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薇
摘 要: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傳播和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對整個城市的風貌宣傳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冰雪景觀作為寒地城市特有的公共空間展示部分,它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創造性是其他城市文化中所不能包含的。隨著城市和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藝術作為新興的藝術文化傳播形式,也不斷影響著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冰雪景觀創作展示的多樣性。文章旨在研究將新媒體藝術與冰雪創作融合的可行性。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寒地城市;冰雪創作;文化融合
寒地城市由于空間地域的特殊性,在城市公共空間的展示上也有其自身的獨特性。為增強寒地城市冬季時期的空間美化度,冰雪景觀創作成為了寒地城市規劃和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城市冰雪雕塑、冰雪娛樂設施的搭建,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空間的美化觀賞程度,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空間受眾審美的不斷提高,現有的空間展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生活空間質量的更高要求。因此,既能提高空間美化度又能增強城市文化特征,不斷推新成為現階段的一項重要課題。
1 新媒體藝術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冰雪創作中應用的可行性
新媒體藝術是包含計算機藝術、交互藝術、虛擬現實、裝置藝術與多媒體等多種表現類型的全新藝術形式。新媒體藝術的產生豐富了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冰雪創作的多樣化,將新媒體技術有效地融入城市空間美化創作中,可以更好地增強人們在視覺和聽覺上的交互體驗。
第一,新媒體藝術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在城市公共空間展示應用上,可以提前讓設計師預覽到空間整體搭建的效果,而這一技術無疑在實行的過程中對寒地城市來說更為實用,也更為適用。畢竟寒地城市的空間設計一旦實施,需要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較多,這一技術可有效地節約后期所產生的施工成本,可行性較高。
第二,新媒體藝術先進的交互技術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的展示中,可增強體驗者的互動性,滿足觀眾互動的心理需求,使文化傳播不再是單一的傳播方式。雖然在實施上略有難度,但一旦生成受益無限。因此,可行性較為可觀。
第三,新媒體藝術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中,可增強空間的娛樂性。通過故事化、情景化的形式搭建另一個虛擬世界,帶領觀眾切身實地的體驗,從而了解寒地城市的文化建設和歷史淵源,可有效地宣傳寒地城市特有的城市文化。可行性較小,但最具實施的必要性。
第四,新媒體藝術的裝置藝術和多媒體技術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應用較為廣泛,結合寒地城市特有的公共景觀,可有效地提高城市公共空間的可觀性和美化度。通過燈光、視頻、3D投影等形式豐富公共空間展示方式的多樣性。可行性最大也最為直接。
2 新媒體藝術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冰雪創作中的應用性
寒地城市因其地域的特殊性,冬季較長,冰雪覆蓋度較高。所以,冬季時期寒地城市公共空間主要通過城市冰雪創作作品的展示,來提高城市美化度。而有效地融入與應用新媒體藝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寒地城市在冰雪創作展示方式上的多樣性和藝術性,改變單一的文化傳播模式。
寒地城市公共空間的冰雪創作通過結合新媒體技術,可有效增強前期工作的快捷性。早期冰雪創作的主要步驟是通過參考手繪圖紙,用泥塑的形式先展現出縮小版的成品效果,比較耗時耗力。使用新媒體技術完成最終3D空間展示效果圖,不僅在成本預算上相較于傳統創作方式更為節約,在觀賞效果和細節制作上的精度也更高。同樣在前期預覽效果上,呈現出立體的3D形態,更有利于查找作品中的不足并進行修改、修飾。以寒地城市中有冰城之稱的哈爾濱為例,在建設冬季城市街道景觀、冰雪大世界等旅游景觀和舉行一年一度的冰雪雕大型賽事時,就可大量應用此項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作品成本上的損耗。
其次,新媒體藝術中的VR虛擬現實技術在展現冰雪創作藝術品上更具交互性和體驗性。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能夠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技術,通過搭建虛擬空間使體驗者可以置身于一個三維虛擬的感官世界。如果在搭建虛擬空間時將寒地文化融入其中,就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呈現出寒地城市的虛擬真實景象,從而增強觀眾在視覺觀感上和聽覺體驗上的交互性,身處其境有利于增強觀者的趣味感。通過網絡或多媒體傳播的方式,使不能到達寒地城市觀光的群眾也可以在其所在的當地城市,使用VR眼鏡、數據手套或其他特制傳感設備領略到寒地城市的美麗景觀,了解當地的城市文化建設,增強對寒地城市文化屬性和特征的了解,這對寒地城市的形象推廣和文化輸出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現階段國內就有很多類似于“UtoVR優質虛擬現實視頻平臺”的網站可供觀者查找并欣賞到不同城市風光景色的VR視頻,其中也包括寒地城市,這大大提升了城市文化傳播的速度和普及度。VR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和自身優勢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展示體現上還是非常顯著的,日后勢必會成為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大有力武器。
最后,寒地城市冰雪雕塑和娛樂設施搭建展示的美觀度可通過融入新媒體藝術中的多媒體展示技術讓空間層次更為豐富,視覺感官沖擊更為強烈。燈光除了滿足人們基本的使用和具有照明的功能外,還具有美化城市夜景的作用,人們越來越多地將燈光美化應用在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中。而寒地城市的冰雪展示作為一項特有的藝術形式和富有變化的燈光工程相結合,營造出的冰雪雕塑夜景也更具震撼性。同樣通過多媒體視頻和3D全息投影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的應用,可以讓互動投影從各個層面包圍著觀眾,全面覆蓋觀眾視角,通過互動感應系統智能控制產生互動,如移步生花、手舞成花等,讓參觀者沉浸在充滿趣味性,夢幻的體驗里,使冬季的寒地城市風光可觀性更強,觀眾的沉浸式體驗更為深入。
3 新媒體藝術在寒地城市公共空間冰雪創作中的融合性
中國新媒體藝術從20世紀80年代的起步到21世紀的飛速發展,逐步滲透到中國當代藝術表現的每個角落。小到廣告展板、視頻互動,大到城市空間虛擬構建都離不開新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的最大特點就是交互性、技術性、虛擬性,如果利用好這一特征便可以讓藝術創作和虛擬交互設計更好地結合在一起,而這種融合方式也勢必成為今后整體的發展趨勢。
冰雪創作作為寒地城市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悠久的創作歷史和文化淵源。冰雪藝術作品也成為了寒地城市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標志之一,但隨著藝術美學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藝術的顯現效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種前提下,想讓受眾體驗到不同于以往的傳統冰雪創作,就要通過新媒體藝術的展現形式,使作品的呈現更加多元化。因為新媒體藝術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內涵是被囊括在單向信息輸出這一形式之中的,所以要想實現與冰雪藝術作品本體的互動,就要對新媒體藝術作品進行交互的強化,增強其體驗感與互動性,實現受眾與藝術作品二者之間深層次的溝通交流。
關于冰雪藝術的交互融合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其一是對文化的融合運用。優秀的傳統冰雪創作文化是人類的瑰寶,將傳統藝術形式和新媒體藝術相結合,也將成為其發展的重要方向,冰雪創作藝術形式可以通過新媒體藝術得到推廣。立足冰雪創作藝術審美的社會化角度,基于寒地城市的社會背景環境,對城市公共空間進行創作,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拉近創作者和觀眾的距離,這也為大眾審美品位的提高開辟了更好的條件。其藝術形態不需要被限定在狹窄的框架內,甚至還會逐漸形成健全的媒體參與機制、影像交互機制等。其二,手段融合也是新媒體藝術未來發展的探索重點。借助新媒體藝術在展示方式、敘事能力上的先進性,寒地城市冰雪創作的歷史通過敘事的手段,加上鏡頭重復、回閃處理等方式,讓觀眾產生擺脫時間束縛的感受,豐富觀眾的感官體驗,為人們了解寒地文化開辟了新的路徑。
寒地城市公共空間的冰雪創作基于簡單復制技術的傳播方式,在新媒體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已經不再適用,冰雪藝術創作者們應當立足于影像技術的交互滲透,將虛擬現實技術和傳統創作方式有效融合,進一步發現、挖掘和創新藝術的表現形式。這不僅是冰雪創作藝術的創新發展,還是新媒體藝術在融合機制上的又一提升。
參考文獻:
[1] 莫綺玲.從傳播方式的角度看新媒體交互藝術[J].視聽,2019.
[2] 郭靖雅,關皓.淺談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評《新媒體發展綜述》[J].新聞愛好者,2017.
[3] 李暢.哈爾濱城市街道冰雪景觀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