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珍芝 章晶曉


摘要:指出了金屬熔煉行業作為玉環縣水暖閥門、汽摩配兩大主導產業的配套產業,近年來迅速發展,玉環縣有熔煉企業300多家,為52%的水暖閥門、汽摩配企業提供配套支撐。但目前玉環熔煉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能耗高、污染重、布局不合理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發展玉環金屬熔煉行業的建議性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屬熔煉行業;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TF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6-0186-04
1熔煉行業現狀
根據生產工藝不同,玉環熔煉企業分為廢舊有色金屬熔煉、有色金屬鑄造和鋼鐵鑄造三大類,以生產銅、鋁、鋅、鋼、鐵等金屬產品為主。目前還在生產的企業有384家,現存熔煉企業具體情況見表1。
2熔煉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空間布局不合理
玉環縣熔煉行業企業遍布玉環各鄉鎮街道,雖然部分企業位于縣級工業區內,但還有大部分企業分布于工業集聚區之外或者在鄉村中,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城市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由于熔煉行業發展較早,加上城鎮建設的不斷擴大,現有的大部分企業已逐步被居民住宅包圍,且多數企業使用廢雜金屬作為原料,為再生金屬生產企業,使得大部分企業離居民區距離達不到相關防護距離要求,對附近居民的環境影響較為嚴重。
2.2產業結構不合理
熔煉行業作為玉環縣主導產業汽摩配、水暖閥門的配套產業,目前經營方式主要為對外加工和企業自己配套生產。這些企業大小參差不齊,從非法小企業、小個體戶到規模上企業都有存在,且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偏小,80%以上的廢舊金屬熔煉企業年產量低于3000t,銅棒含鉛量在1.5%~3%之間,熔煉產品附加值不高,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絕大部分企業使用廢舊金屬原料為主,金屬熔煉技術、裝備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不高,綜合能耗、污染物排放、資源回收利用率等關鍵指標與先進水平差距明顯,產品檔次不高。
此外產業內產品結構也不合理,目前,玉環縣廢舊金屬熔煉種類包括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鋅,而玉環當地需求的鋁錠、鋅錠基本上以外購為主,對縣內的再生鋁、再生鋅熔煉企業依存度較小,這部分企業通常環境污染相對較大,且國家規定的準入條件較為嚴格,不適合在玉環當地發展。
2.3工藝設備落后
玉環縣熔煉企業數量較多,縣域內企業“低、小、散”現象普遍存在,雖然一些規模上的大企業工藝設備相對較先進,但是一些非法熔煉個體戶和小企業,不僅存在產能不足、規模達不到要求等問題,工藝設備還較落后,仍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土爐等落后生產設備。
2.4污染防治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金屬熔煉企業產生的污染物對外環境影響較大的是廢氣和固體廢物,在廢氣處理上,只有部分企業建有較為完善的廢氣收集處理設施,大部分企業都是通過引風機或直接排放,對局部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和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另一方面,由于企業使用廢雜金屬作為原料,這些原料含有塑料、橡膠、油漆、油污等含氯物質,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可能產生二嗯英等有害物質,但是絕大部分可能產生二嗯英的企業未建設二嗯英防治設施。在固體廢物存儲和處置上,大部分企業的固廢臨時堆場都極不規范,部分企業為露天堆放,且地面未做任何防滲處理,危險廢物轉移處置未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雖然金屬熔煉企業基本無工藝廢水排放,但是地面上攜帶重金屬、有機物的油污或泥土可能隨雨水和地面沖洗廢水進入外環境,對水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3熔煉行業發展的建議性對策
3.1熔煉行業發展定位
(1)布局合理,企業人園,形成產業集聚群。
(2)通過兼并重組,對外加工為主的企業形成規模化,提升熔煉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使玉環熔煉行業處于省內及國內領先水平。
(3)優化產品結構,生產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熔煉產品。
(4)企業設備先進、技術領先,擁有各類先進熔煉工藝設備。
(5)企業污染防治設施完備,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先進,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達到行業清潔生產水平。
(6)熔煉企業規模適度,在滿足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超過區域環境承載能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相協調。
3.2發展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
3.2.1發展布局調整
以熔煉工業園建設為重點,合理規劃熔煉工業園,逐步聚集選址不合理企業,進行集中發展、集中治污。
3.2.2產業結構調整
玉環熔煉行業的種類有:廢舊有色金屬熔煉(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鋅)、鑄鋼和鑄鐵、有色金屬鑄造(銅鑄造、鋁鑄造、鋅鑄造)、金屬壓延加工等。根據玉環縣各行業對各種類型熔煉產品的需求程度不同,以及不同熔煉企業準入條件不同,引導和優化再生銅熔煉、鑄鋼和鑄鐵、有色金屬鑄造、金屬壓延加工等企業的發展。目前,再生銅熔煉生產的產品絕大部分為低端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低,今后重點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控制黃銅棒中鉛含量在2%以下,重點發展無鉛銅棒。
鑒于《鋁行業準入條件》和《鉛鋅行業準人條件》中對于再生鋁和再生鋅衛生防護距離要求較高,而且目前玉環絕大部分企業使用的鋁錠、鋅錠以購自外地為主,對于本地再生鋁、再生鋅熔煉企業依賴性較小,玉環當地再生鋁、再生鋅企業本身生產的產品附加值低,生產過程環境污染較大。因此,控制再生鋁、再生鋅熔煉企業發展,不再新建再生鋁、再生鋅熔煉企業。
根據企業性質不同進行分類管理,鑒于對外加工企業與配套加工企業各自發展重點不同,引導其進行科學合理發展,對外加工熔煉企業向規模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配套加工企業有條件地限制廢舊金屬熔煉生產,鼓勵直接采用銅錠(紫銅)、鋁錠、鋅錠等產品鑄造金屬制品,配套加工企業進行廢舊金屬熔煉的,須建立規范化的熔煉車間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3.2.3工藝設備改進
再生銅熔煉宜采用生產效率高、丁藝先進、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好的快速熔化感應電爐、傾動式陽極爐、豎爐及其它新型強化熔煉爐。提升再生有色金屬熔煉工藝智能化控制技術和再生有色金屬物料自動配比水平。
對各種廢雜金屬原料,宜采用干燥器中熱處理除油、介質分離和磁選去除含鐵物質、表層碾磨處理(須有有效的收塵系統并回收其他金屬)、風力或密度分選、離心分選等先進預處理工藝及其他機械化預處理設施,分離混雜在廢金屬中的塑料、橡膠、鋼鐵、樹脂、油污、油漆等其他物質并盡量綜合利用,減少后續熔煉過程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產生。
鋼鐵鑄造行業要根據所生產鑄件的材質、品種、批量,合理選擇粘土濕型砂、樹脂自硬砂、水玻璃自硬砂、熔模精鑄、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重力、離心、高壓壓力、低壓等)先進的造型工藝,以及冷芯盒、覆膜砂殼芯、熱芯盒等制芯工藝;有選擇地采用機械化、半自動及自動造型生產線;淘汰粘土砂干型鑄造工藝。提倡采用中頻爐替代沖天爐,大批量生產鑄鐵件產品采用沖天爐、電爐雙聯熔煉工藝,推廣采用大容量(10t以上)、長爐齡(一次開爐連續使用4周以上)、富氧、外熱送風、帶有布袋除塵的沖天爐。提高設備自動化水平,減少鑄造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金屬壓延加工企業要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對生產車間工段的布置應優化合理,縮短物料輸送距離。盡可能采用新型高效低噪設備,合理布置高噪設備在車間內的位置,及時淘汰落后設備、廢舊設備,避免因設備不正常運轉產生高噪聲。
3.3發展規模及總量控制
3.3.1發展規模控制
為了實現整個產業鏈的良性發展、以及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相協調,熔煉行業應保持與汽摩配、水暖閥門行業同步發展速度,但是,考慮目前再生銅企業的銅棒產量已相對過剩,應適當放慢發展速度,防止產能過剩對環境容量造成的壓力。因此,建議到2020年,再生銅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68萬t以下,鑄鐵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15萬t以下,鑄鋼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2.0萬t以下,銅鑄造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2.0萬t以下,鋁鑄造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6.0萬t以下,鋅鑄造企業總體規模控制在2.0萬t以下。
3.3.2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為了確保熔煉行業發展過程中減少對周邊的環境影響,需對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進行控制,做到增產不增污。熔煉行業基本無生產廢水排放,污染物主要是以廢氣為主,廢氣污染物中,以煙塵為主,還含有少量的銅、鋅、鉛等金屬和金屬氧化物以及氟化物等。因此,總量控制選取綜合指標煙塵和重金屬指標鉛作為總量控制因子。
3.4新建熔煉企業準入要求
新建項目要與淘汰區域內落后產能相結合,現有熔煉企業的改、擴建和技改項目,必須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鼓勵“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提倡熔煉企業兼并重組,以騰出的能源、環境指標,在熔煉園區、縣級工業功能區內適當發展一批規模大、技術先進的建設項目,促使一批企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的健康發展。
3.4.1用地指標和規模要求
熔煉企業環境準入指標具體見表2。
3.4.2工藝裝備要求
(1)鼓勵采用清潔能源,有色金屬熔煉鑄造、金屬壓延禁止使用燃煤或焦炭,宜采用感應電爐,或采用輕柴油或天然氣等清潔燃料;鋼鐵鑄造宜采用感應電爐或采用外熱送風水冷長爐齡大噸位(15t/h以上)沖天爐。
(2)新建熔煉項目禁止采用無磁軛的鋁殼中頻感應電爐、無芯工頻感應電爐、GGW系列中頻無心感應熔煉爐、直接燃煤的反射爐、熔化率≤5t/h的沖天爐等國家及省相關產業政策已淘汰設備。
(3)金屬熔煉過程中應選用環保型的覆蓋劑、熔劑、精煉劑等,降低添加劑可能帶來的污染。選用環保高效的清渣劑代替傳統的清渣劑。
3.4.3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3.4.3.1水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強企業的廢水收集和處理,實現清污分流和污污分治,并配套合適的廢水處理設施。
(2)應當有效預防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廢水管道應滿足防腐、防滲漏要求,易污染區地面應進行防滲處理。廢物收集場所的地面應硬化、防滲處理,四周建圍堰并宜采取防雨措施,雨水排放口應設置檢查井。
(3)廢氣噴淋水、堆場滲濾液、初期雨水、場地沖洗水和生活污水應納入相應的廢水處理設施處理。
(4)冷卻水應循環使用,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80%。
3.4.3.2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廢氣排放均應分別符合《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l6297-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l4554-1993),采用火法對廢金屬危險廢物進行預處理的,應當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l8484-2001)中有關要求和有關地方標準的規定。
(2)金屬熔煉、精煉、澆鑄、清理和廢舊金屬原料的預處理、中間物料破碎等產生污染物的部位,可采取局部密閉、整體密閉和密閉小室等不同的密閉方式,安裝良好的負壓集氣系統,并配套廢氣收集和處理設施。
(3)新、改、擴建熔煉項目須采用高效布袋收塵+水噴淋、高效布袋收塵+沉降室、旋風除塵器+水噴淋等二級聯合處理工藝對熔煉廢氣進行治理,確保除塵效率在99%以上。采用脫硫塔、弱堿性噴淋塔對熔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硫酸霧、氟化物等氣體污染物進行有效地吸收。
(4)產生二嗯英污染的熔煉企業須建立有效的二嗯英污染防治措施。
3.4.3.3固體廢棄物管理、處置措施
(1)固體廢棄物處置應符合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要求。設置規范的固廢堆場,各類固體廢棄物分類收集,存放場所應符合《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2)對于熔煉廢渣、飛灰等固廢,要求統一按危險固廢來進行管理和處置,并建設符合國家要求的危險廢物臨時貯存場所,并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同時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
3.4.3.4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1)廠界噪聲應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l2348-2008)。新建項目必須在廠界噪聲排放達標后才能正式投產。
(2)企業須有防止粉塵、有害氣體、噪聲等職業危害防治措施,并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