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摘要:指出了隨著城市政治、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市容環境管理任務越發繁重。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高要求,亟需探索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城市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提高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水平。以上海市嘉定區為例。在分析了其市容環境衛生質量監管管理的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優化市容環境的建議,以期為進一步健全行業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X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186-02
1引言
市容環境作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關系鞏固和發展全國文明城區、衛生城區的創建成果的好壞。市容環境質監體系是市容環境質量監督的各類組織管理機制的總稱,包括組織機構機制、檢查發現機制、整改糾錯機制和評價評估機制等。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城市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構建城市市容環境的長效管理機制,是全面提升市容環境質量的關鍵所在。以上海市嘉定區為例,研究分析了其市容環境質量監督管理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提出了優化建議,為進一步健全行業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提供參考。
2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體系現狀
2.1實行區街鎮兩級屬地化管理,探索引入第三方服務
在區層面,由區市容環衛所下設專門部門“投訴質監科”主要負責處理投訴案件、現場檢查及結果統計、評分考核、撰寫報告等,目前監管人員3名;在街鎮層面,由各街鎮的市容環境質量監督中心負責轄區內各項市容環境質量全覆蓋監督工作,目前監管人員47名。其中,有1個鎮專門成立市容環境衛生質監中心,其余街鎮皆屬兼職辦公,環衛質監由環衛管理部門兼任,與愛衛、初保等部門聯合辦公;市容質監由市容管理部門兼任,與城管、聯勤等部門聯合辦公。2017年區綠化和市容局探索引入第三方市容環境質量監測機構,作為質監工作的有益補充。
2.2建立市容質監信息系統,權限分類管理
由市監測中心統一組建“市容質監信息系統”,是一個集基礎信息、樣本抽樣、質量監督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權限分類管理,區層面側重于發現問題上傳、基礎信息修改及督查問題整改質量,街鎮側重于對市區上傳問題的整改以及瀏覽信息。
2.3制度各類規章制度
建立質監工作流程規范、督查制度等規章制度,并定期給予修訂。近兩年,又進一步完善了現場檢查制度、督查整改制度、檢查評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整理歸檔制度等,對制度進一步細化。街鎮自建立有形質監隊伍后,也陸續建立各項規章制度,目前全區已有4個街鎮已創建成功規范化質監隊伍,2019年又有4個街鎮計劃創建。
2.4定期修訂考核標準,開展人員技能培訓
針對工作重點。對《質監實效檢查標準》每年進行修訂,在滿足全區要求的基礎上,鼓勵各街鎮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同時,針對檢查標準和重點,每年開展人員培訓,考試上崗。街鎮自行組織技能培訓,內容主要是各類實效標準、行業規范和垃圾分類等。
2.5檢查形式多樣,提升檢查實效
采用例行檢查、專項檢查、信息化檢查等多種手段。例行檢查即區級抽查、街鎮普查,覆蓋責任區管理、公共場所、道路保沽、居住區管理、公廁管理、車輛清洗、垃圾清運和水域管理等8大項目;專項檢查即對口查、聯合查,如環衛作業擾民專項檢查等;信息化檢查手段是借助質監平臺,采取拍照取證、遠程傳送等信息化手段,及時監控、快速處理,整改率達到100%。
2.6開展評價評估機制,提高分析能力
定期編制月度、季度和年度質監評估報告和專項評估報告。質監工作從最初的粗放型、無序化向精細化、固定式轉變。以信息樣本為內容,以數據圖片為憑證,做到檢查有所依、評估有所據,讓街鎮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知曉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減少了流轉各個部門的中間環節,提高了整改回復的效率,市容面貌進一步得到提升。
3存在問題
3.1部門之間職責不清
市容環境質量監督包括對市容環境管理和作業質量的全面監督,按照市容環衛“三大三全”管理理念,所有與市容環境質量相關的項目均應列入監督檢查范圍,但往往問題涉及部門較多,協調整改難度大,整改力度不足。
3.2市容環境考核分數不占主導性
區級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對街鎮市容環境衛生業務指導,街鎮市容環境管理部門人、財、物權屬歸各街鎮政府(辦事處),人事權和工作成績分離。同時,市容環境考評成績在街鎮考核總分值中占比小。為此,工作推進積極性不高,常出現問題成頑癥,問題檢查大同小異。
3.3街鎮質監力量明顯不足
街鎮質監隊伍雖已建立,但由于人員兼職原因,主要從事愛國衛生、初級保健和綜合治理等工作,檢查流于形式,重視度不夠。加上街鎮市容環衛行業管理體制變化較大,人員變動大,對市容環境質量監督隊伍的穩定帶來了不利影響。
3.4部分街鎮質監工作缺乏主動性
目前,部分街鎮質監工作重心還局限在整改方面,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街鎮問題發現率明顯低于區級,究其原因:一是檢查人員業務不精,難以發現問題;二是問題發現但鑒于整改協調難,故不移送;三是擔心影響街鎮總體成績,存在不報、瞞報。
3.5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低,分析報告的質量不達標
高質量的數據統計和評價分析報告能夠真實反映市容環境質量的實際狀況,也能對各管理部門和作業單位的工作做出公正的評價。但目前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分析報告的質量還有待提高,主要是數據統計計算公式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統計分析的深度不足。
4進一步健全市容質監體系建議
4.1完善區、街鎮兩級質監管理體制
采用“日檢查、月匯總、季評價、年考評”的形式對各街鎮市容環境質量狀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和階段性保障工作要求進行專項檢查,并監督整改督辦。加強街道市容環境管理體制建設,進一步確定街道市容環境管理部門的主導地位,配套財力和物力的保障,保障各項事宜順利推進。提高市容環境質監管理考核在街鎮政府考核項目中的考核比例,調動各級市容環境管理人員積極性。
4.2建立合理、科學的質監考核評價機制
市容環境清掃保潔作業企業、市、區、街鎮市容環境三級質監部門,根據相關作業和檢查評分標準,對市容環境質量進行評價考核。建議從人員設備配置、標準制度執行、背景因素影響3個方面建立市容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市容環境質量指數模型,核心在于建立以數據為基礎的全生命周期評價機制。①樹立以數據為基礎,結合人力、機械配備、公眾監督等因素的評價理念,重視有關定額、清掃機械配備等標準的實施應用。②重視日常數據統計和公眾輿情,加強對人員配置、出勤情況、清掃機械實際工作狀況的統計,關注公眾對清掃作業區域的投訴等情況。③完善現有考核機制,將該項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計劃和程序。
4.3提高質監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質監人員的思想意識,建立專項信息平臺培訓基地,有效改善并提高人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其操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4.4創新運行模式,引入第三方參與
通過購買服務,使第三方參與到市容環境質監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彌補質監部門檢查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將使檢查結果更客觀、更令人信服。引入第三方參與,通過財政資本的引導作用吸引民間資本到市容管理事務中來,提高市容管理的資本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不僅能提高管理能效,而且為社會參與共同治理奠定了基礎。
4.5優化基礎數據資料的采集、檢查工作流程
基礎數據資料是開展市容環境質量監督工作的基礎,基礎資料過少、準確性過低,將嚴重影響質監檢查工作的開展,影響市容環境質量分析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不斷充實基礎資料,及時對“質監信息系統”中的數據信息進行更新和維護,建議根據上海市市容環境檢查流程,進一步優化區、街鎮市容環境檢查工作流程。
4.6完善社會參與和監督機制
廣泛開展《市容管理條例》、《城市市容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在街道和社區開展講座和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等引導活動。發動居委會干部、社工及志愿者隊伍,采取網格化分工方式,專人、專區、專崗、專責,共同參與到市容管理的宣傳、教育、引導、治理、維護等工作。通過邀請不同區域尋訪隊伍和公益熱心人組成市容監督隊伍,為市容管理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發現錯誤,形成有力的監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