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蘭
【內容摘要】英語教學活動屬于當前教育事業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關鍵的課程,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好的增強學生英語水平,并為學生未來長遠穩定的發展提供有利保障。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中目前存在的課堂組織問題以及解決辦法展開討論,以期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近幾年來,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組織形式因為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嚴重影響,存在一定的弊端,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找出一條適合中國英語教學體制的教學之路。以下是本人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提出的幾點比較膚淺的建議,僅供參考。
一、初中英語課堂組織形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因學生的差異性導致無法正常授課
在每一個班級里,學生接受知識的快慢程度、對于一個知識點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例如:在同樣的上課時間內,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一節課可以背完一篇完整的英語課文,甚至還可以多背幾個英語單詞,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一節課之內僅僅只能背誦一篇文章中的一段句子,這些同學可能連課文中所講的內容都沒有搞懂。因為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就會嚴重影響初中英語老師的教學進度,如果老師講課比較快的話,就會使得一些學生感覺學習英語很吃力,完全跟不上節奏,進而導致教師無法進行正常地授課。
2.上課期間學生缺乏自主選擇的權利
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差不多都是同一個教學模式,每一節英語課堂都是有固定的時間的,正常情況下,一節英語課的時長為45分鐘,因時間有限,老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基本上不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在課堂上都是老師帶著同學們走,這種教學模式又繼承了之前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主體。這樣的課堂使得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如果課后老師布置一篇英語課文讓學生獨自在課下完成翻譯,那么學生不知從何處入手,慢慢地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喪失自信心,再后來學生就會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英語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絆腳石。
3.不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中國是一個有自己母語的世界強國,我們日常的交流都是通過漢語進行交流的,這就對學生學習英語有一定的影響。初中生學習英語大多數都是被強迫進行學習的,很少有學生是因為熱愛而去學習英語的。對于學生而言,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學生學習起來就會很吃力,這也是造成學生學不好英語的主要原因。
二、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
1.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辦法
不同的學生接受知識點的快慢程度是不同,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初中英語教師要做到課后總結、課后反思,教師應該多多關注每一個學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表現、心理狀況等問題,以便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2.開啟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而我們應該慢慢地改變這種教育模式,能夠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多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樂趣,進而能夠獲取學習經驗。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自己排練一些英語小品、英文歌等活動,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下進行表演,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以便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課堂上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一名中學老師,我們應該注意培養一個班級的班風,讓學生在日常的交流中也能夠使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一些優美的英語句子、經典的英文影片布置教室,讓英語在教室中隨處可見,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美妙之處。
結束語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的分析以及提出的見解,進一步提高我國教育模式的創新性,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緊跟新時代新課標改革的步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與同學合作的樂趣,一步一步激發出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慢慢地就會喜歡上學英語。當英語教學的組織模式具有創新性時,學生就會摒棄以前對于英語的厭煩情緒,他們不再認為英語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進而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輝. 初中英語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實踐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10.
[2] 趙樂燕. 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組織的實施[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3).
[3] 陶妍. 初中英語創新性教學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1(01).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太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