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移動終端界面設計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以往的擬物化設計已經慢慢被高度統一、簡潔的扁平化設計風格所替代。本文旨在研究扁平化設計風格在界面設計領域的突出優勢,進而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扁平化;界面設計;擬物化
1 背景
在智能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移動智能終端已經成為大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界面設計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早期蘋果手機IOS系統的問世,將擬物化設計廣泛地運用到界面設計中,到后來蘋果IOS7.0系統的發布,扁平化設計越來越被大眾吹捧與喜愛,一時之間風靡起來。扁平化設計或許是一些設計師們對之前界面設計風格擬物化、煩瑣裝飾盲目追求的一種反抗,它給手機網頁等移動終端帶來了簡潔之美。
2 何謂扁平化設計
扁平化設計,即Flat Design,也被稱為Minimal Design或Honest Design,微軟公司稱Authentically Digital,指的是放棄一切裝飾效果,如陰影、斜面、透視、紋理、漸變、所有的3D元素梯度,所有元素邊界都干凈利落,沒有任何羽化,更簡潔的界面風格。[1]特別是在手機界面上,按鈕和選項的減少使得界面更加精煉整潔,使用者不容易被繁復的裝飾干擾,能夠把需要傳達的信息和事物更加簡單直接地顯示出來,減少使用者在信息獲取上的障礙。
與扁平化設計不同,擬物化設計,是通過高光、紋理、材質、陰影或漸變等方式模擬現實物品的造型和質感,在二維界面上再現實物,讓使用者看到圖像以后能夠快速聯想到實物,進而反映出圖像的功能和操作方式;擬物化設計也盡可能模擬真實生活中實體的交互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使用者的認知障礙。[2]
極簡主義作為一種被現代許多設計師所追求的設計風格,其內涵是盡量以最原始的設計語言滿足功能需求,而扁平化設計也在極簡主義的范疇中。設計師通過提煉、精簡設計要素,突出最為重要的視覺信息,刪除多余的、冗雜的設計語匯,這就意味著它的界面會更加清晰和整潔,只將最重要和最相關的內容呈現給用戶。以往設計師過分依賴圖片和圖示來表達信息,而扁平化設計是將各類信息提煉、精簡于圖像之中,這樣更利于使產品傳遞更具功能性的信息給用戶,并減少視覺干擾。
扁平化設計移除了許多沒有關聯和無意義的視覺要素,使得界面上只呈現最重要的視覺信息。在字體、色彩和排版方面,扁平化設計的特征十分突出:三角形、正方形或圓形,大多圖標和按鈕的形狀都以這些簡單幾何圖形呈現,這些簡單的形狀,沒有陰影效果、斜角、浮雕、漸變等來幫助元素形成相對于屏幕的凹凸效果;同時其非常注重對色彩的運用,通常使用鮮艷、明亮的顏色,色彩總的應用原則是“總體協調,局部對比”,色塊界限明顯,功能更為突出;因為扁平化設計使用更為簡潔的元素,所以排版的好壞更加重要了。不僅字體的大小間距應匹配整體的設計,字形可以使用粗體,對文案的要求更為精簡、干練,保證產品在視覺上和措辭上的一致。[3]
3 扁平化設計的優勢與劣勢
自從蘋果公司、微軟公司與索尼公司在界面設計中采用扁平化風格以來,我們日常使用的數碼產品以及界面設計正在發生變化,而最初產生的有關扁平化的爭議也逐漸平息,但是對扁平化設計的優勢與劣勢的探討并沒有隨著這一設計趨勢范圍的擴大而消失。任何一個變革必然是褒貶并存的,例如景觀設計中彼得·沃克所倡導的極簡主義,主張“物即其本身”,并拋棄無目的的、多余的裝飾,首先滿足功能需求,其次考慮形式。其最初也引起了爭議,甚至被許多人反感。然而,極簡主義現在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贊同,這也是因為極簡主義在當代的設計環境下有足夠的需求和發展空間。
扁平化設計的優勢:第一,扁平化設計滿足了當代網絡及數碼產品使用群體的功能需求。扁平化設計的初衷是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利于交互對象認知。[4]扁平化設計拋棄了多余的設計要素,力求精簡、美觀。將復雜的信息分層后分等級隱藏在虛擬按鍵中,移動終端用戶在了解特定的手勢和順序之后便能夠快速順利地進入想要的設計界面。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數碼產品普及率高,人們普遍使用智能數碼終端,也具備快速習得新型智能設備使用方法的能力,以往的擬物化設計稍顯繁雜與多余,而扁平化設計在保證信息豐富化和最大化的同時,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同時,扁平化設計思路更能滿足用戶對同時使用多種軟件和APP的需求。例如安卓公司發行的多應用分屏使用功能,用戶在使用特定的手勢之后便能夠同時使用多種軟件,例如用戶可以在使用聊天工具進行語言輸入的同時使用視頻軟件查看資料。而對于制造商來說,運用扁平化設計,能夠在有限的屏幕空間中將信息表達最大化。例如蘋果公司將通知欄菜單隱藏至屏幕最上端,將控制中心隱藏至最下端,同時以極其概括并且辨識度高的圖標表示控制按鍵。第二,扁平化設計滿足了審美需求。對于用戶來說,扁平化設計相對于擬物化設計更顯格調,簡單大氣的色塊、鮮明的抽象圖案可以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被年輕一代的使用者提倡吹捧。第三,扁平化設計順應了當代的設計思潮。研究表明,人類具備辨別、分類和處理圖像的能力,擬物化設計高度仿真的設計風格僅僅適用于智能設備剛剛普及的階段,能夠滿足少數人的需求,同時,在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今天,少量且單一的信息已經不能滿足時代要求。扁平化設計不僅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點,同時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扁平化設計的創新也逐漸成為各大數碼產品公司和設計師的追求。設計師們更加關注對色彩的把握、色塊的不同組合所表現的情感內涵、字體變化以及版式的多樣組合所帶來的視覺感受。簡而言之,設計師擁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也更加關注設計本身。比如說Involvio,該APP給美國學生提供最及時的新聞、事件報道,同時提供各大校園招生信息、娛樂資訊。此APP頁面設計極為簡潔,是扁平化設計的代表,將信息分類、分層級儲存,將各大事件的圖片按照一定順序展示,輔以簡要的文字說明,實用性強。
扁平化設計的劣勢:扁平化設計從出現到流行不過十年時間,智能設備更新換代的速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扁平化設計的風格和作品形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第一,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使用者來說,扁平化設計仍然有它的弊端,部分使用者需要仔細學習才能夠了解如何使用扁平化設計的軟件和智能終端。扁平化設計在帶來快捷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誤操作的問題,許多用戶困擾于帶有設計缺陷的扁平化智能終端。同時,由于扁平化設計風格,許多軟件圖標類似,容易引起使用者錯覺,進入錯誤的界面。第二,在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將來,扁平化設計風格能不能繼續成為網頁設計與智能終端設計風格的主流,仍然值得觀察。
參考文獻:
[1] 朱宇婷,錢琳.淺談扁平化設計的構成要素[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11):262.
[2] 滿超.手機界面的扁平化設計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4.
[3] 任冬巧,楊春燕.扁平化設計在網頁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大眾科技,2014(06):2.
[4] 方心怡.扁平化設計風格下平面視覺元素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
作者簡介:胡艷雯(1994—),女,湖南長沙人,本科,2016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7級研究生,主修數字媒體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