庭中主要由祖輩和孫輩駐守的局面。祖孫兩代在思想認識上代溝巨大,父母遠在他鄉,從而人為造成新生代在相對隔閡的環境下成長,產生心理成長方面的諸多不利問題,如孤僻任性、自私冷漠、叛逆厭學甚至厭世等消極情緒,給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也妨礙了學生本身心理健康發展。
怎樣使“留守學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認為:
一、盡量改善學生的寄居環境
從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留守學生”寄居在祖輩家里,由于兩代人的不同特點,教育難度很大。我們應該從改善學生的寄居環境出發。
1.幫助代理監護人正確對待“留守學生”的教育,改善教育方式,提高成效性
學校主要通過舉辦家長會,對監護人進行專題講座輔導,使監護人懂得“留守學生”的特點及注意的問題。
2.加強家庭和學校聯系
通過家訪,老師幫助監護人正確分析“留守學生”的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教育措施。在平時,學校還建立家校聯系卡制度。
二、學校班主任主動出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給予集體的溫暖
孩子遠離父母,時常會有孤獨感,會有莫名其妙的煩惱、傷心,因此我們要創設寬松和諧的班集體,充分發揮學生集體的教育功能。如學校建有“留守學生”的生日檔案,在學生生日當天送去一張生日卡片,以示祝賀。當學生取得成績之后,班主任向學生父母和代理監護人送去一封報喜信……
2.開展心理講座
學校班主任要召開“留守學生”專題會議,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寄居生活,靜下心來,克服困難,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變被動為主動。同時,班主任還應建立“知心話”信箱,專人負責給學生回信,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心理等問題,使學生的心理障礙能夠得到及時疏通引導。
3.組建假日活動小組
假日活動小組主要開展以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為內容的興趣活動,如小制作、參觀等,不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減輕“留守學生”在假日里的孤獨感。
三、關注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留守學生”這一群體中,不少學生存在著行為、學習、心理等方面的問題,而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則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1.建立檔案
在開展調查分析基礎上,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建立專門檔案,把問題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各階段變化情況記錄下來,落實重點對象的幫“困”措施,開展個案研究。根據學生表現情況,設立進步獎,對那些幫教而進步較快的學生實行獎勵。
2.結對幫護
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每個黨員老師代管1個班級的留守學生。班主任要求他們深入問題學生家訪,跟問題學生交朋友。對寄居家庭建立“月訪”制度,在每個月底由輔導老師把家庭教育及學生情況反饋,共同商討問題的解決辦法。
3.重點突破
在“留守學生”中,在些情況比較嚴重:逃學、厭學、對立情緒……經個別教育,效果仍不明顯的,應召開專題會議,從學生的心理問題著手,逐個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然后會同班主任、學校領導開展集體家訪,與代理監護人一起,共同商討教育措施,找問題學生面對面交談,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幫助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多管齊下,分解落實,力求重點突破。如我遇到一個學生,楊某,男,12歲,6年級學生,是一個武俠小說迷、球迷、打架斗毆、組織紀律渙散,受過處分且從外校轉學來的留級生。第一天就有人頻頻來報告:“老師某某打我?!眴査麄冊?,好像沒有什么大事,就是玩著不順心隨意就動手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來天天都有這種情況發生,難道他就是有這個愛好?喜歡打人?怎么辦呢?通過家訪才知,原來他父親外出打工,母親離家出走了,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從我調查了解的一些情況來看令我驚訝,他爺爺奶奶告訴我:“老師,孩子不乖,你打好了,我們不護短,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父母不在家,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打?!笨粗麄?,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還要連同他家長(爺爺奶奶)的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一起改掉,其實這個孩子一點也不笨,腦殼還挺聰明的,就是喜歡打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這學生改掉這毛病。
(1)利用集體的力量影響他,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打人,操行分被扣了,我告訴他,他的行為影響了全班的榮譽,也讓他明白,要不打罵,與同學團結友好的相處,同時我也讓全班同學都關心他,安排最好的學生與他同坐,一有進步就表揚,使他對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幫助下,在眾多的榜樣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發展。
(2)發揮楊某的長處,改善楊某的打人毛病。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楊某寫作業的速度很快,而且還比較喜歡幫助周邊的同學,于是,我就看好了楊某的這優點,鼓勵楊某,讓楊某寫好作業后去幫助班級中需要幫助的同學,這樣楊某有了事干,就慢慢地忘記了打人,班中的同學看見楊某的優點,也漸漸忘記了楊某打人的缺點,與孩子交朋友,一起玩了。俗話說,沒有愛的教育不是教育。終于該同學在春風化雨潤無聲的關愛下有了大進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2012年感動中國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愛心巴郎的頒獎詞: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聲譽不能改變他的信念。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群中激蕩起向善的漣漪。在我耳邊回蕩,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阿里木,中國的教育事業一定會創造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