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和 康啟中 潘武 毛署光 彭麗 張智峰



摘要 ? ?2019年對懷寧縣油菜田雜草進行調查,統計分析雜草種類、分布情況及危害等級。調查結果表明,懷寧縣油菜田主要雜草有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繁縷、婆婆納、豬殃殃等,水田雜草以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等為主,旱地雜草以繁縷、婆婆納、豬殃殃、小飛蓬為主;直播油菜田雜草危害明顯較移栽田重,未翻耕的直播田雜草危害更嚴重。
關鍵詞 ? ?油菜田雜草;種類;密度;危害等級;安徽懷寧
中圖分類號 ? ?S451;S565.4 ?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09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田雜草與作物爭光爭肥,影響作物生長、降低農產品產量及品質[1]。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土地流轉,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城市,導致農業用工成本提高,農業管理模式越來越粗放化,直播種植方式越來越普遍,雜草防治不及時,除草劑更新速度慢,農田雜草抗性越來越強、防除難度和防治成本增大,嚴重影響農業生產[2-3]。2019年懷寧縣油菜種植面積1.4萬hm2,其中直播面積0.74 hm2、移栽0.66 hm2,直播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52.86%。為提高農業生產效能,摸清懷寧縣油菜田間雜草發生種類、群落組成與危害特點,為科學防治提供依據,懷寧縣植保站會同公嶺鎮、高河鎮、黃龍鎮、江鎮鎮農業站,于2019年4月24日至5月10日對懷寧縣油菜田雜草進行了踏查和重點調查,掌握了油菜田間雜草平均密度、相對頻度、相對多度及雜草發生種類和發生面積。
1 ? ?調查地概況與調查方法
1.1 ? ?調查概況
2019年4月24日至5月10日,即油菜黃熟初期、雜草定型期,重點調查了高河鎮、黃龍鎮、江鎮鎮等3個有代表性的鄉鎮,每個鄉鎮調查3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用計數法調查10塊田,記錄雜草種類與發生數量;同時用“三層三級目測法”調查90塊田,確定雜草發生和危害情況。
1.2 ? ?調查內容與方法
1.2.1 ? ?分布情況調查。雜草分布調查采取倒置“W”九點取樣法,記載樣框內全部雜草的種類及數量(禾本科雜草以莖稈數為單位、其他科雜草以株數為單位計算田間雜草數量),計算平均密度、頻度和多度。密度(株/m2)為單位面積內某一種雜草的株數,頻度(%)為某一種雜草出現的田塊數占總調查田塊數的百分比,多度(%)為某一種雜草總株數占調查各種雜草總株數的百分比。調查的樣方框為0.5 m×0.5 m的正方形框。
1.2.2 ? ?雜草危害情況調查。對選取的90塊油菜田雜草實際危害情況進行調查,采用“三層三級目測調查法”調查主要種類雜草的危害等級,分級如表1所示。
2 ? ?結果與分析
2.1 ? ?調查田塊種植方式
調查的90塊油菜田中有48塊為直播田、42塊為移栽田,直播田塊數占總調查田塊數的53.3%(表2),其中直播田和移栽田中均包括水田和旱地。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和種植大戶的增多,油菜直播面積不斷擴大,為雜草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給雜草防除增加了難度。
2.2 ? ?雜草種類
通過踏查發現,懷寧縣油菜田雜草主要為禾本科(Poa-ceae)、菊科(Ast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豆科(Legumi-nosae)、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茜草科(Rubiac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傘形科(Umbelliferae)、車前草科(Plantaginaceae)雜草,共計15科34種(表3)。
2.3 ? ?雜草密度、頻度、多度
油菜田間雜草密度、頻度、多度如表4所示。懷寧縣油菜田平均密度較大的雜草是日本看麥娘(131.25株/m2)、看麥娘(70.58株/m2)、菵草(42.42株/m2)、早熟禾(32.92株/m2)、繁縷(29.75株/m2)、婆婆納(11.33株/m2)、豬殃殃(9.92株/m2);相對頻度較高的雜草是繁縷(82.14%)、看麥娘(57.14%)、豬殃殃(53.57%)、早熟禾(46.43%)、菵草(32.14%)、婆婆納(28.57%)、小飛蓬(28.57%)、萹蓄(28.57%)、野老鸛(28.57%)、日本看麥娘(21.43%)等;相對多度較高的雜草是日本看麥娘(37.12%)、看麥娘(19.96%)、菵草(12.00%)、早熟禾(9.30%)、繁縷(8.41%)、婆婆納(3.20%)、豬殃殃(2.80%)。由此可以看出,懷寧縣油菜田危害較重的雜草是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繁縷、婆婆納、豬殃殃和小飛蓬。
2.4 ? ?雜草危害等級
在調查的90塊油菜田中,雜草群落達到Ⅲ級(重)占17.78%、II級(中)36.67%、I級(輕)45.55%(表5)。水田雜草以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等為主,旱地雜草以繁縷、婆婆納、豬殃殃、小飛蓬為主。直播田雜草危害明顯重于移栽田,未翻耕的直播田雜草危害更嚴重。
3 ? ?結論與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懷寧縣油菜田主要雜草有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繁縷、婆婆納、豬殃殃和小飛蓬等。其中,水田雜草以日本看麥娘、看麥娘、菵草、早熟禾等為主;旱地雜草以繁縷、婆婆納、豬殃殃、小飛蓬為主。直播油菜田雜草危害明顯較移栽田重,未翻耕的直播田雜草危害更嚴重。
懷寧縣油菜田間雜草高峰期在油菜播種、移栽后7~30 d,因而應在播前土壤封閉和田間苗后冬前雜草敏感期莖葉施藥處理,不僅除草效果較好,還能減少除草劑產生的長殘留藥害。播種前滅茬,可用41%草甘膦異丙胺鹽或20%草銨膦水劑進行滅茬,雜草死亡后翻耕播種[4]。土壤封閉處理,選用異丙甲草胺或乙草胺等。苗后雜草防除,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田塊,選用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喹禾靈或烯草酮等;以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選用二氯吡啶酸或草除靈等;以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生的田塊,可用14%精喹·草除靈或用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的除草劑混噴[5]。苗后莖葉處理除草要把握最佳施藥時機,油菜三至六葉期、禾本科雜草二至五葉期、闊葉雜草二至四葉期于田間土壤潮濕但無積水、晴天(氣溫為10~20 ℃最好)且5 d內無霜凍和大雨時用藥防治最佳。施藥時,選擇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先進植保機械,噴霧要均勻,不要粗噴、漏噴和重噴,不要隨意擴大除草劑使用范圍和增加用藥量[6]。另外,合理深翻耕或輪作也可大大減少雜草基數。
4 ? ?參考文獻
[1] 廖博通,彭勇,肖自勇,等.湘中地區油菜田雜草種類及發生規律調查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8(13):111-113.
[2] 熊玉蓉.油菜田幾種雜草藥劑防治試驗[J].湖北植保,2013(4):14-15.
[3] 王軍,李明智,張凱.安康市油菜田雜草種群特征調查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4,60(3):51-55.
[4] 龐紅喜,胡勝武,田洪云,等.陜南地區油菜田雜草為害現狀及防治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7):87-89.
[5] 郭良芝.油菜田草害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6] 魯軍雄,陳社員,官春云,等.稻茬油菜田雜草的發生規律及防除[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9(4):3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