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帥 茍守華 董元夫 張自和 劉澤東 顧保陽 李希靜



摘要:通過對“綠滿青山”、“壯美青山”、魯2三個刺槐優良無性系的當年硬枝,放入不同濃度的ABTl號生根粉溶液中,進行了不同時間的浸泡處理和扦插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無性系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極顯著,不同處理時間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極顯著,不同處理濃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達顯著水平;并通過多重比較可知,‘綠滿青山和魯2問生根率無顯著差異,并且生根率極顯著于‘壯美青山,各處理濃度間無顯著差異,以500×10-6、600×10-6為最好,且均與對照達顯著或近顯著水平,處理時間12h、24h、36h間無顯著差異,為較好處理時間,且12h比2s差異顯著,24h比72h、2s差異顯著。
關鍵詞:刺槐;外源激素;硬枝扦插
中圖分類號:$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5-0135-04
1引言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我國北方重要用材林和防護林樹種,其樹干高大,樹冠枝葉茂密,花朵潔白素雅,芳香四溢,具有用材、觀賞、蜜源、飼料等多種價值和用途。刺槐是公認的難生根樹種,枝條扦插生根較難,良種的無性繁殖主要采用嫁接和埋根繁殖,嫁接法生產周期長(需2a)、成本高;埋根法受種根數量少的限制,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為了解決硬枝扦插生根這一技術難題,找出刺槐良種有效繁殖途徑,本試驗通過對不同刺槐良種和優良無性系,用ABTI號生根粉,進行不同濃度和時間的處理,初步找出了處理濃度和處理時間對刺槐硬枝扦插輕基質容器育苗成活的影響規律,可進一步指導今后的硬枝扦插試驗及良種快速繁殖。
2材料及方法
2.1試驗材料
選用刺槐新品種“壯美青山”(Robinia pseudoacacia‘Zhuangmei qingshan)、“綠滿青山”(Robinia pseud-oacacia‘Luman qingshan)和優良無性系“魯刺2”(Robinia pseudoacacia‘Luci 2)1年生枝條為試驗材料,枝條粗度1.0~1.5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
2.2穗條沙藏
在12月底至次年2月初采集枝條,將硬枝枝條每10根捆成1小把,標記品種掛標簽,斜45°擺放在沙藏池內,捆與捆之間留間隙使之與濕沙充分接觸,進行越冬儲藏。
2.3插穗制備
3月初把沙藏的插條取出,剪截成長度12~15am的插穗,上剪口離芽0.5~1.0am,下端從芽眼處削成馬耳形,每品種30根扎捆,重復3次,即每品種3捆90根插穗。
3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無性系對扦插成活率影響極顯著。
多重比較見表3、表4。由表4可看出,“綠滿青山”和魯2間扦插成活率差異不顯著,但都與“壯美青山”差異顯著。
3.1不同無性系對扦插成活率影響的方差分析和多重
比較
不同無性系對扦插成活率影響的方差分析見表2。
3.2不同處理濃度對扦插成活率影響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方差分析見表5。
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處理濃度對扦插成活率影響達顯著水平。
多重比較(見表6、表7)
由表7可看出,除200×10-6、400×10-6外,均與不處理達顯著水平,說明外源激素處理是有效的,以500×10-6和600×10-6最為顯著。
3.3不同處理時間對扦插成活率影響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方差分析見表8。
由表8可以看出,處理時間對扦插成活率影響極顯著。
多重比較見表9、表10。
由表10可看出,處理時間12h、24h、36h間扦插成活率差異不顯著,但均與72h、2s間差異顯著,說明處理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
4結論與討論
不同刺槐良種無性系間硬枝扦插成活率存在極顯著差異,綠滿青山、魯2生根率均顯著高于壯美青山,說明不同良種無性系間抑制生根的物質含量不同,進一步造成了生根難易的差異。
不同處理濃度對扦插成活率影響差異顯著,大都顯著差異于對照,說明用ABTl號生根粉處理插條是有效的,以(500~600)×10-6為最好。
不同處理時間對扦插成活率影響差異極顯著,說明處理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會有效的降低刺槐硬枝插條本身的生根抑制物質,處理時間以12~24h為最佳時間。
在推廣某個良種無性系之前,最好先做個正交試驗,以找出最佳的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