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地域文化和設計哲學進行解析,通過分析地域文化與設計存在的關系,以及地域文化與設計本質的關系,得出地域文化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地域文化的影響,包括產品中情感的設計及相關功能的設計。設計應該擔當起發揚地域文化的責任,運用設計的力量弘揚地域文化。
關鍵詞:地域文化;設計哲學;設計存在;設計本質
1 地域文化
當代地域文化的差異,多數是由人們所處地區、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不同而引起的。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地域文化可以大力推動地域經濟的發展。設計產生于人類發現和創造有意義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手段的需要。設計哲學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地域文化作為載體,運用設計哲學的理論,對文化進行提煉,得出相關的產品,不僅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而且對地區經濟也有推動作用。
地域文化是人們行為和思維模式的總和,其研究特定的地域內特定人群的文化起源和生活習俗等,包括行為、信仰、習慣和社會組織,以及其中所反映出的地方性。因此,文化人類學、文化哲學、文化社會學和文化史學的所有方法皆在地域文化的研究中有所涵蓋。[1]
地域文化的研究正日漸深入,并不斷擴展,不僅包含物質形態層面的研究,也逐漸延伸至精神文化層面,如語言、宗教、風俗、人文、歷史、地理等不同領域。地域文化具備以下特征[2]:第一,模式化、符號化,且有規律可循,不同地域的文化模式不同,包括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禮儀習慣,以及不同的行為感知和思想意識。[3]第二,地域文化的內涵包括物質、制度和哲學3個層面。物質層面包括一定空間范圍內人的飲食、建筑、服裝、器物等;制度層面包括特定地域人群的習俗、禮儀、制度、法規、宗教等;而哲學層面指特定地域人們的道德取向、審美習慣、群體人格等。[4]然而,這些構成要素雖然體現在地域文化的不同層面,但在實踐研究中卻難以分割開來,往往統一存在并體現在特定地域文化中。比如,服飾是一種體現物質層面的地域文化,其不僅是區別不同民族或地域人群的重要標志,而且也可體現特定人群的審美觀、消費觀和價值觀,加上語言和表達上的地域差異,還能體現出不同地域人群的哲學層面特征——群體人格特征。
2 設計哲學
設計被視為一種開放性的技術認知和實踐過程,若從哲學的諸多層次和視角對其觀察并思考,將使設計哲學成為一條可行路徑,引領當代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的整體發展。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設計存在論是設計本質論的前提;在實踐論視域內,設計本質論是設計存在論的前提。對設計哲學的研究本質上是對設計在哲學認知領域的根本性問題的探究,從設計存在角度認識和了解設計,是一種本體論性的設計哲學探究,是從設計的存在論過渡到了設計的本質論。設計的本質是通過設計的存在顯現出來的,二者相互交織在一起并相互轉化,是闡釋設計的不同角度。因此,可以把設計看作一個多面體結構,把對設計的多層次、多視角的認識全部納入這個多面體中,在不同的條件語境下選取特定的視角,探究設計的存在和本質。[5]也就是說,設計關注的主要問題決定設計存在的具體形式,設計的本質特征和屬性取決于其具體存在的語境。比如,當我們制造一種器物和裝置時,首先要從具體的問題、條件和語境出發,通過構思、聯想等精神形態進行抽象思維和想象,然后才有具體設計形式和內容的出現。因此,在實踐論視域內,從哲學角度來講,設計本質論是設計存在論的前提。
3 地域文化與產品設計的結合
3.1 設計存在與地域文化特性
以文創產品設計為例,文創產品通常根據不同的文化進行相關的產品設計,以發揚特有的文化。此類地域文化的研究就是相關文創產品的設計存在,地域文化給文創產品靈魂與規范,使用者通過對地域文化的了解,來解讀文創產品更深層次的內涵。正是這些特定的存在,人們對文化的了解更加廣泛,對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設計存在的評價應站在設計存在的語境下客觀地分析,具體考慮其存在與不存在的必要性。每一個產品存在的地方,都會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發生著。
3.2 設計本質與地域文化特性
設計本身就是講道理的,每一個設計的背后,均具有其意義或目的。具有相同目的和意義的設計,會根據不同的地域文化進行改進。例如,不管什么地區都會用到水管,水管的目的都是運送水,但在我國的北方和南方相同功能的水管在設計上就要有很大的差異。由于氣候的原因,北方的水管防凍性能需要提高,南方的水管的防潮防腐蝕的性能要更好一些。兩者的差異就是相應的地域文化不同導致的。
4 結語
地域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本身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當地域文化與設計哲學相結合,將情景故事賦予產品上,使得產品更具有思想和溫度。對設計師而言,傳承地域文化是一份責任和義務,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使寶貴的文化遺產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 楊玲,李洋,陸冀寧.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產品創意設計[J].包裝工程,2015.
[2] 張鳳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徑探析[J].浙江社會科學,2008.
[3] 涂云球.地域文化與贛商成長環境研究[D].南昌大學,2010.
[4] 秦穎.地鐵站空間設計中地域性文化元素適度性運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
[5] 賈林海.從設計的技術研究到設計的哲學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32(02):29-34.
作者簡介:張藝瀅(1998—),女,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和交互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