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許笑傲
摘 要:當下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導致群體性的對精神文明藝術建設的遺忘。嶺南非遺舞蹈是在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孕育下成長起來的,更是民族的藝術寶藏,蘊含著嶺南地區豐富的民間文化特色,富饒的嶺南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國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對非遺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創新創作是當下嶺南舞蹈創作的重點與難點。
關鍵詞:嶺南舞蹈;非遺舞蹈;創作研究
近年來,隨著社會偏重于經濟方向的發展,嶺南非遺舞蹈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問題主要出自兩個方面:第一,各種新興元素不斷融入,非遺舞蹈受到很大的沖擊;第二,缺乏傳承者,民間嚴重缺少從事民族舞蹈的藝人,非遺舞蹈難以傳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當下嶺南舞蹈藝術的創作作出一定的轉變。
1 當前嶺南非遺舞蹈發展難點
嶺南非遺舞蹈藝術起源于民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它生動地展現了民間生活的民間意識和生活場景,而各種各樣新元素不斷地加入嶺南人民的生活當中,它嚴重地沖擊了傳統的藝術創造,導致藝術不純粹,顯得比較浮躁。簡而言之,就是現代生活中的新興元素沖擊了傳統藝術創造過程,讓藝術變得浮躁、功利化。
就目前來看,嶺南非遺舞蹈的發展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難點,由于人們在生活中過于功利化,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欣賞傳統民間藝術、民族舞蹈,很多人對舞蹈藝術存在較大的誤解。社會的功利化導致嶺南民族舞蹈藝術缺乏傳承人。
2 當前嶺南非遺舞蹈創作思考
2.1 嶺南舞蹈逐步實現現代化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嶺南舞蹈已經很難適應當前時代的快餐文化,需要在保存獨特的嶺南民間舞蹈藝術文化的同時,不斷地融入更多的新元素。在嶺南舞蹈的編排過程中可以不再拘束于本土的民族舞蹈,應該將大量的優秀的舞蹈,類似于現代舞、舞蹈劇以及其他民族舞蹈的優點也融入其中,甚至還可以將國外優秀的舞蹈藝術也收納進來,打破傳統嶺南舞蹈藝術古板、枯燥的形式,增加更多的藝術性、表演性。
2.2 增強嶺南舞蹈的觀賞性
一個舞蹈能否得到大眾的欣賞離不開藝術性、觀賞性,嶺南舞蹈具有明顯的、豐富的藝術感和創造感,但是缺少了一點觀賞性。因此,在舞蹈的創作中應該考慮到現場表演的表現感,營造一個熱鬧、喜慶的氛圍,比如,運用舞龍舞蹈、舞獅舞蹈等生動形象的舞蹈,結合民間傳統音樂,使嶺南舞蹈現場效果好、極具觀賞性。
2.3 重視舞蹈人員的培養
想要嶺南舞蹈在當代社會中繼續得到傳承、弘揚,就必須加大對舞蹈人員的培養力度,舞蹈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做好基本功、專業技能上的教學,還應該讓學員學會把情感融入表演中,培養學員的舞蹈動作美感意識、肢體情感表達意識,只有將情感表達與嶺南舞蹈富含的民間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才能有助于嶺南舞蹈文化的傳播。
3 嶺南非遺舞蹈創作可行路徑
3.1 應表達嶺南非遺舞蹈的文化精神
嶺南非遺舞蹈在文化表達上依舊是以嶺南文化為主的,在吸收了新時代的各種新元素之后,嶺南舞蹈文化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傳播當代的優秀時代精神,豐富嶺南舞蹈傳達出來的文化精神,以嶺南舞蹈獨特的審美風格、優美緊湊有邏輯性的舞蹈步伐、傳統而又深入人心的節拍、悠揚流傳廣泛的調子將嶺南人們的民族文化、藝術傳向世界。
3.2 應蘊含嶺南非遺舞蹈的創作技巧
無論是什么舞蹈,都應該具有科學的邏輯性、整體結構的規劃。嶺南非遺舞蹈也是如此,創作的時候需要對舞蹈的結構做好構思,保證舞蹈全過程流暢。同時,創作離不開健康的心理,在舞蹈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應該保持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將樂觀的心態融入舞蹈中,不能太過于浮夸,配樂、動作都要適度。
3.3 運用網絡媒體廣泛傳播
嶺南人想要將嶺南舞蹈推廣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就應該主動向廣東文廣媒體投放非遺舞蹈的視頻,進行廣泛傳播,加大媒體的宣傳力度,由政府出面幫扶嶺南舞蹈這樣的嶺南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促進嶺南舞蹈傳承團隊、表演團隊與媒體的合作,發揮媒體網絡的便利性,加大電視臺等媒體對嶺南舞蹈文化的傳播力度,讓更多的人看到嶺南舞蹈,在觀賞嶺南舞蹈藝術的同時,也推動人們發現嶺南舞蹈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引起更多人對嶺南舞蹈的興趣,促進嶺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4 結語
嶺南非遺舞蹈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濃郁的民族風情、藝術表達性強等特點。在嶺南舞蹈的創作過程中,應該積極地面對時代發展的現狀,積極地將新時代的新鮮事物吸納進嶺南舞蹈的創作、編排,積極地實現嶺南舞蹈現代化、多元化的轉變。
參考文獻:
[1] 陳琛.嶺南舞蹈現代化進程發展研究[A]. 2015年12月(下)民俗非遺研討會論文集[C].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2015:3.
[2] 李怡霏.嶺南舞蹈視野下的廣東高校舞蹈創作[J].黃河之聲,2015(02):111-112.
作者簡介:鄭濤(1998—),甘肅人,廣東海洋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嶺南舞蹈創作。
許笑傲(1990—),湖南人,碩士,廣東海洋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嶺南舞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