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妮 劉夢華 賴煜華 彭冬清 劉錦鴻 李曉純 丘伙蓮
摘要:隨著國內經濟迅速發展,國民收入與休閑度假意識與日俱增,國內旅游人數連年攀升,我國旅游行業得以高速發展。適逢其時,互聯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互聯網的發展應用和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日益興起,更是助推了旅游業的發展,從而擴大了住宿服務行業的發展空間。以民宿為代表的個體住宿服務行業也有了空前的發展。住宿行業的營銷渠道變得多樣化,具有當地民俗特色的,具有個性化、主題化的小眾住宿服務需求日益增加,在這一背景下民宿成為特色古鎮發展的一劑新動力,與現代化的酒店平分“天下”。
關鍵詞:旅游;民宿;特色古鎮
一、背景分析
截至2018年,國內旅游總人次達到55.39億人次,同比增長10.8%,全年我國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額為9.94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行業已經成為全世界公認的世界產業規模最大和發展勢頭最強勁的產業之一,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紛紛將旅游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和先導產業。正是旅游業的發展,推動了該地區的交通、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據中國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報告,截至2017年住宿業法人企業數已達到19780個。旅游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對外宣傳的窗口和名片。
以往的住宿服務主要由酒店、旅館等大型經濟體所提供,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住宿業的進入壁壘變小,小眾住宿服務主體更容易推廣,民宿也開始進入到更多人的視野。此外,伴隨著出行群體的變化(由商務出行轉向個體出行),居民對客棧、民宿、主題酒店等提供具有特色化、個體化服務的住宿環境的需求有所增加。據調查,多數背包客、自駕游旅客的消費理念較前衛,更舍得投資生活。“民宿”是在閑置房屋的基礎上,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能讓住戶體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到民宿主人的熱情服務、并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區別于傳統的酒店旅館。民宿雖然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依然深受大眾的喜愛。目前的民宿主要是以特色古鎮作為文化依托而建立的特色古鎮風系列的家庭旅館式民宿,該類型將服務和體驗合二為一,提供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游玩策略,因此該類型的民宿發展迅速。
二、目前發展特色民宿所面臨的問題
(一)民宿行業缺乏相應的規范措施
發展民宿行業的特色古鎮,相關政府尚未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指導和約束,也尚未對民宿的相關配套產品、設施等進行統籌規劃。目前,民宿基本是由房屋所有者利用自己的空房自發經營,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民宿行業也隨之熱門起來。但相關部門卻沒有出臺具有指導性的規范措施和切實可行法律規范,讓眾多民宿主游走于灰色地帶,在無序的狀態下經營,從而導致各地民宿多數不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二)創新不足,同質化嚴重
多數民宿經營者的經營理念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從而忽視民宿的內涵與文化底蘊。民宿經營者在民宿的設計方面重模仿輕創意,并沒有結合當地的特色對其進行裝飾與經營,導致民宿行業的同質化嚴重,缺乏獨特的經營理念和房東情懷。民宿風格與特色的相互模仿,盲目跟風,漸于趨同導致入住者的體驗感降低。據調查了解,多數入住民宿的游客都表示入住特色古鎮的民宿是為了更好的體驗當地文化,但因為“同質化”卻給旅客帶來“一般的”入住體驗,不利于特色古鎮的發展。
(三)缺乏配套基礎設施,埋下安全隱患
很多熱門旅游城市的民宿都存在扎堆現象,有些小區甚至住民宿的旅客比居民還要多,門禁成了擺設、電梯不夠用、外地車塞滿停車場、陌生人進進出出等,破壞了小區的正常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例如藏在小區里的民宿,達不到旅館業的行業標準,難以要求其按照相關規定采集住宿人員的身份信息,這讓民宿極易成為社會治安盲點和違法犯罪多發地。私自在小區開民宿為安全埋下種種隱患,雖然涉及民宿的國家行業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對民宿基礎性的衛生、安全、服務方面作出了規范,但這并非是強制性規定,效力有限,難以形成規范及約束。
(四)宣傳手段不到位
番禺區沙灣古鎮的民宿宣傳力度較低,相關商家并沒有推出系統的營銷方案。調查發現,沙灣古鎮的大多數店鋪都是小型個體營銷,除在沙灣古鎮比較出名的“沙灣姜撞奶”外,其他商鋪并無特色,無法吸引外地游客的長時間停留,從而限制了當地旅游行業以及民宿行業發展。
三、解決措施
(一)規劃引領,有序發展
把民宿經濟納入特色古鎮的政府旅游規劃,明確重點發展區域經濟,形成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民宿發展規劃。民宿的發展要符合市場規律,在獲取利益的同時要用人文的理念經營民宿,使之保留民宿原有的特色,更具特色古鎮的文化氣息。民宿經營者應堅守民宿發展的初衷,以保留特色古鎮的文化、延續古鎮文化為目的,優化民宿產品供給結構,避免過度商業化與短期行為。
(二)民宿創新措施,保證客流穩定
據悉,民宿行業,非周末時期的民宿客流入住率為49.8%。若想提高入住率,民宿的經營者可以組織旅客參加當地的習俗活動,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從而吸引更多的旅客入住,提高客流入住率。此外,從服務的角度出發,讓旅客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從而提高回頭率,讓“宿”的名號更具影響力。
(三)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安全系數
在沙灣古鎮調查發現,該地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備。例如休閑娛樂的配套設施不足,民宿體驗項目少等,在此方面,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實施WIFI全覆蓋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綜合服務能力。此外為提高安全系數,政府應出臺民宿準入標準,依法加強監管,引導民宿健康有序發展才是長久之策。
(四)加強宣傳力度,開拓民宿客源
加快民宿服務平臺信息化建設,形成“互聯網+民宿”模式,完善民宿發展的旅游服務體系。沙灣古鎮的旅游服務中心可以通過不同的營銷軟件開展營銷策劃,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小紅書等;此外,要做到精準營銷,做好市場客戶分類,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營銷方案,積極開拓新市場,擴大民宿客源。
四、總結
近年來,特色古鎮的不斷涌現,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劑動力,同時民宿行業也依托特色古鎮的發展日益龐大起來。但依托特色古鎮而發展的民宿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同質化、缺乏相關設施、宣傳不到位等問題,因而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和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民宿的設計應當融入當地特色文化,給入住者帶來別樣的體驗,從而推動特色古鎮和民宿一同發展,做到同呼吸共命運。
參考文獻:
[1]寧自軍,錢亞暢,嚴國麗,周巧巧.嘉興古鎮民宿發展狀況及啟示——以西塘、烏鎮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19(01).
[2]沈巖明.民宿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建議[N].溫州日報,2016-10-24.
[3]常轉娃.連云港民宿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度假旅游,2018(11).
[4]盛希希.淺析民宿設計——以廣西黃姚古鎮為例[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3).
基金項目:2018年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業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812620024X);2018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2018教育部創業慕課建設課題(項目編號:CY18111)。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