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蘭 趙培景
摘要:指出了農村征地拆遷牽涉到千家萬戶,其范圍和工作量都很大,雖然各地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面對飛速發展的經濟,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工作。就解決征地拆遷問題的工作方法和對策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土地開發;征地拆遷;拆遷補償;工作方法;對策研究
中圈分類號:F29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311-02
1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上升,城市建設和郊區城市化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大量的農村土地被征收,徹底改變了原有土地利用功能。使得征地拆遷工作在當前乃至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需要引起各級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隨著征地拆遷項目的不斷增多,其規模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征地拆遷糾紛也不斷增多,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團結和穩定。基于此,筆者就征地拆遷工作進行初步探討。
2當前征地拆遷存在的問題
2.1宣傳工作不到位,私搭亂建嚴重
宣傳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現為形式上單一,在內容上篩減,片面地強調征地拆遷,忽視對征地拆遷開發帶來的好處的宣傳。廣大被拆遷戶不知道開發可以改進農民生活條件,促進農村向城鎮化發展,村民就業多樣化。與此同時,在處理征地拆遷的補償工作中,各地方政府為了推動征地工作的順利開展,常常利用政策執行的彈性因素,對廣大被征遷戶的違章建筑也給予了一定量的經濟補償,造成各地被征遷戶私搭亂建、搶搭搶建十分突出,嚴重地擾亂了征地拆遷工作的正常秩序。
2.2法律法規不健全,拆遷無法可依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農村征地拆遷都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態,對征地拆遷戶的私有財產權忽略或放任,以“附著物”的名義把房屋包含在土地中,嚴重地混淆了農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和房屋私有性質。與此同時,許多農民一直認為承包經營的土地是私有財產,國家和政府無權征收,拒絕拆遷,給正常的經濟開發征地拆遷造成阻力。另外就是無法可依,執法不規范,讓部分征地拆遷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或受到不平等待遇,挫傷了被征遷戶的積極性。
2.3補償標準不統一,拆遷難度加大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征遷補償全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各地的補償也不一樣,具體的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拆遷時間、拆遷區域、開發目標、社會經濟等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對農民建房是先后分批進行控制的,造成農民建房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相差懸殊,使鄉與鄉、村與村、戶與戶的農民得到的補償不均,拉大了貧富差距。另一方面,就是由于補償標準的不統一,后征地拆遷的補償遠遠高于前征地拆遷的農戶,促使后拆遷的農戶突擊裝修、亂打亂建,拖延正常的征地拆遷,討價還價迫使拆遷人做出讓步,進一步加大了征地拆遷工作的難度。
2.4政策執行不規范,工作方法簡單
政策執行不規范就目前的情況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違章建筑的補償,造成私搭亂建現象嚴重,阻礙征地拆遷工作的開展。二是執行補償政策時伸縮性大,造成被征遷戶漫天要價,從而形成征地拆遷惡性循環,舉步維艱。
工作方法簡單就是各地在征遷工作中簡單行事,如在征地拆遷之前不按程序進行必要的公示,隨意在被拆房子上寫下很大的一個“拆”字,更有甚者就是不簽拆遷協議就停水斷電、上房揭瓦,嚴重的影響被征遷者的正常生活。
3對策與建議
3.1夯實被征遷戶群眾基礎,做到有感情、動真情
征地拆遷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工作,需要被征遷戶的全力支持。因此在處理征遷工作時要夯實被拆遷群眾基礎,讓他們自覺地、自發地配合拆遷工作。日常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五種方法:一是深人群眾法,主動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解決他們拆遷中的困難。二是問計于民法,拜群眾為師,努力問計于群眾,并貫徹于征遷過程中。三是動之以情法,通過和被征遷戶交朋友,拉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贏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四是曉之以理法,凡是涉及被征遷戶切身利益的事情,把道理、政策、法律法規講清楚,使之心悅誠服。五是心靈感染法,站在被征遷戶的立場上說話,讓被征遷戶聽明白,自覺參與到征地拆遷工作中來。
3.2把握被征遷戶的問題重點,做到有方法、講藝術
征地拆遷工作大部分是小事,而小事一旦處理不好,就會變成大事,影響到征地拆遷,影響到土地開發。因此,征地拆遷工作要緊緊把握被征遷戶問題重點,做到有方法、講藝術,全方位提高征地拆遷的效率。一是換位思考法,堅持在對方的立場上安排布置工作,爭取拆遷戶的理解和支持。二是牽牛鼻子法,找準問題的核心所在,做到對癥下藥。三是典型引路法,發現和培育典型,并及時總結交流。四是當機立斷法,遇到復雜問題要冷靜處理,將各種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五是迂回戰術法,工作中要及時調整策略.巧妙化解矛盾。
3.3盯牢管理者的作風關鍵,做到樹形象、得民心
被征遷戶的眼睛是雪亮的,征地拆遷人員工作作風好壞,是否真心為被征遷戶著想,他們心中有一本帳。要想征地拆遷工作順利開展,得到拆遷戶的認可和支持,征地拆遷人員必須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具體的講應該有以下六種工作方法:一是言行一致法。對待拆遷戶問題要言行一致,及時、準確處理。二是辦好實事法。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把實事好事辦到被征遷戶的心坎上,真正贏得被征遷戶的擁護和支持。三是敢于認錯法。做被征遷戶工作要堅持原則,要敢于向被征遷戶承認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四是發揚民主法。堅持平等參與的原則,全心全意地依靠被征遷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力支持征地拆遷。五是依法依規法。堅持依法依規辦理被征遷戶的事情,解決問題合法,處理矛盾合規。六是以身作則法。做征地拆遷工作必須大公無私、以身作則,不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3.4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征遷良好氛圍
加強宣傳教育就是各地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采取多種宣傳方式向被征遷人宣傳征地拆遷丁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告知他們享有的權利和權益以及應盡的義務。建立透明的征地拆遷工作制度,完善征地拆遷工作程序,規范征地拆遷具體操作行為,做到合情、合理、合法,使征遷工程成為政府和被征遷人的共贏工程。
營造征遷良好氛圍就是通過有力的宣傳工作和透明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徹底提高被征遷戶的思想認識,明確征地拆遷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積極參與配合征地拆遷工作。
3.5完善法律法規,確保征遷有法可依
完善法律法規就是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國家要頒布適用城市房屋拆遷和農村房屋拆遷的相關法律,解決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尚無法律規定的問題。二是行業主管部門要在國家法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一部相應的法規,讓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有標準,規范征地拆遷的所有過程和行為。三是各地地方政府要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適合當地,操作性強的政策,全面指導征地拆遷工作。通過上面三個層次的法律法規、政策的實施,確保征地拆遷工作有法可依,杜絕拆遷過程中出現違法亂紀現象。
3.6統一補償標準,杜絕征遷違法違規
統一補償標準就是要確保征地拆遷公平、公正、公開。一是要規范征地拆遷具體行政行為,堅決做到拆遷合法化、征地合法化、補償標準化,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保穩定,真正做到既合情、又合理,同時合法。二是按照征地拆遷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辦事,控制和減少法律法規、政策執行的隨意性,不遷就少數無理要求的被征遷人,徹底樹立征遷部門的公信力。三是依法打擊、強拆那些蠻不講理、漫天要價、故意阻撓征地拆遷的“釘子戶”,切實維護征地拆遷部門的權威性。四是勤政為民,保持征地拆遷工作的延續性,切實落實對被征遷戶的承諾。維護征地拆遷戶的合法利益。通過合情、合理、合法工作,從根本上杜絕征地拆遷違法違規現象。
3.7創新安置方法,擴寬征遷就業渠道
眾所周知,目前普遍實行的是以貨幣方式進行拆遷安置,非常容易產生“分光吃光”的狀況,這種方式對于被征遷戶的長期生活保障和農村穩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征地拆遷補償安置要結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尋找一條新的方法,增加被征遷戶的就業機會。一是強化就業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培訓被征遷農民,幫助被征遷農民建立全新的就業觀念,提高被征遷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增加被征遷農民的就業機會。二是推進開發區建設,增加就業機會。開發區,特別是土地一級開發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被征遷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三是實施扶助工程,鼓勵農民創業,實現自我持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