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摘要 ? ?本文對牡丹常見繁殖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并對其中的分株、嫁接、種子繁殖、栽培等種植方式進行了闡述,并且對后期的病蟲防護、生長習性進行講解,以便提升種植后牡丹的成活率,促進我國牡丹種植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 ?牡丹;繁殖;栽培;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 ?S685.1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147-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牡丹是毛茛科芍藥屬的落葉灌木,又名富貴花、洛陽花等,花大且花色豐富,是我國的國花以及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一,深受人們的喜愛[1]。牡丹作為著名的特產(chǎn)名花,其不僅被廣泛栽植于家庭院落中,還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2]。牡丹常被設置為專類園,以供觀賞。近年來,牡丹藥用價值被進一步開發(fā),其根皮可以入藥、花瓣可以釀酒,油用牡丹具有油用價值等,牡丹的市場得到發(fā)展,應用前景廣闊[3]。這使得牡丹快速發(fā)展,種植面積和數(shù)量均大幅提升,但我國牡丹的栽培技術卻存在一定問題?,F(xiàn)將牡丹常見的繁殖方法進行介紹,并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 ?常見的繁殖方法
1.1 ? ?分株繁殖
牡丹分株繁殖方法在我國是最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在每年秋分至霜降時期是進行分株繁殖的最好時間段,牡丹在這段時間處于半休眠的狀態(tài)。此時挑選花齡為4~5年且具有大花叢的牡丹,并將其從土地里整個挖出來,過程要仔細且挖出之后牡丹根部不能有浮土。然后,將其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靜置2~3 d,目的是讓其根部變軟,以便找到牡丹根部的連接點。再利用工具進行分離,具體可以分成幾株視情況而定,一般可以分成4~5株,再將弱堿性硫磺與細土混合并涂抹在分株傷口上,然后種植。
1.2 ? ?嫁接繁殖
牡丹進行嫁接時,時間一般選在白露前后,溫度在21~25 ℃之間,這一時期牡丹嫁接之后的接口極易愈合。把價格低廉且易于成活的芍藥根、牡丹根等作為基礎的砧木,在生長良好的牡丹根部上取1個新枝,或者是在花齡1年以上的老枝干上取1個短粗花枝作為嫁接的枝穗。然后采用劈接法嫁接,即在作為砧木的芍藥上側面劈砍出1個細口,將牡丹接穗放進去,并滴入一定量的營養(yǎng)液;或者采用鑲嵌接入法把接穗鑲接在砧木上,并涂抹營養(yǎng)液。完成嫁接后,把嫁接后的牡丹放在恒溫箱中,并設定溫度在20~25 ℃之間,以便避免其在冬季因為溫度落差導致嫁接失敗。
1.3 ? ?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方法只適用于藥用牡丹的繁殖,因為藥用牡丹根部結構單一且不分叉,所以要對其進行種子繁殖。通常在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下把種子播在松軟、肥沃的土地里,切忌把藥用牡丹種植在強酸、強堿、黏重、水多的環(huán)境中,然后做好后期的澆水、施肥工作。
2 ? ?栽培技術
2.1 ? ?地塊選擇
在對牡丹進行栽培時,應選擇土質疏松、地力肥沃、土壤深厚的砂性土地,地勢要高且坡度要保持在10°~50°,并具備良好的排水性。常見的種植牡丹的場所為荒山緩坡且坡度最好在15°~45°之間,須對選擇的山坡進行整治,在冬季或初春時節(jié)拔除荒山上的廢棄荊棘枯草,平鋪在地面上曬制2 d后點燃進行焚燒,這不僅消除了草木之間的蟲卵,也解決了草木與牡丹爭搶養(yǎng)分的問題。同時,焚燒過的草木灰深埋在土壤中,可以為牡丹提供養(yǎng)分。在種植的前3個月內要進行翻地工作,每隔1個月翻地1次。第一個月內的翻地工作要下挖60 cm以上,要把翻出來的大土塊靜置1個月完成曬地工作;第二個月中要細翻,把大土塊敲碎以便掃除內部的草根、白茅根等;第三個月,不僅要精細翻,還要把土整成龜背形的高畦,要求其寬1.5 m左右且深度在30 cm左右[4]。
2.2 ? ?定植
定植的時間要在每年的中秋時期,首先將苗齡為2年的牡丹苗挖出進行移植,挖苗過程中不能弄斷牡丹細根且挖出后須立即栽種。如果培育地和種植地較遠可以提前在陰涼處晾 1 d再將其泡在營養(yǎng)液中進行運輸。牡丹苗到達后要對其根部進行修剪,去掉壞根和斷根,將其放置在0.1%硫酸銅或者純度在5%左右的石灰水中進行浸泡消毒30 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其根部再按照株間距35 cm左右種植在 20~30 cm深的土穴中,每個坑中放入2~3株牡丹,保證其成活率。按照2 250 kg/hm2菜籽肥的用量進行施肥,最后,手工填土且把苗頭提高3 cm左右,以便其表面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
2.3 ? ?水肥管理
牡丹喜肥,在牡丹養(yǎng)護中要做好施肥、澆水工作。每年的施肥頻率要保持在3次,即開花之前施肥1次、開花之后施肥1次、入冬前施肥1次,確保牡丹在各個重要階段均不會缺肥。開花前使用三元復合肥進行根外追肥,可以兌水在葉面進行噴施;開花后利用發(fā)酵有機肥進行追肥,施于根部內以便其快速吸收。切忌施用濃度高的肥料或肥水,也不可以在夏季進行施肥。澆水時主要集中在早、晚各1次,潤濕壟溝即可。切記不能在夏季中午進行施肥,否則會加速牡丹花枯萎[5]。
2.4 ? ?病蟲害防治
牡丹常見的害蟲有天牛、介殼蟲等,應采用敵百蟲進行防治,把稀釋后的敵百蟲噴灑在牡丹旁的壟溝底部,以便其形成一層保護膜且不會對牡丹根部產(chǎn)生影響。常見的牡丹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炭痕病、紫紋羽病、根瘤線蟲害病等,這些病害多發(fā)期主要集中在夏至或者是立秋左右。防治這些病害,首先可以在立冬時期(即牡丹正處在休眠時期)對其進行敲震,使帶有病害的枝葉落下,然后進行集中銷毀;其次還可以采用比例為1∶1∶150的波爾多溶液噴灑牡丹的葉面,每7 d噴1次;如果溫度較高可以將波爾多溶液配比提高到1∶1∶200以上,即可以從根部上解決牡丹病害問題。
3 ? ?參考文獻
[1] 馬永紅,白慶磊.牡丹栽培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2(4):106-107.
[2] 馬興榮.牡丹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6(10):135.
[3] 周琳,王雁.我國油用牡丹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及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對策[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4,27(1):68-71.
[4] 廖吉林.淺談牡丹的栽培技術[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8):242-243.
[5] 曹杰.淺談安徽牡丹栽培與園林應用[J].安徽建筑,2011,18(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