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印
摘要:針對六盤水市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析了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十大重點內容,總結了六盤水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的主要做法,提出了下一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策略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質環境;六盤水市;經驗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147-02
1引言
貴州省六盤水市是國家計委確定的攀西一六盤水開發區和西南、華南部分省區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系西南地區的一座以煤炭采掘工業為基礎,冶金、電力、建材、礦山機械工業綜合發展的能源型重工業城市。六盤水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歷史較久,隨著西部大開發,以及城鎮建設高速發展,露天開采建材類礦山企業大量出現,加上礦山企業多為個體私營小礦山,礦山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后,安全隱患多,因而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引發了較多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主要做法
2.1找準問題
六盤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多次組織相關責任部門召開專題會研究,結合六盤水實際情況形成了六盤水市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十大重點內容:礦區內是否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礦區內是否存在破壞占用土地;礦區內是否存在地質結構和地形地貌重大變化,生態環境嚴重退化;礦區內是否妥善安置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避讓搬遷受災群眾;礦區內是否達標排放礦井水;礦區內是否留存大宗工業廢棄物,矸石山是否存在安全、環境和生態破壞等問題;關閉礦山礦區內工業廣場是否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規范管理,是否妥善處置工業建筑物,有無違法占用和破壞土地;礦區及周邊是否存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枯竭現象,是否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礦區內是否存在礦山地質環境涉法、涉訴和糾紛等問題;礦山是否涉及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問題或信訪突出問題。
2.2統一規劃
根據《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義》國土資發[2016]63號文件要求,六盤水市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了《六盤水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全面回顧了近年來六盤水市在礦山地環環境恢復治理方面的積極努力和工作成就,客觀分析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市礦山地質環境面臨的問題和考驗,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和年度計劃。面對歷史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編制單位開展了大量摸底調查工作,對全市821處礦山現狀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案。
2.3綜合治理
在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面,六盤水市通過以縣區為單位,各縣(市、特區、區)自然資源局委托第三方機構,針對100余處重點歷史遺留礦山問題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明確治理的目標任務及整治措施。圖1~圖2為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華竹林寨煤礦關閉后工業廣場治理前后對比圖。
在采煤沉陷區治理方法,六盤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采煤沉陷區治理工作,設置了采煤沉陷區治理辦公室(副縣級行政機構),負責采煤沉陷區治理。六盤水市以采煤沉陷區治理項目為依托,解決了大量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累計爭取治理項目17個,獲中央專項資金19.8億元,搬遷安置6700余戶,新建道路221km。2018年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了《六盤水市采煤沉陷區治理實施方案》,共劃定了35個采煤沉陷治理區,擬搬遷安置63153戶,新建道路4278.335km,新建教育和衛生設施285處,新建和修復基礎設施223處,新建或修復受損水田水利設施302處,土地復墾30.733km2,治理地質災害220處。
3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建議
3.1綠色礦山建設
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形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新建和改擴建礦山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生產礦山按照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加快改造升級,限期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
3.2礦產資源綠色開發
礦產資源綠色開發整合礦山地質環境生態破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的所有內容,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土地復墾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案》合編為《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案(三合一方案)》,將事后整治變為事前防范,事中監管,不再欠新賬。
3.3砂石秩序整頓
實施砂石行業整體提升計劃,提高砂石行業準入門檻,充分壓縮露天礦山數量,從嚴打擊非法開采、違法占地和破壞耕地等違法行為。
3.4礦產資源扶貧開發
制定出臺《六盤水市礦產資源扶貧開發試點實施方案》,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扶貧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助推精準扶貧的有效模式,促進資源開發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實現貧困群眾共享資源開發收益,在六盤水市農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基礎上,提出“礦區三變”的思路,將農村集體土地入礦產資源開發;引導、鼓勵國有投融資平臺公司與當地村集體組織合作開發礦產資源,集中連片對因礦產開發而受損的土地進行整理開發,對礦區土地進行整治;礦山企業應積極為當地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把企業用工與當地富余勞動力相結合,讓他們增收致富。
3.5綠色開發示范,充填開采技術
新建礦山探索充填開采模式,減輕地面沉陷,減少工業尾礦占用和破壞土地,降低地下水系破壞,確保地面生態系統不破壞。
3.6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
堅定不移地推進基金改革,嚴格執行基金管理辦法。規范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提取、使用和監管;充分發揮基金杠桿作用;督促礦山企業按規定提取基金,撬動企業投入資金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恢復,發揮基金最大效用。
3.7實施聯合懲戒
研究出臺礦山地質環境破壞聯合懲戒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有證礦山的儲量動態巡查、礦山違法和破壞占用土地執法,礦山工礦廢棄地復墾等工作,建立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與礦業權異常名錄相關聯的機制,建立將不履行礦山地質環境的企業納入異常名錄,實行聯合懲戒。
4結語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須做到堅持事前防范,事中監管,六盤水市總結出了調查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十個要點,介紹了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幾點做法,對今后如何做好此項工作提出了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