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勇 黃先菊
摘要:為研究酒精飲料與小鼠酒精性肝病的關系,采用市場上不同酒精濃度的酒精飲料對小鼠進行了灌胃,試驗結果表明:在每日攝入相同酒精量的情況下,不同濃度的酒精飲料,對小鼠酒精性肝病的進展速度不一,高濃度酒精飲料對肝臟傷害性可能更大。
關鍵詞:酒精飲料;小鼠實驗;酒精性肝病
中圖分類號:R-3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214-02
1引言
研究顯示過量長期飲酒可導致多種酒精性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酒精性肝硬化,最后發展成肝癌,其病理過程是漸進性的,亦可同時并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氧化應激、內毒素、免疫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飲酒的方式、途徑和飲酒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酗酒和酒精依賴的情況屢見不鮮,這就無形中增加了人們患酒精性肝病并最終導致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能。由于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嚴重危害生命和身體健康,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實驗,但不同類型的酒精飲料與酒精性肝病相關關系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次實驗利用小鼠酒精性肝病病理改變均與臨床接近且周期較短的方法來制作小鼠啤酒、紅酒、黃酒、白酒酒精性肝病模型,進行比較,深入研究了解酒精性肝病與不同酒精飲料的關系。
2材料和方法
2.1實驗動物
體重18~22g SPF級雄性KM小鼠75只,質量合格證號:42000600024209,于中南民族大學實驗動物中心SPF級環境飼養,許可證號:SYXK(鄂)2016-0089。自由采食,全價營養顆粒飼料。
2.2實驗儀器
生物顯微鏡、切片機、恒溫干燥箱、酒精計等。
2.3耗材
解剖板、哺乳類動物手術器械一套:包括手術剪(彎、直各一把)、眼科鑷(彎、直各一把)、玻璃分針、眼科剪一把等,灌胃針、瓷盤、培養皿、玻璃標本瓶等。
2.4藥品試劑
拜仁巴赫黑啤(酒精濃度≥5%vol)、長城干紅葡萄酒(酒精濃度12.5%vol)、紹興黃酒(酒精濃度10%vol)、二鍋頭白酒(酒精濃度56%vol)、0.5~1%的伊紅酒精溶液、50%乙醇、70%乙醇、80%乙醇、90%乙醇、無水乙醇、生理鹽水、蘇木精、冰醋酸、甘油、鹽酸、中性樹膠、10%福爾馬林、二甲苯、石蠟、載玻片、蓋玻片等。
2.5實驗方法
(1)小鼠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正常對照組。實驗組再分成4組,分別進行含啤酒、紅酒、黃酒、白酒實驗,保持每種酒精飲料的廠家和型號不變,實驗前測量其酒精濃度。
(2)每日早中晚灌胃小鼠。第1周將每天灌胃每種酒的總酒精量為4g/(kg·d)、每次1mL/100g灌胃,每兩周增加灌胃總酒精量1g/(kg·d)直到8g/(kg.d),每種酒精飲料的灌胃毫升數根據測得的酒精飲料酒精濃度算得,維持到第12周。正常對照組(n:15)小鼠每日用各種酒平均容積的等量生理鹽水灌胃。
(3)定期觀察小鼠精神狀態、活動情況及毛發光澤度、食欲、大小便情況等。所有小鼠每周稱體重1次。
(4)取材。每4周隨機抽取實驗組每種酒種實驗小鼠與正常對照組小鼠各5只,采取脊椎脫臼法處死,實驗組處死時距最后一次飲酒時間24h。小鼠處死后立即取出肝臟,立即稱重量,大體以10%的福爾馬林液固定。
(5)石蠟包埋,HE染色行組織病理學觀察。
2.6實驗結果及分析
2.6.1各組小鼠肝臟病理形態
圖1a為對照組灌胃12周(X10)可見肝小葉成多邊型,肝細胞索以小葉中央靜脈為中心呈發射狀排列,肝細胞之間的間隙即肝竇;圖1b為對照組灌胃12周(X40)可見肝細胞呈多邊型,有一到兩個核核大圓,核位于細胞中央,染色呈紫蘭色,胞質豐富,染色呈紅色。
從圖2a~h可以看到,在10倍鏡下4種不同酒精飲料組肝臟切片紅染部分由淺變深,這是因為4種酒精組小鼠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變性,水樣變性和氣球樣變使脂肪變性的肝細胞變圓,脂滴部分依紅無法染色,肝細胞核被擠到一側,細胞氣球樣變,肝細胞異常淡染,部分發空,核居中,因此白酒組的脂肪樣變和氣球樣變比較重,啤酒組較輕。還可以觀察到包漿中呈現淡紅色鹿角狀、花環狀或者是不規則形狀的團快,為Mallory小體,另外,在40倍鏡下可以看到成片的無細胞核的大片壞死區域和大量雙細胞核的肝細胞,為增生區,低倍鏡下,可見中央靜脈4種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啤酒組可以看到部分擴張較輕,同時,兩個中央靜脈比較靠近的肝細胞區域為假小葉,白酒組數量最多,啤酒組數量最少。
2.6.2不同種類酒精飲料對小鼠肝臟病理形態學的影響,統計
不同種類酒精飼料對小鼠肝臟的影響見表l。
病理分級標準:肝細胞脂肪變:(+)肝細胞輕度腫大,胞漿出現細小的脂滴;(++)胞漿出現稍打的多量脂滴;(+++)肝細胞明顯腫大,脂滴融合成團,占據胞漿,甚至將細胞核擠向一側,似脂肪細胞。
肝細胞壞死:(+)單個肝細胞壞死;(++)數個肝細胞壞死,呈小灶狀;(+++)壞死肝細胞的數量較多融合成片狀,破壞肝小葉結構。
肝細胞再生:(+)點狀肝細胞再生,再生肝細胞體積大,胞漿紅染,核深染,核仁較大,可出現雙核或多核;(++)數個再生的肝細胞融合成小片狀;(+++)再生的肝細胞融合成大片狀,甚至呈結節狀。
中央靜脈擴張:(+)一個低倍視野小部分中央靜脈出現擴大;K++)有一半左右中央靜脈出現擴張;(+++)幾乎所有中央靜脈出現擴張。
假小葉形成:(+)可以找到假小葉;(++)容易找到假小葉,有一半左右的假小葉;(+++)幾乎所有都是假小葉。
3結論
在飲用酒精量相同的情況下,酒精濃度低的飲料,飲人的液體量更多,酒精連同更多的水分一起吸收,血容量擴充的更明顯,使體內血液酒精濃度比高濃度酒精飲料低,肝臟的解酒作用是通過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實現的,在體內產生的最大酶量一定的情況下,血液的酒精濃度低,達到肝臟的酒精濃度也低。乙醇通過酶分解的有效性更好,對肝臟損害更小。
因此,在飲人相同酒精量的情況下,高濃度酒精飲料對肝臟傷害性可能更大。白酒飲料酒精性肝硬化進展最快;啤酒飲料酒精性肝硬化進展最慢;每種酒精飲料造成小鼠都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進而逐步發展成酒精性肝硬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