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楠
目前,全國各省份陸續迎來了新高考改革,要求學生在高一階段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規劃。新課改形勢下的新高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以往“填鴨式”教學方式相比,教師課堂教學必須重視學生能力發展,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并使其個性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實施,致力于學校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倡導學生自主化學習。
一、“即時強化,有效操作”教學改革實施背景及理論
新課改后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倡實踐體驗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側重創設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情境,進而形成師生共同探討的課堂氛圍,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教育應社會需求而發展。中國古代教育學家孔子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在總結前人的研究的基礎之上,著名的行為主義學家斯金納提出了一系列的強化假說,對現代教育教學具有深遠影響。何為強化?就是利用任何使反應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刺激—即強化物,使某一行為概率增加的過程。斯金納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通過反應后呈現令人愉快的刺激來增加行為反應的頻率,包括獎金、對成績的認可、表揚、改善學習環境和安排擔任挑戰性的工作、給予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等。而負強化則是通過減少或阻止反應后令人厭惡的刺激來增加行為的頻率,包括批評、處分,不給獎勵或者減少獎勵等。
斯金納認為“即時強化,有效操作”必須做到:(1)要將大范圍的學習框架細化,分化成若干小的信息呈現給學生;(2)需要明確學習信息的正誤。必須在學習者經歷學習過程后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需要有明確的回饋信息,快速呈現評價結果。而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必須結合學生群體性特點,采取學生有興趣的強化物,不斷實施強化,同時注意不同個體的個性發展。
二、“即時強化,有效操作”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在實施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及心理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強化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1、高一化學教學。從整體上來看,高一學生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思考能力迅速發展,思想活躍,更喜歡生動有趣的課堂。但是高中學習的深度和難度較初中學習有很大的跨度,很多學生覺得接受起來難。其實化學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初中階段學生就已經開始接觸學習,從最開始的探究水的奧秘開始,應該讓學生深刻意識到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關。因此,對于高一學生,教師在授課時應重在趣味性,選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強化物,如水生火的魔術、滴水生煙的實驗,化學與毒品的關系等,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保持高度的熱情來學習。例如在講人教版化學必修一第三章過氧化鈉的性質實驗中,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以小組為單位表演魔術“滴水生火”,對于勇于展現的學生給予小組加分獎勵,一周后積分比較多的幾個小組可以抽獎,獎品可以是勵志書籍、學習用品、體育用品等,既可以提高孩子們思考問題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可以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及個性化的發展。
2、高二化學教學。經過一年的學習,高二學生的思維更加的理性、縝密,但同時出現嚴重的分化,即所謂的“高二現象”。高二既沒有高考升學的壓力也失去了高一剛入學時的新鮮感,學生群體在掌握知識程度上已經比較明顯的分出層次,此時需要我們教師更加細化的給不同群體的學生以展現自我的機會,“即時強化”,教學重點也由趣味性向知識性過渡。可以布置課前小講堂,分組進行,角色扮演,有小主持人,對于上一節課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復習提問,針對問題的難度設置不同分數,分為必答題和搶答題環節,每天課前進行“即時強化”。例如在講授選修五有機化學《烯烴》教學中,對于理解烯烴加成和烷烴取代反應制取鹵代烴的不同,課前征集最優方案,有一組學生思路很好,課下和老師探究,在老師的建議下設計出了非常棒的方案:播放世界杯中運動員激烈搶球受傷的視頻,緊接著介紹了復方一氯乙烷氣霧劑的功能進而設計合成路線。其余組學生設計的方案五花八門,對于學生的想法教師要及時肯定,鼓勵他們以后要勤于思考,同時對于積極思考提出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表揚,作為帶動其余學生學習的正強化物,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3、高三化學教學。隨著高中兩年的學習,面臨高考,學生學習主動性更強,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的理性,這一階段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對于知識整體性的把握以及運用所學知識正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題多解”是高三化學的特點,可以分小組討論解決問題。以一道題為例,“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氯氣和a mol 的NaOH完全反應生成NaCl、NaClO、NaClO3”,在后續問題處理中,問學生反應中轉移電子的范圍,采用極值思想,既可以用電子守恒思想解題,也可以結合方程式解題,每個小組在必須完成任務的刺激下,根據完成問題程度的不同,獎勵不同分數,通過這一過程的討論以及之后的分數獎勵,正強化他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思考。
我身在教學一線工作近十年,學生群體在改變,教育方式在不斷深化改革。我認為“即時強化,有效操作”在化學教學中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同時也將老師從以往“獨角戲”的角色中解放出來。學生更多的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教學雙邊關系做到平等互動。但是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需要注意強化方式:一、在新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即時強化,對于正確的點不斷的即時肯定。因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強化理論,帶動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二、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強化方式。給予學生們積極、健康的心理暗示,采取有效的獎勵措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的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教師運用不同的強化手段,打造活躍的、有趣的、動感的化學課堂,讓學生們從心里愛上我們的化學課堂,每天期待豐富多彩化的學課堂,這就是“即時強化,有效操作”教學改革帶來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