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要〕四川省由于各方面條件尚未成熟,新高考改革一再推遲,在此過程中,各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生涯教育實踐活動。本文以四川省東汽八一中學為例,闡述了學校高一年級的生涯教育實踐活動,以期對同等條件的藝體高中學校開展生涯教育有所啟示。
〔關鍵詞〕藝體高中;生涯教育;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30-0027-02
一、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一年級生涯教育概述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強調本次改革要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拔、監督有力的機制[1]。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核心的價值需求之一就是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志向來選擇考試學科。目前,浙江和上海、廈門、青島等省市走在生涯教育前列:積極開展生涯實踐和探索活動,開設了生涯必修課、生涯選修課、生涯講座,開展游學、職業體驗活動等。四川地區起步較晚,各方面條件尚未成熟,目前,各學校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開展生涯教育活動;而高一年級面臨分科、選科,開展生涯教育課程迫在眉睫。
二、學校基本情況
四川省東汽八一中學是四川省德陽市的一所高完中,2008年汶川地震后異地重建,之后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生源流失嚴重,2009年全校僅有100多名學生。十年來通過不斷探索,學校提出了“尋求合適的教育”的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軍科體藝”辦學特色,問題學生轉化率連續多年創新高。目前,學校共有學生2500余人,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目前,學校正探索“分層分類,以學定教”的教育教學新模式,不斷拓寬不同層次學生的成才途徑。學校高中部近一半學生學習藝體專業,包括美術、傳媒、音樂、舞蹈和體育五大類。
三、高一年級生涯教育概況
1.生涯啟蒙講座。七月份,學校在高一新生軍訓內容里融入生涯規劃主題,由學校生涯規劃師主講,內容包括生涯的定義、認識自我、認識社會等幾方面,淺顯易懂,趣味性強。
2.生涯規劃課程。高一年級分為美術傳媒合班、音樂舞蹈合班、體育班、文化班四類,學校按照專業分成4個類別統一上課。專業班級共3節課,文化班級共6節課。專業班級里針對不同專業方向設計認識自我、認識專業、認識社會3個主題;文化班級設置認識自我、認識文理科、認識大學、認識專業、認識社會、學習技巧與時間安排6個主題。
3.生涯周活動。學校的生涯周活動針對高中部開放,包括生涯轉盤、生涯人物訪談、生涯影視賞析、“師兄師姐對你說”四個活動。
4.成立學生發展中心。學校專門成立了學生發展中心,兼具生涯輔導和心理輔導功能,將中心墻面全部布置上生涯主題內容,包括生涯導航、認識自我、藝體專業介紹、藝體就業情況統計、全國雙一流高校分布圖、國家重點專業簡介等主題內容。在學校高二、高三所在樓層設置便簽盒,內容隨時更換,均為生涯主題內容,學生自行取閱。
四、生涯教育評價
在結束了針對高一年級的生涯系列活動之后,學生發展中心在全體高一學生中做了評價調研。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357份,有效問卷340份,其中男生120份,女生220份;美術傳媒班132份,其中男生44份,女生98份;音樂舞蹈班30份,其中男生5份,女生25份;體育班25份,其中男生19份,女生6份;文化班153份,其中男生56份,女生97份。
1.關于生涯規劃課程。高年級共有338位學生上過生涯規劃課程,認為“完全沒用”的有3.85%;“學到一點東西”的有28.11%;認為“學到很多,還愿意繼續學習”的有68.05%;認為“有必要”上生涯課的有97.34%;認為“沒必要”的占2.66%。
2.關于生涯教育主題系列活動。根據問卷結果,參加了生涯周活動的有83.24%;在沒參加的同學里,“沒興趣”的占7.02%,“沒時間”的占14.04%,“沒看到,不知道”的有78.95%。
針對全校生涯系列活動的調查中,認為“軍訓時的生涯講座”有用的占56.47%,認為“生涯便簽”有用的占39.71%;認為生涯周活動有意義的占43.53%;認為“學生發展中心墻面內容”有用的占40%。
3.關于生涯規劃的認知。根據問卷結果,認為生涯規劃對于高中生“非常重要”的占65%;認為“不重要”的占0.88%。
在“想要了解的生涯主題內容”里,有86.18%的學生想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65.88%的學生想了解“就業市場、行業發展的信息”,70.88%的學生想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53.53%的學生想知道“已畢業的學長的經歷和經驗”,55.29%的學生想知道“美術、傳媒、音樂、舞蹈、體育的專業走向”。
關于“自身生涯規劃相關知識的來源”,93.53%的學生認為來自“學校組織的生涯規劃教育活動”,20.88%的學生來自“班主任的一對一指導”,14.71%的學生來自“師哥、師姐的指點”,51.18%的學生認為“憑自己的經驗、認知或從書籍、網絡上獲得”。
4.建議。希望學校“專門開設生涯教育課程”的學生有80.88%,希望能“舉辦生涯規劃各種主題講座”的有69.12%,希望“在學校網站開通生涯規劃評測系統”的學生有53.82%,希望“加強老師、家長的指導和幫助”的學生有44.12%。
五、反思
1.針對性強的生涯課至關重要。東汽八一中學的高一學生有一半從進校就選了專業,但是缺乏對專業的認識,這需要開設一系列生涯課程,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課程安排、訓練安排、可報大學與專業、發展前景等,以增強學習動力。
2.生涯教育課程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由于生涯教育沒有統一大綱,每個學生在小學、初中接觸到的生涯教育內容各異,有些學校甚至并未開設過生涯課程;有的學校雖涉及了相關主題,但不同學校課程的深度不一,很難對生涯課程內容進行統籌安排。例如霍蘭德興趣測驗,學生可能在七年級就學習過理論,做過測試,完成過“個人名片”,到了高一如果還是這些內容,學生就會覺得無聊、重復。
3.學生缺乏主動性。很多學生存在缺乏目標、學習興趣不濃、自控力不強、不積極主動等問題,開展生涯活動時,部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所以,建議學校開設生涯課,需要讓學生“先看見”,再選擇。學校可以從高一上學期開設生涯必修課,高一下學期開設選修課,每周一節或間周一節。
4.打造生涯物理環境。根據學生評價和平時反饋,很多學生是可以在墻面上學習到東西的,因此,學校如果實在沒有條件開設生涯課程,可以定期更換生涯墻內容,三年時間,學生也能學到很多。有些學校把宿舍的生涯氛圍打造得非常濃厚,墻面生涯資料豐富且多元,學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
5.小城市的生涯資源單薄。東汽八一中學所在城市是地級市,企業和高校資源非常欠缺。學校連續做了幾年生涯人物訪談,能請到的嘉賓僅集中于醫生、高校教師、公務員等職業,對于高一學生來說,確實缺乏吸引力。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高一年級學生感興趣的職業集中于動漫、IT、游戲、主播幾大類。生涯人物訪談主要依靠家委會,東汽中學的生源結構決定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參與度很低,家長的職業也趨同,多為服務員、工人,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
通過東汽中學的實例我們不難看出,學校開展生涯教育對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很有意義,除此之外,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學生對生涯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很多學校的生涯規劃教育開展得不足,因此,在高中階段有針對性地、持續地、系統地開展生涯教育是新高考改革下每所學校刻不容緩的任務。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翟博.新高考來了,怎么看怎么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四川省東汽八一中學,德陽,618000)
編輯/于 洪 終校/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