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傳統新聞行業在發展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需要在新聞傳播、新聞編輯以及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做到創新與優化。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更新知識體系,提升專業能力,尋找新聞編輯工作創新與優化的策略與方向。文章分析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與優化,提高新聞編輯者的綜合素養的途徑,這對整個行業更加健康地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新聞編輯 創新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社會大眾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信息與日俱增的過程中將工作精細化,增強處理新聞素材的能力。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也要不斷創新,如此才能抓住社會大眾對信息的訴求,適應現代社會媒體的發展。
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新聞采編工作流程發生顯著變化。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許多新聞編輯者依舊習慣于傳統的編輯方式,新聞采訪及報道都處于相互獨立的狀態,在新聞編輯、新聞報道以及新聞反饋方面常常會出現一定的銜接問題,給新聞編輯的完整性、準確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說明,當前的新聞編輯工作在各個部門的合作之間存在合作不緊密的缺點,工作效率受到一定的影響,造成新聞的選取以及發布存在時滯性,并且新聞工作者在采訪和編輯素材的時候與大數據時代對信息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背離,采訪部門帶回的信息不能滿足新聞編輯的要求,導致新聞報道的各個鏈條之間存在理念的差異,對新聞報道的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新聞編輯工作與采訪工作之間融合效果差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聞行業的更新與進步,與大數據時代背景的發展大需求不符合。
新聞編輯工作方式缺乏靈活性以及多樣性。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大眾接觸到的信息種類以及信息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新聞編輯在采訪和編輯的時候要考慮到行業的變化和社會大眾的需求,但是部分新聞編輯者受傳統思想和固化模式的影響,依舊沿用傳統的新聞采訪和編輯的方式,與當前新聞編輯的多元化發展存在較為嚴重的背離。傳統甚至是老化的新聞編輯形式在新聞內容上很難引起大眾的閱讀興趣,由此造成新聞報道在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影響力降低。新聞編輯傳統的工作方式主要表現在:首先,新聞編輯進行素材創新的視角過于狹窄,沒有從現階段社會大眾對信息的需求出發,新聞報道不能反映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社會現象和問題。其次,新聞的采訪以及編輯工作所使用的技術和設備比較落后,跟不上大數據時代對新聞專業的要求,由此導致新聞工作者對搜集來的新聞素材的數據分析不徹底,大數據技術的建設效果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報道的質量。
新聞編輯視角缺乏全面性和科學性。新聞編輯對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大眾的新聞訴求了解得不通透,新聞工作者的素養沒有在大數據時代下得到提升,使得新聞報道和傳播效果受到了直接的影響。新聞編輯工作缺乏從全局性和科學性的視角出發進行素材的采集以及內容的編輯創新,這是由于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沒有得到同步提升導致的。傳統的工作理念使得新聞工作者在看待新聞素材的時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直接影響了當前的工作效果,無法順應時代的要求。
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工作創新與優化的措施與建議
新聞編輯者應當提升自我專業素養,順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首先,新聞編輯需要順應時代要求,提升數據收集以及分析的能力。新聞編輯日常離不開新聞素材的調查、收集以及分析,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通過社會收集等多種方式進行新聞素材的篩選、分析以及編輯。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網絡給新聞工作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可以在各種終端設備獲得一手的新聞信息,但是針對海量信息如何進行篩選是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的能力。新聞工作者需要保持良好的新聞判斷能力,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對社會大眾最有價值的信息,并以吸引大眾的方式傳遞出去。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工作者可以從百度、谷歌以及微博等多種新興媒體中獲取數據信息,從細節入手辨別信息的真假,在信息爆炸時代保持新聞的敏感性,不受外界聲音和觀點的影響,按照既定的思路跟蹤報道新聞事件,收集數據,做好新聞素材的分析,從而讓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加具有影響力。
其次,面對海量的信息以及數據,新聞工作者要具備分析和加工數據的能力。參考以往的新聞報道數據,從中分析出社會大眾對新聞的實際需求,進而在新聞素材采集的時候準確地抓住社會大眾的注意力。根據數據的深入分析,甄別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消除虛假信息對新聞報道的影響,確保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再次,新聞工作者在大數據時代要提升自我數據整合分析的能力。面對各種類型新聞,報道形式也要做到創新與優化。新聞工作者需要了解不同報道形式對傳播效果的影響,將新聞數據、新聞內容與可視化技術聯系在一起,拓寬新聞的收集渠道,讓新聞工作者在更新自我報道技巧的過程中掌握最新的報道形式,學會應用圖表等,優化數據信息的分析,使得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加豐富。
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內容和角度的創新。大數據時代下,人們對于信息的要求變得更高,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大眾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為此,新聞的編輯報道在創新內容和形式的同時,要調查了解和適應社會大眾的需求,力求引導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和思想觀朝正確的方向發展。新時代下新聞的編輯要讓大眾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核心內容,例如關于政治新聞內容的報道,枯燥的政治理論并不能讓新聞的核心思想傳遞到大眾心中,而如果融入一些通俗的解釋和媒體的觀點,同時輔助一些圖像和視頻,直接抓住大眾的眼球,社會大眾則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政治新聞的內容,讓國家政治生活與大眾生活更加貼近。
除此之外,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內容創新的時候還要更新思維方式。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要不斷豐富更新自我的新聞知識儲備,以開拓思維,鍛煉提高自我的新聞應急能力,基于豐富的文化背景,新聞編輯才可以從當前的時代特點出發不斷獲得新聞編輯的靈感。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輔助,新聞編輯可以在各個知識領域找到新聞報道的方向,為社會大眾輸送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在大數據時代,新聞工作者要學習多種多樣的新聞報道的形式,滿足社會大眾在新媒體時代的信息查閱和信息接受的需求,例如:新聞工作者在新聞編輯中引入音頻、視頻、圖畫等多種新鮮的元素,通過多樣的形式來激發受眾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傳統媒體中關于軍事、政治以及藝術新聞的報道,采用全新的新聞編輯形式,使原本枯燥的新聞內容更容易獲得大眾的認可,讓新聞信息傳遞的效力得到提高。
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內容的創新與優化。新聞報道一個重要的目的是讓社會大眾更深入地認識社會,在新聞認知的過程中建立正確的社會觀以及價值觀。新聞內容主要是面向大眾的,因此不能過于程式化。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內容需要貼近大眾生活,借助高新技術篩選信息,為大眾選擇傳遞具有正確價值觀和充滿正能量的信息,不再將新聞的編輯工作局限在一個固定的領域中,而是不斷拓寬新聞內容的覆蓋面。
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形式也可以融合圖形和音頻形式,吸引受眾的眼球,不僅可以減少新聞編輯對復雜內容編輯的工作難度,同時也讓大眾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到報道內容的核心,有效增強新聞的實效性,提高新聞編輯質量的同時擴大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新聞編輯的工作量,增強了新聞傳播的效力。
總結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行業的變化要與時代發展結合在一起,結合全新的技術吸引大眾的目光,深度挖掘大眾對于信息的需求。借助大數據技術更新新聞編輯的內容和形式,簡化新聞的采訪和傳播的內容,提升新聞傳播的效力和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新聞行業中如何優化新聞編輯的綜合素養,不斷創新和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推動新聞編輯的創新與優化,使得新聞編輯不斷順應時代的變化完善當前的工作,讓社會大眾接觸到的信息種類更加多樣,信息的質量和價值更高,以此來真正地發揮新聞對于大眾生活的積極影響,輔助大眾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東臺市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曲苑銘,左松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理念創新的路徑選擇》,《新聞研究導刊》,2016 (14)。
2.楊? 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創新與優化探討》,《 新媒體研究》, 2015(6)。
3.楊? 雪:《 淺析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的重構》,《 新聞研究導刊》, 2018(4)。
4.錢大衛:《關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創新與優化的探討》,《新聞研究導刊》,2018(1)。
5.祝曉玲:《 新媒體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觀的轉型》,《西部廣播電視》, 2018(7)。
6.張? 瑞:《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創新與優化》,《 科技傳播》,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