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斌
摘要:文章對新會計制度的創新點做出探討,分析了新會計制度的特點,對新會計制度施行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受到的影響進行探討,提出新會計制度下確保會計核算工作質量的建議,為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迅速適應新會計制度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新形勢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收付實現制與單一的核算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部門決算報表只能對收入與支出的執行情況予以反映而無法對政府負債、政府資產以及運行成本等予以完整、準確的反映,因此對政府會計標準體系予以改革是必然的結果。2017年起,財政部出臺一系列制度完成了新政府會計核算模式的構建,新政府會計制度已經于2019年1月1日施行。
一、新會計制度的創新點
(一)會計模式得到創新
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最大創新點在于會計模式得到了創新,以往的單系統預算會計體系被雙系統會計核算模式所代替,新會計模式中同時含有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
新會計模式具有“雙基礎”的特點,預算會計的基礎是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核算的基礎在于權責發生制。新會計模式具有“雙體系”的特點,采用預算支出、預算收入以及預算結余三個要素共同進行預算會計;采用收入、費用、凈資產、負債以及資產共五個要素進行財務會計,兩種核算方式有機融合于同一會計核算體系下,這就是所稱的“3+5”會計核算模式。新會計模式還具有“雙報告”的特點,預算年度結束時,要求以兩種核算方式將決算報告與財務報告同時完成。
(二)引入權責發生制
出于對財務會計功能予以強化的考慮,新政府會計制度中,將權責發生制引入了賬務處理與會計科目的設置上。對投資核算方式進行了細化,要求持有長期股權投資期間,核算過程中應以權益法為主;預提費用、遞延費用、預計負債等確認方法得到了增加;將攤銷、折舊引入到無形資產、經濟適用房、公共基礎設施以及固定資產核算中,將減值概念如壞賬準備等加入其中;加入了應付款項與應收款項等。
(三)平行記賬模式
事業單位會計過程中采用了平行記賬模式,這是新會計制度的特點之一,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中需要完成預算會計核算與財務會計核算,對現金收支業需要同時進行上述兩種會計核算方式,除此以外的業務則不需要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完成財務會計核算即可。
新會計制度改革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應同時具有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功能,前者采用收付實現制,后者采用權責發生制。將兩種會計核算予以合理分離,并做到相互銜接,對單位的預算執行信息與財務信息予以清晰且全面的反映。
出于方便財務人員實際操作以及熟練掌握這一新型會計核算方法的考慮,新政府會計制度將平行記賬的歸屬核算技術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且采用表格對具體事項或業務的預算會計處理方法與財務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了明確的劃分。
(四)不同單位的會計制度得到統一
原本多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存,改革后得到了統一。報表項目、科目設置中,通常情況下不對行業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以及行政單位等予以劃分;就會計政策方面,盡可能制定了統一的處理規定以對同類業務進行處理;就核算內容方面,現行制度中的通用事項以及業務等得到了基本保留,結合改革的需要加入了相應共性事項以及業務。統一后的會計制度使得政府單位、部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得到了極大提升,從制度層面為逐級匯總編制部門決算以及合并部門與單位的財務報表提供了保障。
(五)雙報表體系
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報表均納入報表體系中,預算會計報表體系提供了數據基礎以便于對部門決算報表進行編制,這一體系中包括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收入表以及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等。財務報表則對單位管理層是否將受托責任履行到位作出反應,該體系中包括現金流量表、附注、凈資產變動表、收入費用表以及資產負債表等。
二、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受到的影響
(一)會計核算方式復雜化
2019年1月1日開始,新會計制度開始施行,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需要采用雙重會計核算模式核算,會計核算需要做出一系列調整。核算過程中,費用支出科目需要進行更加詳細的核算,比如說對會費類的科目進行核算的過程中,需要以內容、性質的不同對會費予以劃分,將其劃分為多個科目,根據實際資金進行核算。
會計人員對名稱較為相似的收入核算進行核算時,需要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核算,比如說對財務撥款收入進行核算時,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核算方式存在較大差異,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不應將未納入預算的款項以及同級政府部門預撥款項納入其中。
會計人員對同一科目進行核算的過程中,對兩套會計要素進行不同級別的設置,比如說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在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為一級科目,但是進行預算會計核算的過程屬于三級科目。
(二)會計信息質量上升
新會計制度通過建立標準體系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提供了指導,因此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得到了保障,對會計信息的準確度與質量也由此上升。權責發生制的使用使得盈虧計算的科學性得到了保障,會計實務為當期時不得往后計入,必須計入當期。新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事業單位處理資產的相關規定,因此事業單位對包括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在內的資產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無論采用計提折舊還是專賣的方式,都能在統一的標準下進行,從事業單位的財物處理過程中將可以看出事業單位的真實財務水平,財務管理由此發揮作用,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也由此得到了保障。
三、新會計制度下確保會計核算工作質量的建議
(一)將基礎會計工作做好
事業單位需要對新會計準則予以深刻把握,在此基礎上將會計基礎工作予以細化,在新準則的統一標準下計量并確認經濟業務,形成最終預算報告與財務報告,將會計信息的披露工作做好,進而充分表現出會計核算工作的價值。
(二)做好制度銜接
新會計制度對舊會計制度做出了較大的改動,核算方式、核算內容等都發生了極大變化,因此新會計制度施行后,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過程中難免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事業單位需要努力掌握“3+5”會計核算模式,對會計工作的工作流程予以完善,對現行會計制度予以修訂,為基本準則施行后的框架功能與指導思想能被迅速接受并發揮作用。
(三)重視人才培養
新會計準則對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會計工作的工作難度也上升,為了確保能將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做好,加強對現任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質的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培訓能促使現任財務人員在盡快轉變舊思想,迅速適應新準則并對其內容與細則予以深刻的把握。
首先,將制度宣傳工作做好,宣傳的同時靈活采用培訓、交流以及繼續教育等多種培訓方式進行培訓,促使財務人員對《基本準則》以及相關細則形成深刻理解,對其中的各項規定予以深入掌握,充分意識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以及重要意義。
其次,對財務人員進行多方培養,鼓勵在職的財務人員不斷對自身的知識結構予以更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學歷檔次,提高對國家新政的重視度,做到與時俱進,熟練掌握新制度。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為完全不同的概念,財務人員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培訓,從思想層面上做出轉變,擺脫舊預算會計思維,接受新會計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水平。
最后,結合事業單位需求加強會計隊伍的建設,可采用外聘或引進的方式確保會計隊伍的專業程度,及時補充新鮮血液,為單位活力提供保障。
(四)加強財務工作體系的建設
新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模式、基礎理念、會計信息質量以及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等都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為了確保新會計能順利進行,事業單位需要不斷加強對財務工作體系的建設,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持續轉變以往以會計核算為主的工作觀念,形成管理會計、預算會計以及財務會計三者分離的工作體系。
四、結語
新會計制度的改革為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與財務預算提供了制度層面的保障,為會計行為提供了依據,對事業單位進行會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了確保新會計制度得以順利施行,事業單位需要對會計核算體系予以完善,完善績效考評機制與管理控制機制,財務人員需要努力學習新會計制度,進而幫助事業單位充分使用財政資金。
參考文獻:
[1]張雪梅.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J].經貿實踐,2019(02).
[2]王晶晶.淺談政府會計改革下的會計核算[J].納稅,2019(01).
[3]呂中華.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法[J].中國商論,2018(34).
[4]趙媛,王銳,李文星.基于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市場研究,2018(12).
[5]范敏.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問題[J].納稅,2018(36).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交通運輸執法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