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媛
【關鍵詞】 語文教學;繪本;閱讀;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9—0158—01
小學低年級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期。我國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現狀并不樂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嚴峻考驗。新西蘭兒童文學研究學者多羅西·懷特說:“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如果語文老師能從孩子們一年級開始就讓他們進行繪本閱讀,那么,我們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會是什么結果呢?
一、繪本閱讀的意義
繪本以簡潔的文字、鮮艷的色彩、生動的圖畫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在低年級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閱讀,可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繪本閱讀教學實際上是運用繪本進行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延伸教學。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要充分發揮想象力,體驗繪本帶來的情感快樂。繪本閱讀過程中,小學生比較容易與故事產生情感共鳴,故事中的人或物往往就是他們的一個縮影。繪本在現實與想象中巧妙地找到一個平衡點,幫助孩子實現了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愿望,超越了無法超越的障礙,使孩子的情感得以滿足和渲泄。
二、繪本閱讀的方法
1.繪本閱讀,從聽讀開始。有一種讀叫隨心聽讀,不給學生任務,其目的是潛移默化地培養聽讀者對文字的敏感和對閱讀的情感,這對剛入學的孩子非常重要。教師可朗讀一些句子簡短、富有童趣的繪本故事,還可以選一些短小的童話故事,讀的時候基本遵照原有的內容,做到清晰響亮、準確流暢、停頓自然、輕重恰當,將文字變為深情并茂的有聲語言,這樣學生容易理解,也更感興趣。這種沒有壓力的聽讀就是高效的閱讀。像這種以語感滲透、語言積累為目的的朗讀應定時定點,以形成一種慣常的閱讀活動,比如晨讀,每次聽讀時間約為五分鐘。一年級學生除了聽讀外,還可以陸續自主閱讀,但對于還不能夠自主閱讀的孩子來說,聽讀還需持續,在被動聽讀和自主閱讀間架起一座橋,慢慢過渡,但聽讀時間必須逐漸減少。
2.繪本閱讀,在演讀中繼續。一個繪本故事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述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兩者結合后的想象故事。孩子是天生的讀圖專家,即使是不識字的孩子看著繪本也能把故事講得八九不離十。只有指導學生學會從頭到尾地閱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略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小細節,就能對文本有大體的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聽老師大聲朗讀是繪本閱讀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能作為老師應該投入感情,讀故事的時候可通過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讀故事,他們的腦海中就會清晰地浮現出故事的整體印象。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的想象力會變得豐富、奇特,聽故事、讀故事的愿望更加強烈。
3.繪本閱讀,在領讀中繁衍。繪本故事閱讀的延伸是從說到寫。小學生閱讀繪本之后,啟發其用自己的說話方式給身邊的人講講繪本中有趣的故事,這樣能幫助一些小學生克服害怕表達的心理,讓他們樂于表達、善于表達。然后學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模仿句式寫話,這樣,除了能訓練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之外,還能增加其閱讀詞匯量。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們將個人閱讀和小組閱讀、大集體閱讀結合起來,并進行讀書交流??梢韵葟牡图壸銎?,如領讀:我是領讀人某某某,我領讀的是什么什么書,我推薦的理由是什么什么,我給大家朗讀的是什么什么書。對于這一點,教師要限定人數、時間,有點像饑餓營銷的方法,這會讓學生有爭取領讀的興趣,而且爭先恐后地去讀。每個孩子朗讀的效果,每一周專門有一節閱讀課做展示:首先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后積累五個詞語,并選取其中兩個詞語寫句子,即做讀書筆記。這樣會避免孩子們只讀故事情節不注意語言積累的弊端,正所謂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過一段時間學生間還要相互欣賞,相互借鑒。老師對讀書筆記可以做書面評價,或寫便利貼或寫小卡片,及時發給學生,讓學生收藏。在多重形式的鼓勵下,學生在每一天的閱讀時光里,會有滋有味地閱讀,展示自己的所讀所想及收獲,其樂無窮。
讀,為成長儲蓄;思,讓靈魂飛翔;寫,為生命留痕;行,為人生添彩。筆者很欣賞這句話,它為我們詮釋了讀寫的全部意義,也給我們的讀寫教學指明了方向,讓我們一起向這個方向前行!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