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威 劉偉
摘要:通過對濮陽市某2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水土保持進行分析與評價,確定了該項目的水保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進而明確了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及措施。并進行了水保投資估算及效分析。結果表明:水保方案實施后,項目區水土流失能夠得到有效抑制,水土流失總治理度達到99.9%,擾動土地整治率達到99.9%,林草植被恢復率能夠達到97.4%,林草覆蓋率能夠達到2.6%,土壤流失控制比能夠達到1.0。項目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現狀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關鍵詞:光伏發電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水保投資
中圖分類號:X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195-02
1引言
隨著我國城鄉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持續加快,許多新建、改建、擴建的項目應運而生,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蔡隴海認為,生產建設項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已經成為我國人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保法》以及水?!叭瑫r”制度的要求,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進行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并把水保方案作為主體工程設計的一部分。對河南省濮陽市某光伏發電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進行了研究,以期為類似工程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2項目概況
2.1主體工程概況
濮陽市某光伏發電項目是光伏發電與當地農業相結合的項目,主要建設內容是裝機容量為15MW光伏電站,主要由光伏發電區、升壓站、集電線路和道路工程4個部分組成。
該項目總占地面積28.32 hm2,其中永久占地27.15hm2,臨時占地1.17hm2??偼诜搅?.15萬m3,總填方量1.15萬m3,項目總投資16300萬元(其中土建投資1956.63萬元)。該工程于2015年11月開工建設,2016年6月完工,總工期8個月。
2.2項目區概況
該項目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貌類型為平原區。該區域多年平均氣溫13.3℃,年平均降水量561mm,多集中在6~9月份。5年一遇1h最大降水量52.2 mm,年無霜期205d,年蒸發量1768mm,年均日照時數2454.5h,最大凍土深度18cm,年平均風速為2.7m/s,主導風向為南北風。
項目區屬黃泛平原風沙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土流失類型以輕度水力侵蝕為主,土壤侵蝕模數為200t/(km2/a),容許土壤流失量為200t/(km2/a),植被類型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土壤類型多為潮土。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黃豆、花生、芝麻等為主。
2.3防治目標及目標值
該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執行等級為建設類項目一級防治標準。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具體目標為:水土流失總治理度能夠達到99.9%,擾動土地整治率能夠達到99.9%,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7.4%,林草覆蓋率能夠達到2.6%,土壤流失控制比達能夠到1.O。
3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評價結論
(1)參照《關于嚴格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2007]184號)的要求,該工程選址符合《水土保持法》和《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中的限制性規定要求。根據該項目總體設計,該項目工程選址不存在方案比選。
(2)該項目占地類型符合有關要求,占地面積符合行業用地指標規定;項目符合水土保持限制性規定和要求,土石方挖填基本平衡;該項目不設取土(石、料)場;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時序、施工布置設計基本合理。
(3)在主體工程設計中,具有水土保持工程并納入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有升壓站的排水管。實際已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光伏發電區的土地整治、復耕,臨時覆蓋,升壓站內排水管和排水暗溝,臨時排水,集電線路的土地整治、復耕,道路工程的排水溝。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光伏發電區的綠化,道路工程“u”型草溝。主體設計措施、實際已完成的水保措施與新增措施三者有梳結合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
4水土流失防治目標及措施
4.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預測結果
該項目主體工程已經結束,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過程中不對周邊產生影響,因此該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為項目建設區28.32 hm2水土流失預測結果為:
(1)本工程征占地面積為28.32 hm2;
(2)工程建設擾動或者損壞原地貌、植被及土地面積總計28.32 hm2;
(3)該項目建設不產生棄方;
(4)該項目已建設完成,主體設計措施、實際已完成的水保措施與本方案新增措施三者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5)該項目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會破壞原生地貌,影響生態環境,也有可能使得土地沙化,造成土壤貧瘠。
4.2水土流失防治分區
該項目水土防治分區共劃分為:光伏發電防治區、升壓站防治區、集電線路防治區和道路工程防治區4個防治分區。
4.3水保措施
在不同的水土防治區采取不同的水保措施。
(1)在光伏發電防治區采用的工程措施有土地整治25.00hm2(已完成),植物措施是撒播黑麥草0.12hm2臨時措施是防塵網覆蓋1.26hm2(已完成)。
(2)升壓站防治區。工程措施:排水暗溝120m(已完成)、排水管50m(已完成);臨時措施:臨時排水溝130m(已完成)。
(3)集電線路防治區。工程措施:土地整治1.17hm2(已完成);臨時措施:臨時排水溝2080m(已完成)。
(4)道路工程防治區。工程措施:“u”型排水溝4082 m;植物措施:播撒草籽0.17hm2。
5水保監測
該項目水保監測主要采取地面觀測、實地量測以及資料分析三者相結合的方法,監測時段為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其主要監測內容有:
(1)建設項目施工前土壤侵蝕的背景值監測;
(2)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狀況監測;
(3)水土流失動態變化監測;
(4)水土流失影響因子監測;
(5)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監測;
(6)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監測。本方案確定4個防治區,共布設10個監測點位,其中光伏發電防治區設4個、升壓站防治區設1個、集電線路防治區設3個、道路工程防治區設2個。
6水保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
該項目水土保持總投資36.74萬元,其中本方案新增水保投資為22.41萬元,已完成水保投資14.33萬元。獨立費用18萬元,水土保持防治費合計18.02萬元(其中臨時措施4.68萬元,植物措施費0.10萬元,工程措施費13.24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待河南省新標準頒布實施后按新標準計征,本方案只暫列征占地面積,該項目征占用土地面積為28.32 hm2。
方案實施后,項目區水土流失總治理度達到99.9%,擾動土地整治率達到99.9%,林草植被恢復率達到97.4%。林草覆蓋率達到2.6%,土壤流失控制比達到1.0。各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本方案確定的防治目標??芍卫硭亮魇娣e26.90hm2、整治擾動土地面積28.30hm2、林草植被建設面積0.75hm2。
7結論與建議
7.1結論
主體工程設計方案考慮周全,總體布局合理,主體工程設計無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約性因素,符合限制性要求規定。本方案的實施使因項目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減少工程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量,改善和提高工程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從水土保持角度看,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7.2建議
建議光伏發電區在種植下季農作物前,在各光伏陣列之間預留排水溝,使其順接至光伏發電區內部溝渠或道路兩側“U”型草溝,以減少水土流失;升壓站內無綠化措施,場地內已全部硬化,作為管理生活區域,建議場升壓站地內布設盆景等綠化措施,美化居住管理環境;建設單位應盡快開展水土保持監測,項目運行過程中做好水土保持措施的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