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亦川
高酒精攝入量與大腦白質和灰質減少有關聯,因此多數專家認為飲酒會導致腦體積減少,事實果真如此嗎?
據報道,近期《生物精神病學》雜志一份新的研究表明,也許還有一種恰恰相反的可能性:大腦體積小與酗酒之間存在共同的遺傳因素,大腦特定區域容量小可能讓人更愛喝酒。
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華盛頓大學Ryan Bogdan 教授介紹,眾所周知,過量飲酒會帶來許多健康風險,比如心臟和肝臟疾病、癌癥風險以及腦損傷。本項研究則從基因的角度對酒精與大腦健康的關系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大腦自身結構是導致酗酒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員分別從杜克神經遺傳學研究、人類連接體項目、青少年酒精結果研究三項研究中獲取數據,共2423 人。參與者包括有不同飲酒行為的雙胞胎和非雙胞胎兄弟姐妹的研究,以及參與開始階段沒有接觸酒精兒童的研究。在第三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他們身上采取樣本確定大腦中的基因表達。

Bogdan 說,各項研究提供趨同的證據,證明導致灰質體積減小和酒精攝入增加有相同的遺傳因素。更具體地說,酒精攝入量較高的人前額葉背外側皮層和腦島的灰質體積較低,這兩個大腦區域在情緒、記憶恢復、獎勵周期和決策中起關鍵作用。
據分析,這兩個大腦區域中灰質體積較小是由基因因素導致的,這反過來也與青少年和成年初期飲酒量增加有關。這項發現并沒有否定酒精濫用會導致灰質減少這一結論,但是,它證明了這部分人大腦體積起始階段就比較小。因此,大腦體積可以作為基因變異的重要生物標記物之一,這種變異與飲酒的傾向有關。
Bogdan 總結,在評估酗酒給人體帶來風險的時候,我們還需更加關注潛在的遺傳因素影響。除了酗酒導致灰質減少的證據之外,研究還發現了基因特定區域灰質減少會促使青少年飲酒,進而導致大腦其他區域的萎縮加速,形成惡性循環。我們推測,目前的發現主要與酒精消費有關,但它們也將適用于其他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