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潔 王景文 鄭磊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河北省;骨干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
摘 要:高校圖書館要堅持以讀者需求為先,以內容為王,促進微信公眾平臺與閱讀推廣工作的融合,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文章調查分析了河北省13所骨干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開通情況、信息推送情況及欄目設置情況,總結了河北省13所骨干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10-0046-03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在微媒體時代,如何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提升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好地發揮教育職能是高校圖書館亟須思考的問題。筆者于2018年6月以微信公眾平臺、微信、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進行了檢索,共獲取文獻208條。筆者在剔除無關主題的文獻后發現以下幾個問題:基于微信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始于2014年,論文數量較少,研究重點是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優勢及必要性分析,針對河北省高校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的文獻很少。為了推動河北省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開展,筆者運用文獻分析法和網絡調查法,對河北省骨干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閱讀推廣工作的現狀、效果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1 河北省骨干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閱讀推廣情況調查
1.1 微信公眾平臺開通情況、命名規律
2018年6月,筆者對河北省13所骨干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了調研,從表1可以看出,有12所高校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僅有河北地質大學圖書館沒有開通微信公眾號,開通率為92.31%,其中4所高校圖書館開通的是服務號,8所高校圖書館開通的是訂閱號。12所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全部完成認證,認證率為100%。這12所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都是以“大學名稱全稱+圖書館”進行命名的,如河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等。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的命名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高校英文縮寫+library(或lib)”的命名方式,如hbulibrary。二是“高校英文縮寫+‘_或-+library(或lib)”的命名方式,如Hebut_lib。
1.2 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信息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統計的推送信息時間段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計365天。由于河北地質大學圖書館和河北中醫學院圖書館在統計期內沒有開通微信公眾平臺,筆者僅統計了11所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推送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在閱讀推廣工作中訂閱號推送信息的優勢大于服務號。筆者將這11所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2017年度的信息推送總量及閱讀推廣信息推送量按降序進行了排列,排名靠前的高校圖書館基本為訂閱號。河北經貿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年度推送信息總量最多,為747條,閱讀推廣信息量也最多,為100條;而河北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年度推送信息總量最少,僅有19條。究其原因,訂閱號每天可以群發1條信息,而服務號每月只能群發4條信息,因此,訂閱號在推送消息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使用訂閱號,能起到良好的宣傳、推廣作用。
1.3 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信息的內容
11所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推送內容涉及圖書館文獻及數字資源、個人圖書館、圖書館概況介紹、活動通知等,筆者根據推送內容設置了9個欄目,如表3所示。
2 河北省骨干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缺乏專職管理人員
很多高校圖書館的微信公眾平臺沒有配備專職的閱讀推廣人員,往往由其他工作人員兼職管理,工作流動性較大,職責不明確,分工不細致,相關的專業技術培訓也不及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可持續性發展及閱讀推廣的效果。
2.2 信息重復推送現象比較嚴重
2017年度推送信息最多、閱讀量最大的單位是河北經貿大學圖書館,該館存在同一條信息反復、多次推送的情況。這種做法雖然提高了信息的推送量及閱讀量,但是也容易使讀者產生疲勞感,忽略有價值信息。
2.3 缺乏創新
筆者調查研究的高校圖書館存在將傳統的線下閱讀推廣內容直接放在微信公眾平臺等情況,未能突破固有的閱讀推廣模式,缺乏創新。
2.4 內容及欄目設置同質化現象嚴重
筆者調查研究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基本都是圍繞“我的圖書館”“信息發布”“本館概況”“數字資源”等設置欄目的,同質化現象嚴重。
2.5 信息發布數量兩極化現象嚴重
在調查研究的高校圖書館中,2017年度發布信息最多的單位是河北經貿大學圖書館,年信息發布量為747條,總閱讀量為202,723次;發布信息最少的單位是河北大學圖書館,年信息發布量為19條,總閱讀量為9,604次。由此可見,這些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信息發布數量呈兩極分化趨勢。
2.6 閱讀推廣信息的發布數量有待提高
2017年度閱讀推廣信息發布最多的單位是河北經貿大學圖書館,數量為100條,占年信息發布量的13.39%,其閱讀量僅占總閱讀量的11.67%,而一些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沒有發布有關閱讀推廣方面的信息。華北理工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雖然年信息推送量較少,但其閱讀推廣信息占總推送信息量的80.70%,其閱讀量占總閱讀量的42.59%。高校圖書館應重視閱讀推廣工作,提高閱讀推廣信息的推送比重。
2.7 信息推送時間具有明顯的時段性
由于高校寒暑假期等原因,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2月、7月、8月這三個月的信息推送量明顯減少。同時,由于“世界讀書日”等原因,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4月的信息推送量明顯增多,占全年推送量的30%~40%。
3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建議
3.1 根據讀者需求調整推送信息內容
內容是高校圖書館微信平臺發展的核心,閱讀推廣的效果及可持續性是由推送信息的內容決定的,高校圖書館只有持續推送高質量、有內涵的信息,才能提升微信公眾平臺的知名度,形成穩定的閱讀群體,達到預期的閱讀推廣效果。由于教師和學生在知識儲備、研究層次、閱讀需求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高校圖書館可進行調查研究,分類別向教師、學生推送信息,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3.2 加大宣傳力度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是高校圖書館與讀者聯系的重要橋梁,是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讀者服務的重要方式,也是與讀者互動的重要渠道。雖然河北省13所骨干大學圖書館絕大多數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但是有的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存在欄目設置簡單、定位不明確等問題,推送信息的數量、閱讀量及點贊數都偏低,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合理規劃功能定位,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讀者的使用習慣,提高他們的忠誠度。在微信公眾平臺管理方面,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專門的管理團隊,根據團隊成員的專業背景、研究專長等合理分工,讓他們各司其職。另外,高校圖書館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種途徑宣傳微信公眾平臺。高校圖書館可在館內的顯眼位置,如館門口、公告欄、存包柜等處張貼微信公眾號二維碼,以便讀者掃碼關注。高校圖書館還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新生入館教育、發布獲獎名單,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加強與讀者的互動交流,重視讀者的留言,并及時進行回復。
3.3 推送信息形式多樣化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群體主要是師生,因此,推送信息的內容一定要實用、嚴謹及新穎,推送信息的語言風格盡量風趣、幽默。調查結果顯示,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的信息內容豐富,語言平實。因此,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量及點贊量在河北省骨干大學圖書館中名列前茅。高校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閱讀推廣信息的過程中應抓住讀者的興趣點,吸引讀者關注和轉發。
3.4 調整信息推送頻率
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注重提高信息內容質量的同時,可適度調整信息推送的頻率和條數,每周推送信息10條左右。每周推送信息條數較多的高校圖書館可縮減推送量,無須重復推送同一內容的信息,以免造成讀者的閱讀疲勞;而推送信息條數較少的高校圖書館可以增加推送量,以提高讀者的關注度。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還可在寒暑假期安排專職人員繼續推送閱讀推廣方面的信息,以豐富讀者的假期生活,提高自身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杜洋,付瑤.圖書館“微媒體閱讀推廣”實踐與探索:以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7(3):26-30.
[2] 秦疏影.高校圖書館精細化閱讀推廣模式研究與效果評價:以北京農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8):45-49.
[3] 王婷.微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11):89-92.
[4] 成愛萍.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5(2):57-60.
[5] 李劍.微信公眾平臺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分析:以廣東省高校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5(4):92-96.
[6] 劉倩美.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7):29-32.
(編校:孫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