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松
摘要:分析了鄉鎮林業站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滁州市全椒縣林業站未來發展的角度,提出了進一步促進滁州市林業發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為林業發展提供有價值參考。
關鍵詞:全椒縣;鄉鎮林業站;生態林業;建設;地位;作用
中囤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5-0219-02
1引言
鄉鎮林業站是整個林業工作延伸到基層的最后一站,可以認為是林業工作的支撐點。在林業工作中,關于森林資源的保護、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科技推廣等等,都需要鄉鎮林業站去具體實施并開展,因此鄉鎮林業站對整個生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滁州市全椒縣林業站的發展進行重點分析。
2滁州市全椒縣林業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滁州市全椒縣位于安微省東部,江淮分水嶺南側,全縣土地總面積1568.6km2,有數據顯示,目前全椒縣林地面積59萬畝,四旁折合林地面積34萬畝,活立木總蓄積230萬m3,全縣林木綠化率38.93%。其中薄殼山核桃發展面積已達4.4萬畝,面積居華東地區首位,特色苗木產業已具規模,全縣建成樸樹、三角楓、櫸樹為主的特色苗木基地10萬畝。雖然,滁州市全椒縣具有良好的林業發展資源優勢,但是,綜合該地區林業建設整體發展現狀來看,其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如鄉鎮綠化發展不平衡、林網及林帶建設缺少規劃,科技含量不高,商品林質量低,木材利用效益低,林業行政管理缺乏科學高效的手段以及非公有制林業發展不平衡等,為提高服務林農能力與水平,并加快推進基層林業站建設,該市建設了不少林業主管部門在基層的“觸角”——林業站,目前,全市共有1個市級林業工作站、6個縣級林業工作站和39個基層鄉鎮林業站(包含1個雙重領導站和38個派出機構),在崗人數為159人,并且還建設了12個標準化鄉鎮林業工作站
3鄉鎮林業站為生態林業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3.1重視技術升級。推動林業管理的高效化
安徽省林科院與滁州市氣象局積極開展技術合作,通過建立監測信息共享機制和科研合作機制,旨在共同推進林木良種繁育技術服務領域建設,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現代林業建設的能力。通過在滁州市沙河鎮建立林木良種繁育中心,共同建設林木良種繁育小氣候觀測站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省林科院提供場地及周邊符合氣象觀測要求的環境;滁州市氣象局負責建設一套包括溫度、濕度、降水、風速、雨量、氣壓在內的氣象觀測站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基地,開展小氣候觀測,為林木良種、病蟲害防治等提供分析研究的科學數據,以及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小分隊的培訓和管理。
3.2全椒縣整體造林綠化、林業信息化發展良好
全椒縣以林業產業扶貧為主線,抓住林業重點工程實施機遇,全面完成造林綠化任務。2018年全椒縣林業增綠增效行動總體目標是完成新增造林8000畝以上,其中薄殼山核桃新造林面積5000畝以上、完成黃栗樹水庫水源涵養林補植造林500畝。新建馬廠水庫和三灣水庫水源涵養林各50畝。實施森林撫育經營工程50000畝,其中申報省級森林撫育示范片20000畝以上。同時,推進各鎮道路、溝渠、林網、跡地更新等其它面上造林,林業站工作效率明顯。
3.3實現生態體系的不斷完善
從目前來看,滁州市目前已經有包括鷺島、南屏山、老嘉山、龍窩寺、紅琊山等5家省級森林公園。在提升皇甫山、女山湖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池杉湖省級濕地公園修復保護方面始終保持著關注態度,并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與資金。其中全椒縣以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繼續加強省級“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創建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2018年全椒縣擬在武崗鎮創建1個省級森林城鎮;創建省級森林村莊5個。2018年1月底前完成創建規劃,4月完成栽植任務,7月底前完成各項配套設施建設。
3.4以薄殼山核桃產業為抓手。推動林產業發展
全椒縣積極加快推進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培植林產業扶貧增長點。一是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到3萬多畝,各鎮自主招商落實造林主體,2018年春節前完成整地任務,3月底前完成栽植任務。創建六鎮鎮六鎮村為薄殼山核桃特色森林村莊,建設武崗一荒草圩薄殼山核桃道路綠化工程5km。二是積極發展苗木花卉產業。支持貧困村、戶發展優勢鄉土樹種和名、優、特、新樹種苗木,2018年新增苗木面積1200畝。三是計劃發展林下經濟2000畝。鼓勵貧困村、戶結合森林經營管理和撫育,發展林下特色種植、養殖和食用、藥用菌類培育,充分利用林下條件和林間多種生物資源,增加收入來源。四是加快發展森林旅游。支持貧困鄉鎮、村、戶依托當地自然山水風景、森林資源、特色民居、特色農產品、生態農莊等旅游資源,以“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發展森林旅游產業。建立健全林業產業技術推廣服務網絡,抓好林業產業基地建設。
4鄉鎮林業站在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措施分析
4.1進一步加強生態體系建設
由于林業工作涉及范圍廣,社會性強,作為唯一的林業最基層綜合管理執法機構和服務機構,鄉鎮林業站是林業局開展各項措施的最終落實點。鄉鎮林業站需要加強森林建設,不斷完善鄉鎮、城鎮的森林網絡布局。將美好鄉村建設與林業建設工作結合,以“村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為主要建設內容,廣泛開展“千村栽萬樹”活動,全面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滁州市鄉鎮林業站還需要注重江淮分水嶺地區退耕還林,把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作為改善嶺區生態環境、調整嶺區農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構建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嶺區“森林長城”。
4.2注重林業特色品牌的建設
滁州市全椒縣鄉鎮林業站需要通過調整林樹種結構,提升森林景觀效果和森林文化內涵,轉變森林經營發展方式,還需要加強古樹名木保護。通過開展第三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在普查建檔與分級認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管護責任制,健全古樹名木保護制度,全面開展掛牌保護,開發建設古樹名木數字信息平臺。
4.3加強鄉鎮林業站技術升級
滁州市全椒縣鄉鎮林業站需要重視信息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可以積極與各類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滁州市森林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整合造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園林綠化等信息,將信息技術與林業和園林深度融合,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勵廣大林農創新經營方式,把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園林建設與管理、森林培育、森林旅游、苗木花卉、森工企業、特色經濟林產業和林下種養業。
5結語
從目前滁州市鄉鎮林業站的發展情況可以發現,全椒縣積極引導貧困家庭發展林業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根據省林業廳《關于組織編制油茶薄殼山核桃產業扶貧實施方案和2018年發展計劃的通知》(林造函[2017]789號)文件精神,全椒縣林業局草擬了《全椒縣2018~2020年薄殼山核桃產業扶貧實施方案》報縣政府審批。一旦批準通過全椒縣自2018年起將在全縣貧困戶范圍內推廣利用家前屋后空余地種植薄殼山核桃,根據栽培面積或株數給予貧困戶補助,解決了以前薄殼山核桃只有公司和大戶發展的局面。并擬選擇1~2個行政村實行整村推進。但是由于鄉鎮林業站中各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關于鄉鎮林業站工作人員的職稱問題,因位于基層職稱晉升難。面對滁州市鄉鎮林業站存在的各方面的問題,積極加強鄉鎮林業站的工作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