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
摘要: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地圖是其中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地理知識具備一定的系統(tǒng)性,學號地圖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總結(jié),從而使學生對地理知識做到更深入的學習和了解。本文將對地圖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對高中地理地圖做到更進一步的了解。
關(guān)鍵詞:高中地理;地圖運用;分析研究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學對學生有著多方面的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對地理環(huán)境做到了解,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和使用地圖的能力,才能做好對地理知識的充分掌握。其中地圖的學習和使用無論從現(xiàn)實角度和還是應試答卷角度出發(fā)都對學生的知識認知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增加學生基本常識的優(yōu)質(zhì)課程。在高中地理地圖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對教學的方法和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幫助學生高效的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從而提升地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教學的意義
高中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手段,能夠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拓寬學生的思維方法,使學生的地理知識具備一定的適用性。運用地圖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地圖雖是平面的圖形,但是其中的等高線、圖例等內(nèi)容可以將地理樣貌還原成立體圖形,有助于學生短時間內(nèi)對地區(qū)地理樣貌的掌握。運用地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直觀的觀察到理論分析的作用,例如一些城市地理區(qū)位分布因素、自然樣貌的分布特點,都可以通過地圖進行快速的了解和掌握。運用地圖可以使學生更靈活的使用自身的地理知識,能夠在多個層面對地理問題進行分析,以圖形確立不同自然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問題解答的一種方法。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地圖的基本教學策略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總結(jié)一定的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對地圖的掌握和學習更加輕松,使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產(chǎn)生興趣和動力,提升地圖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一)教會學生讀圖的方法。讀圖的方法通常是重視地圖中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教師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嘗試用地圖對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和解釋,從而使學生適應地圖的經(jīng)常性使用,達到鍛煉學生熟悉地圖的目的。另外在具體的教學中,讀圖又分為兩個階段,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要利用一切展示地圖的方法,使學生對地圖的類型和讀圖的方法進行掌握和熟悉。1在解題階段,好需要養(yǎng)成解題的三步走習慣。首先是重視地圖的名稱,一幅地圖的價值和目的體現(xiàn)在地圖的名稱上,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格外的強調(diào)。其次是對地圖表達內(nèi)容空間位置的判斷,通過對地圖位置的判斷,有助于學生對其它的地理知識展開聯(lián)想,從而豐富解題的辦法和思路。最后是對地圖三要素的觀察和重視,通過三要素確定地圖內(nèi)容的詳細情況。通過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是學生進行更深一步地圖運用練習的基礎(chǔ)。
(二)加強學生的填圖訓練。地理學科是一項復雜的學科,包含著諸多方面的地理知識,這對學生的記憶和空間想象能力是一種考驗。對此,填圖訓練可以幫助學生訓練自身的地理知識記憶,同時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達到有效的地理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具體的訓練方法可以使用空白的練習冊等手段,讓學生對地球或者某個區(qū)域的地理核心要素進行填寫。例如在地圖上對我國的省份分布進行填寫,對主要的湖泊河流進行填寫,對地圖的等高線進行填寫和分析等。通過填圖訓練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也是對學生記憶成果的一種檢驗,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實現(xiàn)對地理地圖的靈活掌握和使用。
(三)對學生的繪圖能力進行一定的訓練。地理知識的復雜性,要求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必須準確,才能保證解題思路和解法的正確。對此在填圖的基礎(chǔ)上,學生最好能夠進行繪圖學習。如果學生能夠憑記憶對所學的地理地圖內(nèi)容進行繪制,則可以充分證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熟練應用。繪制地圖也是強化學生記憶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更加輕松。對學生繪圖能力訓練有以下幾個可行的辦法。首選在課堂上教師在繪圖的過中,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模仿學習繪圖,使學生對地圖的繪制方法做到基本的了解。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在課余時間對一些重要的地圖進行臨摹繪制,以提升學生的繪圖能力,強化學生的圖形記憶。還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地圖內(nèi)容,繪制一些潛在的區(qū)位要素點,達到對學生的記憶和能力訓練。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平時重要的地圖進行繪制總結(jié),做好筆記,使學生對地理地圖做到不斷的熟悉和了解。
(四)靈活的使用地圖。在做到對地圖充分的熟悉之后,還需要學生靈活的使用地圖,學會使用地圖,以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地圖的繪制是幫助學生對區(qū)位地理因素進行充分的解析,從而完成問題的解答。2地圖使用首先應該符合使用的需求,例如在分析一些地形地貌對自然氣候影響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地圖。在分析一些具體災害帶來的破壞時可以使用地圖,總之地圖的使用必須“因地制圖”靈活實用。
(五)注重地圖之間的組合使用。地圖的組合問題,是地理學習中常見的考察內(nèi)容。不同地圖之間的組合使用,能夠直觀的表達出不同區(qū)位之間的地理特點,或者表達出同一地區(qū)的地理要素的真實性和復雜性。在組合地圖的使用過程中,除了考題給出的問題分析。教師和學生也可以自主的對一些地區(qū)地圖進行組合和分析,使學生對組合地圖的使用更加熟悉,并強化相關(guān)地區(qū)的地理知識。
(六)注重地圖之間的聯(lián)系。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典型的地理區(qū)位圖或者氣候特點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對不同地圖之間聯(lián)系和特點的總結(jié),使學生對地圖和地理知識做到更全面的思考和了解。例如在學習熱帶草原氣候的過程中,對非洲南部和北部的氣候進行聯(lián)想分析,從而實現(xiàn)對相關(guān)地區(qū)知識之間的串聯(lián),達到強化地圖使用和記憶的目的。
三、結(jié)束語
地圖作為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教學方法和思路上有其特殊性。教師如果能夠使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必然能夠使學生的地圖使用能力靈活且高效,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興趣,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基本常識。
參考文獻:
[1]任達俊.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2018 (2):236.
[2]李紹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合理運用地圖教學的意義及基本要求[J].新課程,2017 (2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