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摘? 要:在體育文化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體育產業的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體育用品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中國是體育用品制造大國,其生產的體育用品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從多方面來看,我國體育用品表現出較弱的國際競爭力,并且能夠走出國門、富有一定知名度的體育用品品牌極少,其形勢并不樂觀。
關鍵詞:體育用品? 品牌國際?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818?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254-02
在經濟迅猛發展、大型體育賽事帶來的巨大商機的背景下,體育用品消費市場迅速擴張,這對我國體育用品品牌的發展既是機遇亦是挑戰。以NIKE和ADIDAS為代表的的知名運動品牌的發展如日中天,瓜分了近八成的國際體育用品市場,引領全球體育用品業發展潮流。我國自主體育用品品牌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因此長期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并且表現出嚴峻的競爭形勢。
1? 對我國體育用品業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評價
1.1 生產要素豐富,但產品附加值較低
鉆石模型中把生產因素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1]。一方面,我國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且價格低廉,具有成本優勢;中國國土遼闊,平原面積廣大且與多個國際相鄰,又擁有多個領海,運輸便利。另一方面,基于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一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由于基礎條件的優越性往往易于形成較強的產業國際競爭力[2]。我國自主品牌雖然具備優越的基礎條件,但是由于受到技術水平以及勞動力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等因素的限制,品牌價值低廉。
1.2 需求規模較大,需求結構失衡
在鉆石模型中,要提高一國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國內市場應該有相應的前提:需求結構要精細;要發掘潛在需求;要滿足固有需求[3]。我國體育用品市場需求規模較大,體育人口消費基數龐大,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強。市場的需求結構比需求規模更加重要。需求結構要精細;要發掘潛在需求;要滿足固有需求。但中國的體育用品的自主品牌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造成了對自主品牌用品需求失衡[4]。
1.3 相關及支持產業國際競爭力較弱
在很多產業中,一個企業具有潛在優勢是因為它的相關產業具有競爭優勢,說明相關和支持產業的發展情況與本產業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5]。近年來,與我國體育用品產業相關的產業中,都表現了較弱的國際競爭力。另外,我國競技類體育器械主要依靠原材料,原材料的不斷更新與突破是提高體育產品附加值的好途徑。但是,我國體育用品業并沒有充分利用各行各業的科技力量,結合鉆石模型的相關理論,為提高體育用品的國際競爭力,企業要善于與各行業科研力量相結合并創新。
1.4 企業戰略、結構不合理,同業惡性競爭
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都有不同的管理模式,而不同的企業目標、發展戰略及組織結構會導致不同的競爭結果[6]。就企業戰略層面上講,大部分體育用品企業一味仿制,導致我國體育用品附加值低,缺乏科技含量,品牌難以被消費者認可。另外,產品定位的劣勢也使得營銷定位主要針對中低端市場,難以進軍高端市場。有些企業為了生存不斷追求以量取勝,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企業結構難以升級,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發生改變。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同業競爭一樣激烈,除了價格競爭,不同品牌間的產品外形、功能等也逐漸趨于“同質同化”,陷入惡性競爭。
1.5 相關政策較少,無法制定技術標準
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不贊成政府對產業本身的干預[7]。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各類企業包括體育用品業,還處于發展規模小、實力弱的宏觀競爭格局。由于我國體育用品發展起步較晚,2010年才為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提出第一份的指導意見,其中針對體育品牌指導并未詳細陳處,相關政策也略顯不足。另外,在國際貿易中,有些國家為保一己之利,紛紛設置技術壁壘,以解決國內外出口不平衡的問題。目前,歐美標準在體育用品界占據了統治的地位,中國還無法制定國際標準的權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體育用品業的發展。
1.6 政府大力扶持以及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
國務院辦公廳為加快體育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若干意見,并表示體育產業對經濟發展有引導的作用,大力扶持具有重要意義。發展體育產業,品牌戰略要放在首位,科技創新投入比例要增加,并要加快體育產業的協同發展,全面提升我國體育用品業自主品牌國際競爭力。健康生活觀念的轉變是體育用品消費的又一大動力。預計到2025年,全國會有超過40%的人口成為體育愛好者與參與者。體育用品業應當抓住政策機遇,從產業的升級與換代抓起,擴大企業規模,找準突破點,開創我國體育用品業新局面。
2? 結論及建議
我國自主品牌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多重品質與價格,對功能需求與外延需求的考慮較少,附加值較低;體育企業品牌意識不強,市場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企業維權意識不強。所以,在面對國際強勢品牌擠壓的時候,低價優勢將成為我國自主品牌產品的立足點與突破點。
2.1 注重消費者的外延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
我國體育自主品牌在性價比方面深得消費者的喜愛,也更容易滿足大部分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但在對產品質量、創新以及特色的重視程度與世界知名名牌相比略顯不足,難以進一步發展。我們要正視現狀,在注重品質與價格的同時,充分考慮并加快體育用品制造與其他體育產業的協同發展,兼顧產品的功能需求、外延需求,依靠品牌效應,讓品牌競爭力逐漸突顯出來,全面提升我國體育用品業自主品牌的國際知名度與國際影響力。
2.2 注重品牌文化建設,明確體育品牌產品定位
近年來,雖然我國體育企業的品牌意識有所上升,但是在品牌文化建設上有所欠缺,并未明確品牌文化是品牌價值的特殊體現。我國體育品牌在進行市場定位時要配備完整的市場定位方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謹慎區分產品以及消費者的檔次,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以產品的“獨特賣點”為基礎,并依據動態的需求變化來決定企業的生產方向[8]。
2.3 完善品牌戰略,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
國內體育企業的領導者必須注重產品的全球性和整體性,建立遠瞻的全球性經營的戰略目標,做到與時代同步,緊跟時代的腳步。此外,在建立自主創新品牌的同時也要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減少糾紛事件,從而進一步激發投入技術創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袁鋒,楊楠,劉煒,等.我國體育用品制造業與對外貿易發展的關聯性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4):151-155.
[2] 張新英.體育用品企業競爭優勢研究——以迪卡儂為例[J].體育學刊,2014(6):24-28.
[3] 徐永超,田運濤,王波.承接服務業國際轉移背景下的我國體育用品業競爭力提升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3(20):94-138.
[4] 胡朝霞.提升我國體育產業國際競爭力若干因素研究.體育觀察,2014(1):4.
[5] 王兆紅.創新能力對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競爭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433-440.
[6] 唐安格.基于鉆石模型的我國體育用品產業競爭力研究[J].體育觀察,2015(6):32-33.
[7] 高緒秀,張劍峰,梁強.價值鏈視角下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升級的思考[J].中國商貿,2011(3):244-245.
[8] 邵桂華.中國體育用品品牌競爭力研究的新進展.吉林體育大學學報,2016(5):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