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剛
摘要 ? ?本文介紹了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國外松林的經營現狀,分析了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關解決對策,以期為提高該區國外松林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提供參考。
關鍵詞 ? ?國外松林;經營現狀;對策;安徽宣城;宣州區沈村鎮
中圖分類號 ? ?S750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19)19-0159-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989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年消滅荒山,八年綠化安徽”造林綠化規劃以來,至今已有30年。20世紀80年代宣州市有近3.33萬hm2土壤貧瘠、集中連片的荒山。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切實完成規劃任務,全市上下迅速掀起植樹造林的熱潮。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在交通不便、土壤貧瘠的荒山上營造大量的人工造林,成為各級領導和林業技術人員亟須解決的難題。國外松(當地群眾習慣把濕地松和火炬松統稱為國外松)以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見效快、樹形優美、耐干旱貧瘠的優點,成為了“五·八”造林綠化規劃的首選樹種。宣州市在此期間共營造了約2萬hm2國外松林。宣州區沈村鎮國外松林經營現狀是宣州區的一個縮影,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宣州區國外松林的現狀。
1 ? ?沈村鎮林業概況
1.1 ? ?地理位置
沈村鎮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人口4.1萬人;位于宣城市宣州區東北部,東與洪林鎮接壤,南隔318國道與孫埠鎮相望,西與五星鄉相連,北臨風景秀麗的南漪湖。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為丘陵崗地,西北部為平畈圩區。
1.2 ? ?林業生產概況
沈村鎮是一個多圩區少丘陵的鄉鎮,人均林地面積較小,群眾造林營林積極性不高。林地大多數都是村、組集體經營,很少分山到戶。全鎮總面積1.04萬hm2,其中林業用地2 200 hm2。沈村鎮林地土壤以砂質土為主,砂礫石含量高,土壤貧瘠,但透水透氣性好。林地平均海拔為50~200 m,交通便利。在“五·八”造林綠化規劃實施前,林地大多是荒山緩坡且農戶以放牧和砍柴草為主。在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八“規劃期間,全鎮共營造了733.33 hm2國外松林。
2 ? ?國外松林經營現狀
2.1 ? ?保存面積
全鎮在“五·八”規劃時期營造的733.33 hm2外松林的樹齡已達27~30年,現在保存下來的面積約206.67 hm2,保存率約為28%。究其原因:一是少數經營者急功近利,在樹齡達12~13年時開始逐年采伐出售;二是撫育間伐不當而導致形成殘次林,最終只有砍除;三是過度割松脂,導致林木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下降,一旦遭遇風災、雪災易折斷倒伏。
2.2 ? ?保存質量
經過調查表明,現存的國外松林平均保存密度為150~825株/hm2,平均胸徑約19 cm,平均樹高約13 m,活立木蓄積97.5 m3/hm2。很多林木都割過松脂,林木長勢弱,造成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逐年下降。
2.3 ? 經營方式
20世紀80年代,沈村鎮利用第一期世界銀行貸款,創辦了2個鎮辦林場、5個村辦林場,國外松林大多是由鎮辦、村辦林場經營管理。在宣州區2003年響應“全社會辦林業”的號召,鎮辦、村辦林場因經營狀況差、林木尚處在幼林期,無收入來源,便紛紛承包給個人或聯戶經營。目前,鎮辦、村辦林場已經解體,均由個人和外來投資者承包經營。
2.4 ? ?經濟效益
30年以來,當地的林木市場銷售國外松原材都是以噸為計價單位,價格最高時曾達到740~750元/t,目前售價為600元/t左右。以平均90 t/hm2計算,產值5.4萬元/hm2,平均年產值約1 800元/hm2,扣除砍伐工資和運費,平均年凈利潤僅為65元/hm2左右,經濟效益低下。由于樹種結構單一,林木長勢較弱,生態效益也不高。
3 ? ?存在的問題
3.1 ? ?山林權屬糾紛矛盾突出
由于沈村鎮是以平畈圩區為主的特點,農戶的造林積極性不高。在實施“五·八”規劃的攻堅決勝階段,為完成造林任務,當地政府提出“戶不造組造,組不造村造,村不造鄉造”的辦法,并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組建鎮辦、村辦林場,大力推進植樹造林,消滅荒山。在組建鎮辦、村辦林場時,未與相關村民或村民組履行林地經營權流轉手續。隨著林木成材,價值突顯,農戶提出林地、林木所有權要求,引發大量山林糾紛,嚴重影響當地林業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3.2 ? ?采松脂行為混亂無序
在2003年左右,國外松還處在幼林期,有商人在當地辦廠煉脂,并以村林場的國外松林為割松脂基地。這些商人急功近利,不按技術規程操作,進行掠奪性開采,嚴重影響林木生長。
3.3 ? ?更新造林質量低下
目前,僅存國外松林200 hm2左右,已有近533.33 hm2被砍伐。因為山林糾紛,約有100 hm2國外松林未能完成更新。其余的林地以栽種茶葉、泡桐、綠化苗木和國外松為主,除了茶葉長勢較好并逐漸產生效益外,其余長勢均較差。主要原因:一是未適地適樹;二是由村組集體或農戶個人種植,管理粗放。
4 ? ?對策
4.1 ? ?化解山林權屬糾紛
根據安徽省林業廳關于“五·八”規劃期間創辦的鄉村林場的林地、林木權屬爭議的答復,認真梳理,結合實際,化解山林糾紛。對于經濟利用的林木,由原造林經營主體將林木采伐后,將林地所有權、使用權歸還原所有權人,或者由現有經營者與原林地所有權人協商后簽訂補充協議,繼續履行承包經營關系。總之,通過大力化解林權糾紛,為林業生產發展及社會穩定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1-2]。
4.2 ? ?引導建立按質論價的木材交易市場
積極建立規范的木材經營市場,引導經營者采用按質論價的交易模式。提高林木經營者培育更高經濟價值的大徑材林木的動力,顯著提高國外松林的經濟效益。
4.3 ? ?規范采脂行為
對于非法采松脂的行為,要進行打擊和查處。對于采松脂導致林木死亡,按毀壞林木的行為進行查處。督促經營者要嚴格按照采脂技術規程進行操作,并將割脂林木的基本信息進行公示,如公示采脂樹齡、采脂林木數量、責任人、技術標準等,以利于監督管理和追責處罰。
4.4 ? ?加強林業技術指導
加強林業技術人員的林業技術服務,指導林農嚴格根據立地條件選擇合適的造林樹種,做到適地適樹[3]。樹種確定后,根據造林技術規程做好苗木選擇、栽植技術和造林撫育等工作[4],確保造林更新的質量。
5 ? ?參考文獻
[1] 顏祝慶,楊小勇.宜君縣森林經營現狀調查與分析及今后經營對策[J].吉林農業,2011(10):151-152.
[2] 張文斌,趙學詩,鄭田生.淺談安徽省森林經營主要問題與對策[J].安徽林業科技,2009(3):10-12.
[3] 章禮拐.安徽省森林經營現狀與對策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20):115-117.
[4] 施剛.宣城市宣州區森林撫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