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華 倪暢
摘 要:在開放環境下,企業內外部資源如何得到高效利用,同時構建完備的企業知識服務體系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有助于企業研發和創新活動的開展,促進其效率的提升。文章對開放式環境下知識服務體系進行研究。
關鍵詞:開放式創新環境 ?企業知識服務體系 ?構建 ?研究
項目支持: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基于知識服務的黑龍江省初創型小微企業開放式創新體系研究”702-0000040527。
一、開放式創新與知識服務
知識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獲取、轉移、共享、保護、創新。知識服務過程中就是對知識信息資源的整合與配置過程,在開放式創新環境下,知識服務將多種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聯系,建立組織網絡,在規則約定情況下,將知識進行合理的交換和協調,逐漸形成商務合作、知識交易等新型企業發展模式。
二、開放式創新環境下企業知識服務體系內涵
開放式環境下,通過對知識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為產業技術發展提供有效的知識技術支持,是當前激烈競爭下企業和市場都已經意識到的重要發展基礎。目前大多數企業對于企業知識服務方面的需求更加趨向于能夠有專門的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和完善的服務體系。
目前企業知識服務體系服務過程主要依托于大數據對于負責信息數據的處理能力,通過對海量知識信息進行存儲,同時構建信息檢索、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突出對知識技術的分析、共享能力。
與此同時,針對企業對知識技術的需求,知識服務方面要更加積極注重,提供符合企業需求的知識交流、推薦、個性化推薦服務、語義檢索服務等等。
在知識服務績效評價方面,通過財務績效、市場窗口、技術能力等綜合指標方面進行匯總與分析,對企業開放式創新進行綜合評價。
三、開放環境下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
開放環境下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的內在機制主要包括:協同機制、交易機制、保障機制和評價機制四個方面。企業知識服務系統以協同機制為基礎,與科研院所、其他企業知識開放社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促進企業知識服務的提升。通過知識服務中介將知識服務進行交易,為市場提供知識服務的能力。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平臺,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為知識服務中的權利、績效等問題建立保障機制。如圖1所示。
四、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的關鍵技術
開放式環境下,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與運用個過程中,其主要問題是如何與協同創新單元建立緊密的溝通渠道。協同機制下,需要對隱性知識進行共享,同時建立便捷的交流通道。Wiki是以開放源代碼技術為基礎的實用型掛組織協作與分享的工具,其靈活性與當前的實際需求相吻合。操作便捷,支持多人共同操作,在多單元協同構建知識服務體系情況下能夠促進知識的更新、創新、提升以及組織結構架設。克服了開放環境下,知識創新過程中的信任問題,并且能夠突出參與者對于知識的推動過程。同時能夠根據具體服務要求,進行檢索和重用,對所需服務進行重構和訂制,但是基于wiki技術的知識服務體系,還是存在管理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對于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知識服務機構的聯系中,仍舊存在信任和交流問題。
五、結束語
開放式環境下,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的構建,能夠為企業從知識角度出發,對開放式創新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明確當前核心企業、外部創新源、政府部門、知識服務中介等不同角色之間的作用以及相互關系。通過內在機制的建立,促進企業知識服務的構建,提升服務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其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慶華.彭曉英.楊姝.開放式創新環境下的企業知識服務體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9).
[2]王海花,蔣旭燦,謝富紀. 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組織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