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良
摘要:指出了我國擁有豐富的邊境森林資源,有利于邊境生態自然環境的建設,但同時也存在極大的森林火災安全隱患。因此邊境森林防火是目前我國森林防火的主要任務之一。由于邊境森林防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問題,包括火源不明確、防火措施落后等,因此防火減災存在一定難度。針對性地分析了中老邊境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應的對措施。
關鍵詞:森林防火;中撾邊境;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5-0250-02
1引言
西雙版納勐捧鎮與老撾勐新縣接壤,在邊境線有16個村寨,老族3個,傣族3個,哈尼族10個,人口3000余人,國境線長102.26km,界碑39~44號,有7個副樁;勐捧鎮國土面積663km2,常住人口近7萬人,13種民族,68個自然村,74個居民點(村組實體),國有林14萬畝,集體林20萬畝,自然保護區近10萬畝,其中國家級2萬畝,橡膠55萬(包括農場22畝)。當前,中撾邊境森林防火治理主要依賴民間交流的方式共同進行,己進行過19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實際執行過程中依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問題,給這個中撾邊境森林資源帶來一定火災隱患,故有必要對邊境森林防火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2當前中撾邊境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
2.1火源管理難度高
勐捧鎮與老撾勐新縣邊境有著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植株品類較為豐富,包含蕨類、禾本植物等多個品種。因此,一旦發生火災極有可能迅速蔓延。與我國接壤的老撾勐新縣地方政府在森林防火方面依然未有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主要以民間自發方式參與防火。由于當地發展相對落后,缺乏一定的森立防火認知加上近些年隨著邊境貿易往來逐步放開,邊境火災引發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火災風險。
就國內而言,近些年我國一直在推動林改、集體林地承包到戶等工作。由此人們進行各項林業活動積極性大大提升,人們深入林區頻次越來越高。而不合理的人為活動以及祭拜先祖、燃放鞭炮等習俗屢禁不止等一系列問題極大了地增加了森林火災風險,給邊境火災防范工作增加了難度。
2.2防火基礎設施不完善
科技是新時期防火的重要力量,科學有效的森林防火體系離不開現代科技力量的支持。近些年我國相繼引入了氣象衛星林火檢測技術、增加防火、滅火基礎設備等措施用于提升中撾邊境森林防火力度。但由于資金限制以及缺乏完善的長期的管理模式,實際監管區域面積較大,相關設備分散較廣、無法得到及時保養與管理,設備老化嚴重,一些甚至存在故障無法使用等問題,使得一旦發生火災,火情得到及時的撲救,嚴重影響火災撲救效率。與此同時,新時期林改制度逐步完善,森林管護經營趨于多元化。以往集體森林管理行為已經具體到專業戶的管理模式,一旦發生火情,難以在第一時間協同撲救。
2.3防火阻隔帶與公路網建設力度不夠
我國非常重視邊境森林防火工作,因此近些年采取了多種措施用于提升邊境森林防火建設中。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相當完善的森林防火阻隔帶。但客觀分析中撾邊境區域的森林防火阻隔帶,分布密度依舊不高。道路修建也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特別是對于一些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區域,依然沒有實現徹底通路等,一些公路也大都為等外級,坡度大、彎多存在一定的地質災害隱患。就近些年中撾邊境防火資料不難發現,一旦衛星觀測到中撾邊境熱點,我國撲救人員有時甚至需要借道老撾進行查探;此外一些區域由于防火通道建設不完善,入境的山火必須需要借道老撾才能有效撲救,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滅火難度,延長了整個滅火時間,增加了火災隱患。
3提升邊境森林防火力度措施分析
勐捧鎮地處中撾邊境地帶,由于兩國邊境有著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因此當地也存在著極大的火災入境安全隱患,防火工作形式嚴峻。唯有進一步完善當前森林防火體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森林火災監測與治理效率,才能切實從根本上解決中撾邊境火災隱患,保障兩國國土森林資源安全。
3.1構建完善的邊境森林火災監測系統
中撾邊境地區地形相對復雜,為了可以快速發現火災隱情,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撲救,需要構建完善先進的森林防火監測系統。除了需要完善當前各個監測點望遠鏡、無線通信以及有線通信、配備林火定位設備外,同時還可以逐步引入紅外火災監測技術,從而實現對整個中撾邊境森林火情的實時監測。一旦發現火情可以立即將火情位置以及范圍等信息迅速傳遞至主站,以便制定科學有效的撲救方案。
此外,對于勐捧鎮應當綜合分析當地火災特點以及其他數據,從而預先制定有效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此外,結合當地火災工作實際情況,地方政府部門應當鼓勵當地成立專門的防火小隊,支持其自籌設備、自行管理以及協同護林。一旦接收到火災報警可以迅速做出響應,及時控制火情,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3.2完善防火基礎建設
雖然大多數森林火災主要由人為因素造成,但依然屬于自然災害范疇。對于任何地區而言,未有發生火災只是相對暫時的,而發生森林火災則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的。一旦發生火災能否及時介入并控制火勢則是當下新時期邊境森林防火需要考量的又一重點。就中撾邊境而言,雙方應當達成一致,加大對邊境森林防火基礎設施的投入,完成對現有基礎設備的升級,從而為提升防火力度奠定基礎。對于勐捧鎮地方政府應當充分調研當地森林火災防護措施現狀,并制定完善的提升防火措施計劃,并將相關具體預算上報至上一級單位報批。對于上級部門應當充分重視邊境火災防護的重要性,充分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予以一定的財政支持。老撾勐新縣由于經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滯后性,在森林火災防護方面投入力度往往達不到理想水平。因此可以在技術以及資金等方面給予其一定的支持,幫助其建設有效的森林防護基礎。
3.3完善公路網以及隔離帶建設
由于勐捧鎮地區雨季雨量較為充沛,長期的雨水天氣極易對砂石路面造成沖擊,道路建設以及養護成本較大。因此傳統形式的林區采伐道路往往無法滿足防火撲救等需求。相關防火公路網的修建應當采用林區二級以及一級標準彈石路面。此外,防火隔離帶的修建應當充分與公路網相配合,盡可能減少對林地的損壞,以及降低整個工程的建設成本投入,一旦發現森林火災隱患,消防人員以及相關物資可以可靠、及時抵達火災一線。其次,可以與當地生態旅游相配合完善防火隔離帶,從而有效降低對原有森林植被等的破壞。對于間距林場較近、社會互動較為密集的區域應當建立完善的植被采伐管控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保留當地原始生態景觀,另一方面一旦發現火情可以便于現場構建隔離帶。最后,可以與當地林場管理經營等配合建設隔離帶,對于新建設的林地應當格外注意遠離防火隔離帶,減少成本投入,避免勞民傷財的同時可以提升森林防火治理的人文關懷。
3.4提高火災撲救系統建設力度
提升森林火災撲救效率與質量需要充分完善兩支隊伍的建設,首先,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巡山護林隊伍的建設工作,應當制定詳細的巡視計劃,對巡視的地點、周期以及各個隊伍各個成員的職責等進行明確;完善巡查小組的基礎設備,保持可靠有效的通訊聯系。各地區護林隊伍之間應當加強聯系,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考核管理機制,對巡護人員責任進行追求,務必將森林火災防護工作落實至個人實處。其次,應當進一步加強專業以及民間森林火災撲救隊伍的建設工作。在日常應當注重防火訓練工作,提升隊伍的整體素養與實戰水平。完善防火隊伍消防設施,為抵御不可預測的森林火災做好充分準備。
4結語
邊境森林防火不同于其它森林防火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開展相關防火工作時,應當充分考量兩國之間國情以及地理自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以中撾邊境森林防火治理為例,對當前中撾邊境森林防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森林資源是人類生存以及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對于任何地區、任何國家均應當充分知識當地森林資源防護工作,依據當地森林資源特點,加強地區之間的溝通聯系,建立共同的一致的森林防護理念,加強對森林資源保護。此外,林下經濟依然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形式,完善森林資源防護機制對保障林下經濟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建立有效的森林防火機制,對于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等均有積極意義,應當積極響應、聯動配合,提升對森林的管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