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臣
摘 要:建立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這是提高預算管理工作效率,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必然。為此,本文筆者就從財務預算目標、確定預算范圍、 確立預算編制指標與預算編制的根據等方面論述基于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的建立,為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開展提供寶貴借鑒建議。
關鍵詞:財務預算 ?預算編制 ?預算范圍
一、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的財務活動預算目標
全面預算活動開展,是企業在某一個特定時間之中,系統化地整理財務、資本、經營等各方面的資源。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的財務預算目標,就是以企業戰略目標作為指導、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對資金、市場、資本、盈利狀況做全方面分析,統籌安排資金流動之后做的預算計劃,最終實現企業的運營與發展。通過建立以企業戰略為基礎的財務預算目標,使企業的發展戰略與全面預算管理的互相融合。為此,企業管理階層可以采用SWTO、PEST等各種手段,設計適應企業發展的有效戰略目標。依據國家的經濟政策特點與市場發展的方式,設計出有利于實現年度目標的戰略活動計劃,并且建立一個全面預算模型,設計一個能實現下一年度目標的編制、分析、執行、考評、反饋的閉環管理體系。
企業可以采用BSC這個工具來分解年度預算目標,確立企業戰略導向。對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一一分解,化分為各個具體部門的工作目標,成為員工的行動指南。只有在此基礎上的預算計劃,才能與企業戰略計劃有機地融合,確保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企業狀況為預算范圍
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來編制預算,使企業戰略發展規劃與預算管理活動有機結合。如可以依據企業的特征來讓不同部門承擔預算工作的責任,把分階段實現預算計劃歸納在預算管理的范圍之中,構建比較完整的預算編制模型。
基于企業戰略規劃設計的財務預算管理機制,應該根據企業處在不同的戰略階段,設計不同的預算活動起點。企業生存和發展一項基本條件就是資金流。當企業處在不同發展階段,預算控制目標上也是有所不同的。當企業在創業初期,主要經營風險就是資本開展與新產品對現金流產生的影響,預算工作活動的重心就是對資本預算的籌劃。處在成長期階段的企業,主要經營目標就是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預算目標應該是對成本的控制。處在轉型階段的企業,預算目標就是有效地控制現金流。
企業處在各自相異的預算階段,起點也是有差異的。企業在財務編制預算活動中,對成本費用的開展范圍應該做規范化地管理。同時,應該設計科學的成本費用開支標準,有效對產出與投入這兩者的關系做預算控制。
三、設計預算編制的根據與預算指標
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需要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應該是企業戰略服務思想指導下開展的。在編制預算管理體系的時候,應該以企業發展戰略為指導方向,分解預算計劃為中長期規劃與下一年度生產經營的計劃目標,根據預算期內的市場環境、經濟政策等因素來確定預算編制計劃,使之與企業戰略不相背離。在編制計劃的時候,應該與歷史數據相結合,在分析市場狀況基礎上做出科學地判斷,合理安排企業的資源,做出合理的編制預算計劃。
企業在設計指標的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應該具有可實踐性。為了避免預算目標的落空,應該把指標給細化,準確考核數據的真實來源。在計算方法方面,應強調公平性與一致性的相統一。對于預算執行上報的數據,應該堅持“自報基數、多報不獎”的原則。為了能實現預算考核工作的嚴謹性。一旦預算工作發生了重大地變化,在一般狀況中是不需要對指標做調整的。
四、建立與內控需要相適應的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對企業內控管理做強化,應該把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與抗風險能力給不斷增強,強化企業的治理能力與財務內控能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這也是提高公司的財務內控能力與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基于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的必然。
為此,企業應該設計與管理特征與內控需要相符合的管理風格,建立有細小的預算管理制度與管理流程。組織方面,應該成立預算編制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反饋考評機構、監控機構等,明確各個機構組織具有的權限與職責。同時,企業應該設計合理的預算編制方法。整體上來說,預算編制方法主要有固定預算、滾動預算、彈性預算以及作業基礎預算。在這些預算方法中,每一種預算方法具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以及獨特的、合理地適用范圍,這一切都需要企業根據經營狀況來做合理地選擇。在預算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做好控制風險的工作。在預算編制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可以適用的框架,這一切都需要企業依據實際需要做合理地選擇。最后,在預算管理制度設計過程中,應該積極開展風險控制工作。編制預算工作開展的時候,應該做好預算控制與評估投資業務風險的工作,清理非業主的投資活動與無效投資活動,嚴格控制一些非業主的投資預算活動。
五、積極開展預算執行與預算評價
有一句叫做“七分執行與三分戰略”。一個企業設計的完美戰略計劃,如果有效有效地執行。那么,這一份計劃的美妙藍圖就很難轉化為現實的行動。甚至還會有戰略目標與實際狀況互相背馳的現象,造成經營活動的失敗。為此,基于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需要企業加強預算評價與預算執行工作。當執行部門層層分解預算指標的時候,可以把預算指標逐漸細分為月度、季度等。通過橫向與縱向地互相比較,把指標在企業內部環節、部門與工作崗位中落實,從而設計一個全方位的、執行效率高的執行預算管理責任機制。
為了使預算工作的準確性獲得提高,企業應該對預算執行偏差狀況做客觀性分析,當預算工作準確性提高之后,企業應該對預算執行偏差做客觀性分析,為下一期預算編制積累豐富的經驗,使預算工作的權威性獲得保障。在預算糾偏上,可以使用滾動預算的方法。在全面預算考核工作開展上,可以從定量與定性這兩個角度來開展,以及靈活使用平衡計分卡。因為平衡計分卡(BSc)能夠集管理、測評、交流三者為一體,可以把企業部門、戰略規劃、員工目標三者融合為一來開展有效的綜合測評、在BSc上應該有財務指標,更應該有超前的財務運作指標,強調是推動未來利潤的實現,不去統計過去創造的利潤,在這一方面能有效實現全面預算管理活動的目,值得企業做推廣與實踐地應用。
六、采用信息工具,開展全面預算工作
現代化企業的運轉與信息工具的使用也是密不可分的。通過信息化的軟件,能有效開展全面預算工作。尤其在一些連鎖型企業、集團使用ERP系統,這也是日常經營管理的需要。ERO系統的存在,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功能都比較強大。在制定與執行預算指標的時候,具有權限管理、信息協同等功能,能給企業創造價值與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基于企業戰略規劃的財務預算管理體制建立。
參考文獻:
[1]郭彥琳.淺析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全面預算管理可行性[J].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7(07).
[2]陸解芬.論社會保障預算體系的構建[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