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勉

【關鍵詞】 高中物理;力學實驗;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8—0190—01
一、力學實驗考點分析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學實驗的核心,本實驗通過控制變量法討論了力與運動的關系,驗證了牛頓第二定律F合=ma。
二、融合策略實例分析
例 探究“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研究對象是鋁塊(質量小于砂桶的質量),實驗中靜止釋放輕繩前,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分析實驗操作中有兩處錯誤:打點計時器應該接交流電源;鋁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2)正確操作后開始實驗:保持鋁塊的質量不變,改變對鋁塊的拉力(通過在砂桶中添加砂);靜止釋放輕繩,力傳感器實時測得拉力的大小F,分析紙帶打出的點算出對應加速度a,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通過多組實驗數據分析,描點繪出如圖乙所示,得到一條過坐標原點的直線,縱軸為加速度a,忘記標注橫軸,橫軸的物理量是:F-mg。(3)如果把力傳感器安裝在右側輕繩上,分析實驗的誤差會更大(由于滑輪的摩擦)。
實驗考點分析:
1. 本實驗裝置為豎直方向,鋁塊的重力相當于原始實驗斜面的摩擦力。
2. 鋁塊所受的拉力通過力傳感器實時測量,F合=F-mg。
拓展實驗考點,將實驗融合分析:
策略一:分析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保持鋁塊的F合不變,通過改變鋁塊的質量,分析紙帶上打出的點,通過逐差法計算對應加速度的大小a,作出a-1/m圖象。
在高考力學實驗中,以教材中《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為背景、實驗目的為依托,通過改變實驗條件、實驗儀器設置題目,通過不同考點元素的重新組合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體現拓展性、開放性、發散性特點。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