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丁軍艷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大環境下,檔案信息化建設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檔案自身發展的需求。本文結合勘察設計院自身特點,討論了勘察設計院的檔案信息化建設應從哪幾個方面著手,期望為同行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參考。
科技檔案是勘察設計院檔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勘察設計院經營生產活動的法律憑證和重要依據;勘察設計院的工程設計、經營決策等更是離不開科技檔案。經營生產活動產生了檔案,檔案亦是經營生產活動的依據。因此,檔案管理系統不能獨立存在,勘察設計院應首先將檔案管理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連接起來。為使檔案管理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有效對接,保證數據順利傳遞,勘察設計院應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對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二次開發。根據檔案系統測試環境、數據接口規范和數據庫表結構文檔,解決兩個系統之間的用戶和組織機構協調統一、生產數據集成和流程集成等問題,實現檔案管理系統和生產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無縫對接后,用戶可以通過生產管理系統登錄檔案管理系統進行相關檔案查詢、檢索、瀏覽、下載等操作,生產管理系統歸檔文件可以自動轉入檔案管理系統預歸檔區,在生產管理系統辦理借閱,流程審批會自動進入檔案系統借閱等功能。實現檔案管理系統與生產管理系統的無縫對接,可以避免產生新的信息孤島,完善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
隨著勘察設計院不斷發展壯大,承接業務范圍越來越廣泛,工程項目越來越多,技術檔案館藏量也越來越大。由于某些工程項目名稱相似或者項目名稱幾經變更等緣故,檔案查找利用顯得困難,檔案人員工作效率低下,浪費大把時間在查找實體檔案上。而將這些檔案數字化,則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檔案數字化,可以大大提高檔案利用的便捷性。據部分勘察設計院統計,數字化后的紙質檔案借閱率可以減少85%以上,極大提高了檔案利用效率及檔案人員工作效率。檔案人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檔案信息資源編研、檔案知識化管理。勘察設計院應逐年對歷史室藏的非涉密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逐步實現非涉密檔案數字化率達到100%,為企業知識共享提供基礎資源。檔案數字化,使檔案室從“檔案實體保管與服務”為主逐漸轉變成提供“數字檔案信息中心”。
近年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化)作為新事物出現在勘察設計行業,BIM技術應用未來擁有廣闊的市場。勘察設計院檔案工作應當認真分析趨勢、更新觀念、乘勢而上,積極推進BIM時代設計文件的管理及利用。首先要在生產管理系統做好BIM設計文件的過程管理,之后需歸檔的BIM設計文件由生產管理系統自動流轉到檔案管理系統,檔案管理員進行整理編號。在此要注意BIM設計文件格式在檔案管理系統的兼容性,及時與檔案管理系統開發公司探討BIM設計文件格式的顯示與存儲方案。總之,檔案管理工作要順應技術發展,深入開展BIM模型檔案管理工作。
勘察設計院科技檔案數量巨大,簡單的檢索查閱遠遠不能滿足生產設計人員的利用需求。知識點標識,是以生產設計人員利用需求為導向對檔案信息資源深入挖掘,是實現知識管理的基礎工作,即步入檔案信息化高級階段的第一步。知識點標識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1.屬性分類。首先由檔案人員按照業務范圍對科技檔案文件進行大的分類,如:分為水運、環境保護、勘察測量、監理等大類;按照這些大類,尋求各類相關的專家配合,按照專業特性進行細化分類,細分出具有較大利用價值的屬性,如:將碼頭結構分為高樁碼頭、板樁碼頭、重力式碼頭等。2.屬性標識。依據數字化成果內容,組織相關專家對工程檔案進行屬性標識。進行知識點標識后,生產設計人員將能夠輕易、快速查找到真正需要的檔案。
要做好勘察設計院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光具備檔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檔案部門首先要加強檔案人員的檔案知識、其他相關專業知識學習,定期邀請生產設計單位人員給檔案人員做相關專業知識培訓,提升檔案人員素質;檔案人員應當深入到生產一線,有機會更要到現場收集檔案資料、學習專業知識、了解生產設計人員真正需求;檔案部門還要與生產設計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邀請生產設計人員參與到檔案信息編研、檔案信息樹構建中來,鼓勵其對檔案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及建議。
勘察設計院檔案信息化建設,是檔案發展的需要,是院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要求。勘察設計院要將檔案信息化建設作為信息化考核指標,提高相關部門對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視度,確保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有效推進。本文結合勘察設計行業特點,闡述了勘察設計院信息化建設的工作要點,以期對今后同行業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