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斌斌
【摘要】本文論述德育工作者以“微活動”厚植“暖德育”的策略,提出聚焦“微主題”,點亮“微行動”,沉浸“微體驗”,深耕德育活動,助力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德育 微主題 微行動 微體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A-0067-02
“微”字曾被《新周刊》評為中國年度漢字。從微博、微信到微電影,從微表達、微小說到微公益,社會生活真是無“微”不至。人類儼然已邁入一個嶄新的“微時代”。在快節奏的“微時代”,學校的德育活動也理應從“微”處著眼,從小處做起,深耕內涵豐富、直抵心靈的“微活動”,真正讓學生感受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溫暖。
一、聚焦“微主題”,童心伴夢想齊飛
“高大上”的德育活動固然奪人眼球,可這樣耗時費力的活動并未根植于學生的內心深處。多年來,我校依托社會的大氣候和學校的小氣候,聚焦與時俱進的“微主題”,適時而動,相機而發,使德育“微活動”猶如新鮮的氧氣,縈繞在學生的周圍。
主題活動之一:“美麗的城南我的家”
校園是學生生活的家園、學習的樂園。由此,我校引導學生開展了“美麗的城南我的家”校本主題系列活動。活動分為四個層次:“可愛的學校,我了解;學校的規則,我遵守;學校的形象,我維護;學校的輝煌,我創造。”學校通過組織學生學習校本教材《可愛的學校》,讓每一名學生對學校的校史、校訓、校歌等進行全方位的了解,產生作為城南實驗小學一份子的歸屬感;通過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唱一首歌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結合行為規范訓練要求,開展“校園格言”征集活動,人人參與,結合實際,自創校園格言,增強學生在校園中的存在感。
主題活動之二:“點亮夢想——我與母校共成長”
2018年,喜逢我校115周年華誕。我校在“美麗的城南我的家”這一校本主題的基礎上,將活動不斷深化,開展了“點亮夢想——我與母校共成長”系列活動。活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我尋訪我了解——問候昨天,了解我的魅力母校”,鼓勵學生通過尋訪一位老校友,聽取一個校友成長故事,觀看一段學校發展影像,舉行一次校史參觀,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昨天、今天,展望學校發展的明天,增強自豪感、榮譽感。鼓勵學生用繪畫、攝影、詩歌、散文、對優秀校友的采訪等形式,展示自己眼中的魅力母校。第二階段為“我感恩我祝福——把握今天,唱響我的誠摯祝福”,通過“我為校慶開Party”主題隊會,引導學生向母校表達感恩之情,唱響心中的誠摯祝福。第三階段為“我行動我成長——展望明天,點亮我的美麗夢想”,引導學生明確行動目標,點亮美麗夢想。在一系列活動中,我校聚焦“愛校”這一微主題,讓隊員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城南實驗小學學生的自豪感,更好地激發他們對母校的熱愛之情。
主題活動之三:“播種微夢想,快樂共成長”
“中國夢”吹遍了大江南北,無數中國人的小夢想成就了祖國的大夢想。作為一名小公民,學生理應從小就有美好的“微夢想”。新學年伊始,我校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了以“播種微夢想,快樂共成長”為主題的活動。每名學生把自己的“微夢想”制作成了各種精美的“微卡片”。典禮上,承載著希望的“夢想樹”在每個中隊傳遞,學生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微夢想”掛到了“夢想樹”上。“夢想樹”種到各個中隊的墻上,陪伴見證學生的不懈努力與快樂成長。
主題活動之四:“我行我秀,童心飛揚”
《中國達人秀》的熱播曾在全國掀起了熱潮。為了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校舉辦了“城南達人秀”活動,評比內容涉及個人才藝、體育技能、創意發明、生活本領等各個方面。“故事達人秀”“繪畫達人秀”“創意達人秀”“演唱達人秀”“跳繩達人秀”“跑步達人秀”“球類達人秀”“美食達人秀”……從毛遂自薦、班級海選到年級選拔,再到學校決賽,學生踴躍參與,大膽展示。在層層選拔中,一批“小達人”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二、點亮“微行動”,溫暖共美麗一色
“最美司機”吳斌剎車時所做的微小行動,將他的人生推向高峰;“最美媽媽”吳菊萍張開雙臂接住了墜樓的孩子,她以偉大的雙臂鑄就了愛的奇跡……“微行動”中有大能量。生活中,校園里,也時時處處需要這樣的“微行動”。
行動之一:“學雷鋒美麗微行動”
雷鋒不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雖然雷鋒離開已半個世紀,但他的精神永在。學雷鋒,不僅僅是一種口號。為此,我校大隊部組織了“學雷鋒美麗微行動”,號召全體隊員向雷鋒叔叔學習,從身邊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撿起地上的一片紙屑,主動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伙伴,見到師長熱情問好,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文明的言行牽手結伴……微小的行動遠勝于豪言壯語,學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決心,讓校園里處處彌漫著溫暖的氣息。
行動之二:“我當社區美容師”
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了“我當社區美容師”的社會公益活動。學生自帶工具,在老師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進社區,大家用實際行動加入到了“治臟”“治亂”“治差”的行列里。來到社區,隊員們擦的擦,鏟的鏟,撿的撿,掃的掃,干得熱火朝天。他們清除了社區各個角落的雜物垃圾,對社區內被損壞的綠籬和草坪進行了修整,對樓道進行粉刷,還清理了樓道內的“牛皮癬”。公益微行動雖然結束了,學生服務社會的熱情仍然持續。
行動之三:“節約用水我能行”
為了增強學生的節儉意識,我校聯合市節水辦組織開展了“珍惜每滴清水,建設美麗家園”行動。活動中,學生觀看了節水宣傳片,了解了我國水資源極其匱乏的現狀,開展了“我校的身邊還存在哪些浪費水的現象”“我校該怎樣節約用水”的大討論,最后每名學生都參加了“節約用水我能行”的簽名活動。由此,學生進一步認識了水的重要性,增強了節水意識,懂得了從小就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為建設美麗家園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沉浸“微體驗”,實踐與歡樂同在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為此,我校嘗試引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他們體驗實踐的快樂。
體驗之一:“新年淘寶”,彰顯歡樂
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為了豐富社會實踐體驗,我校舉辦了集快樂、體驗和自我展示為一體的“迎新年歡樂淘寶會”。活動前,我校引導學生將自己家里的閑置物品按新舊程度重新整理、估價,引領他們創新宣傳方式,利用班隊活動的時間進行模擬訓練。歡樂的“淘寶節”活動讓學生滿載而歸,也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技能,增進了他們的友誼,一舉多得。
體驗之二:尋訪校友,感悟深刻
國慶長假期間,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了“尋訪校友,了解校史,感悟成長”體驗活動。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走訪了許多校友。這些校友來自各行各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已經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值得學習。學生通過尋訪活動,不但增強了自身的交往能力,還進一步了解了母校的光輝歷史,對于該怎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母校增光添彩有了更深的感悟。
體驗之三:走近芥茶,感受文化
宜興人杰地靈,源遠流長,有“茶的故都”的美稱。我校充分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優勢,組織隊員們走進茶園,與歷史名茶——芥茶零距離接觸。活動中,中國芥茶的傳承人趙永靈先生帶領學生參觀了“善水閣”“學茶坊”“凈壺畔”,并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歷史名茶——芥茶的歷史、特色、制作方法以及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讓學生零距離地感受了家鄉宜興的茶文化。
體驗之四:相約軍營,領略風采
每名學生心中都有一個綠色的軍營夢。為了讓學生近距離地領略軍人的風采,感受軍人的品格,我校帶領他們走進了8694部隊。在解放軍官兵的帶領下,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紅軍連榮譽室。在官兵的指導下,學生親自嘗試了疊被子,觀看了擒拿格斗等精彩表演。解放軍官兵們那整齊如一的隊列、迅猛如虎的身手,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戰士們鐵一般的紀律、鋼一般的意志。學生在教官的帶領下還進行了立正、稍息、擺臂、踏步等隊列訓練。訓練中,學生都表現出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一副颯爽英姿的“小軍人”模樣。
水滴匯聚成了河流,才成就了海的壯闊;細沙堆積成土塊,才成就了地的深遠;水汽聚集成云霧,才成就了天的廣袤……“微”,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就能聆聽到“微”的美好。我校在德育工作中盡“微”薄之力,深耕德育活動,用無“微”不至的溫暖助力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