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媒體融合時代,在該時代下,要想實現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就需要提高電視編導的創新性。本文針對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編導的創作創新途徑展開研究,對電視編導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途徑進行創新;通過提升編導綜合素質的方式,促進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電視節目
媒體融合時代指的是多個媒介呈現出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將不同的媒體狀態進行融合。這種方式能夠使整個媒體的性質發生改變,進而形成一種新的媒體形式,稱之為媒體融合。這種媒體形式的出現,對傳統電視節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電視編導作為電視節目制作的領導人員,對創作方式進行完善和優化,能夠促進電視節目在媒體融合時代下的良好發展。
1 媒體融合時代對電視編導的要求
電視編導是整個電視節目制作的核心,負責電視節目創作的主要工作。因此,電視編導對電視節目創作來說十分重要,電視編導需要通過發現整合新穎的題材,并對其進行挖掘和處理,進而制定相應的節目大綱,進行編輯和后期制作等工作,最終形成完整的電視節目。我國電視編導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是在電視節目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我國電視節目近幾年的發展速度逐漸提高,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電視編導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內容和方式,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制訂相應電視節目創作方案。目前,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電視編導創作的價值;在媒體融合時代,人們對電視編導創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第一,電視編導需要具有開闊的媒體視野。我國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速度逐漸加快,信息技術的水平也不斷提高,觀眾除了通過電視收看節目之外,還可以利用其他設備觀看節目。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保證整個電視節目發展的穩定性,就需要創作出與當今時代相吻合的電視節目。電視編導需要通過節目向觀眾傳遞出相應的信息,可以是觀點和價值觀等。因此,編導需要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最新的社會動態,并將其應用到電視節目制作中,這種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電視編導創作水平。電視編導要采用開闊視野的方式,對目前掌握的信息資源進行分析整合,并將自己的觀念和想法應用其中,在此基礎上確定節目制作的主題內容,利用最新信息,創作出大眾滿意度高的節目。
第二,電視編導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我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當今時代,人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較高。因此,電視編導在創作節目的過程中,除了以當今時代作為背景之外,還需要承擔起傳播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責任,使更多人能夠了解我國的歷史和我國的傳統文化。這就需要電視編導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并將知識通過電視節目呈現給觀眾,為觀眾制作精彩和具有價值的電視節目。除了電視制作專業知識之外,編導還需要掌握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從視野和知識上實現全面拓展,了解當下的重點信息和熱議話題,不斷豐富我國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使其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2 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編導創作途徑
2.1 提升主題的合理性
我國已經進入媒體融合時代,在該時代下,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時代的發展速度較快,電視節目要想保證在該時代下穩定發展,就需要進行不斷創新,提高電視藝術的表現性。例如,在設置電視節目主題的過程中,需要確定電視節目的中心思想和觀點,這在整個電視節目中具有引導作用。一個好的主題能夠提升整個電視節目的層次,必須保證電視節目主題具有較強的合理性,這就需要滿足兩方面內容。
第一,尊重事實。編導設定的主題需要根據現實生活制作,不能憑空創造出不合邏輯的主題。在此過程中,可以根據文學作品以及歷史記錄確定相應的主題,必須保證主題設置的真實性。如果一味地進行想象和捏造,則無法激發觀眾的觀看欲望,甚至會出現被觀眾吐槽的情況,影響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例如,在《紅高粱》這一電視劇中,鄭曉龍導演根據莫言小說《紅高粱》改編,其故事具有歷史依據,并且尊重原著和史實;人們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能夠引起共鳴,作品進而獲得觀眾的良好口碑。由此可以看出尊重事實的重要性。
第二,主題新穎。電視節目主題需要具有吸引力,不能一味地翻拍,要充分吸引觀眾,只有這樣才能鑄就經典。近幾年,我國出現了大量的抗日神劇,其中情節和橋段不僅老套陳舊,而且與實際歷史發展不相符,導致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體驗感受大幅度下降,并且沒有欲望再觀看第二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電視節目缺乏創新性,出現盲目跟從的現象,從而影響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
2.2 與觀眾實施互動
與觀眾積極互動,是電視節目在媒體融合時代的必然發展趨勢。網絡媒體正是因為具備較強的互動性,才得到大范圍應用,而電視媒體在實際發展中,也需要重視這一問題。例如,利用當今的交流互動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充分與觀眾互動。目前,多數電視節目制作組都會建立一個官方微博,通過評論的方式實現與觀眾的互動。綜藝節目則可以采用電話連線的方式,與場外觀眾進行實時互動。這種方式能夠將節目的互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提高自身節目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同時還能為觀眾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例如湖南衛視的《我想和你唱》,這是一檔音樂節目,該節目事先將需要演唱的歌曲發布到網絡上,觀眾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與自己喜歡的歌手進行隔空合唱,最終由節目組選擇部分觀眾到節目錄制現場,再由當期嘉賓選擇與自己合唱的觀眾。該節目的整個過程都在與觀眾進行互動,無論是在網絡中還是在節目現場,觀眾得到了充足的展示空間。給予觀眾展示平臺,使觀眾能夠與自己喜歡的歌手共同合唱。在此過程中,觀眾會感受到節目對自己的尊重和被需要的快樂,這種節目能夠將本身與觀眾融為一體。某種程度上,觀眾是該節目的主體,因此觀眾能夠在參與節目的過程中體會快樂,節目的收視率自然能夠得到有效提升。所以,編導需要認識到與觀眾互動的重要性。
2.3 科學確定節目風格
節目風格決定節目的受眾群體和播出質量,不同的節目風格呈現出的效果也不同。在媒體融合時代,人們的審美喜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節目風格也需要逐漸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這種方式能夠不斷開闊觀眾的視野,取得良好的播出效果。例如紀實類的電視節目往往能夠激發觀眾的共鳴,使觀眾從中體會到相應的情感和觀點,將觀眾與節目相互融合。這類節目的主要表現風格就是真實。除了這類節目之外,還有娛樂類型的節目、社會觀察類的節目以及真人秀節目。不同類型節目的風格和定位不同,因此能夠滿足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各種需求。
2.4 合理選擇電視節目
電視節目面對的對象是觀眾,因此,觀眾對節目的評價是衡量節目制作質量的主要標準之一。觀眾在選擇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主要是根據自身喜好展開選擇。電視編導在此過程中需要對觀眾的喜好和需求進行分析,進而制作與其喜好相吻合的節目。例如,針對喜歡籃球的人群,就可以制作出一檔與籃球相關的節目;而部分觀眾觀看電視節目是為了放松,針對這一類人,在選擇節目時需要將娛樂作為主體。電視節目編導需要確定各個觀眾的需求,確定每個人存在的審美界限。由此可見,媒體融合時代對電視節目編導創作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戰,要想促進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電視編導必須根據觀眾和時代的要求,調整自身的創作模式和創作方式,不斷提高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
3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看出,對電視節目編導創作進行優化,能夠提升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本文從電視節目主題的確定、觀眾互動、節目風格設定以及電視節目選擇等方面展開研究,確定整個電視節目編導創作的發展方向,進而實現媒體融合時代下電視節目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傅小利.論媒體融合下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及創作技巧[J].電視指南,2017(20):171.
[2] 董雨晴.淺談媒體融合時代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電視指南,2017(06):140.
[3] 滕菲.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6(11):172.
[4] 崔壯.媒體融合大背景下的電視編導創作技巧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6(21):46+49.
[5] 李和平.試論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6,6(12):209.
作者簡介:徐櫻珊(1997—),女,河南商丘人,黃河科技學院藝體學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研究方向:電視編導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