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北大學 葉興昊
執行力是基層政府的生命力,也是基層政府需要具備的關鍵能力,只有具備強大的執行力,基層政府中的相關組織才能夠持續、穩定地存在,基層政府中的各項工作才能夠順利開展。因此,在我國政府管理體制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促進基層政府執行力的有效提升,就成為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以整體利益為導向的行政主體價值觀存在弊端。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的行政主體價值觀主要是對整體利益的重點強調,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行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許多商業人士也在發展中獲得了豐厚的財富。而基層政府中的工作人員由于工資水平較低,與許多商業階層人士的收入差距較大,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無法對工作人員積極性進行充分調動,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心理上不平衡,甚至出現受賄行為。
(二)行政文化的推進方式無法在基層貫徹。我國的政府結構直接決定著我國行政文化的推進方式,由于從中央到地方由多層級政府管理,而每一層級政府工作性質與重點又存在差異,導致在行政文化推行的過程中,從表面上看是對上級要求的與行政文化有關的內容進行學習,處于上行下效的狀態,但實質上卻存在弊端。首先,我國基層政府中的領導干部大多是通過民主選舉產生,雖然具備處理基層事務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群眾基礎,但是缺乏較高的文化水平,在行政文化推進中,缺乏相應的理解能力,容易出現偏差。其次,基層政府日常開展的工作內容比較具體,大多與基層群眾較為貼近,導致具有宏觀性質的行政文化在推行的過程中,難以與基層政府的執行行為結合,從而使行政文化缺乏應有的實用性。
(三)全能型政府行政理念中存在的弊端。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經濟水平的提升,政府對社會事務的管理范圍也逐漸擴大,逐漸形成全能型政府。在這種類型政府的領導下,為更好地與管理范圍相符,就需要建立各種基層行政管理部門,而這一狀態的形成,往往會導致在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過程中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在遇到問題時,由于職能部門較多,無法有效落實責任,導致各基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對基層政府執行力的提高造成十分不良的影響。
(一)樹立正確的行政文化價值取向。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移動終端的大范圍覆蓋,各級政府是否做到公正執政已經成為基層群眾關注的焦點話題。基于這種情況,要樹立“公平先行”的行政文化價值取向,在社會事務管理中,要對涉及的所有群眾以及政府工作人員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并給予弱勢群體充分的重視,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平,使各階層群眾能夠公平享受國家發展成果,樹立基層政府的良好形象,從而促使基層政府執行力有效提升。
(二)在施政過程中強化服務意識。在基層政府日常工作中,對社會各界與基層群眾進行有效服務既是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義務,也是人民以及上級政府賦予的權力。因此,為更好地在行政文化推進過程中促進基層政府執行力的有效提升,就需要轉變現有的施政理念以及公職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斷強化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樹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與宗旨,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聽取并合理采納群眾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從而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將政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三)以行政文化為基礎,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要想在行政文化視閾下實現基層政府執行力的有效提升,還需要基層政府在日常管理中,以行政文化為基礎,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同時將公職人員的道德行為納入激勵范疇,在提高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道德素養與能力水平基礎上,在具體事務的管理當中,發揮公職人員的合作能力,從而促進執行力的有效提高。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政文化建設已成為提升我國基層政府執行力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基層政府公職人員積極改變以往的執政理念,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通過多種有效手段,推動執行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