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民對生活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導致我們的生存環境持續惡化,環境問題給人類帶來的不良影響日益加劇。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環境工程建設正在各地開展。本文圍繞在新農村建設中環境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進行了探討。
1、環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意義
所謂環境工程管理是指對環境工程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后的管理中,進行規范制定、組織協調、檢查評估等業務的總稱。由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迫切需要我們更加重視環境工程建設,并加強環境工程的管理。因此,加強環境工程建設和管理,于國于民都意義重大。它不僅可以促進環境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有力支持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的創新,還可以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因素加以有效控制,顯著降低不良的影響的程度,而加強環境保護也決定了我國的經濟社會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我國生態環境狀況亟待改善的前提下,有必要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報的環境工程管理思路和途徑。
2、當前環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少制度化的評估手段
由于我國的環境工程管理工作是在環境出現惡化的情況下被迫開始的,因此不僅是起步晚,還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最明顯的是沒有建立并逐漸完善一套規范化的環境工程評估制度。由于制度的缺乏,致使在進行環境工程管理工作中沒有相關規定可以遵循、缺少可以進行對照的依據,提高了環境工程管理的難度,使管理工作存在盲目性和不確定性,而且工作效率比較低,評估結果沒有權威性,嚴重影響了對環境工作的評估質量,不利于環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缺少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專業人才是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的核心因素,在環境工程管理中,缺少專業化的管理人才隊伍是影響環境工作建設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也是由于我國環境工程建設開始得比較晚,準備不充分,人才培養跟不上形勢發展造成的。另外,由于環境工程管理專業化程度比較高,對人才有特殊的要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勝任。同時,還由于環境工程管理工作大部分時間要圍繞建設工地現場進行,工作條件比較差,一些人有畏難情緒,不愿意從事環境工程管理工作。而且一部分已經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后來也因為種種原因而離職,加劇了環境工程管理人才隊伍的不足。
(3)缺少對環境工程的重視
盡管生態環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重視環境保護,仍然有一些人不但沒有為環境保護做點什么,還有意或無意地破壞著環境,更談不上對環境工程的了解和重視。一些人甚至連什么是環境工程,環境工程的意義何在都一無所知。即使是一些地區的政府部門,也存在著不重視環境工程建設的情況。雖然在特殊時期或重要工程建設中表現出重視,但缺少常態化的環境工程意識,未持之以恒地對環境工程表示重視和實際支持。有時候僅僅把重視表現在口頭上,而少有落實到行動上。從事環境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員也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應有的認識,在開展工作時常常只做表面文章,缺少對工作的深入研究和系統管理。
3、加強環境工程管理的思路及措施
(1)構建環境工程制度化管理體系
在進行任何一項工程的管理中,都需要制度化的管理體系來約束和規范,環境工程管理同樣離不開制度化的管理體系,這是因環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工作特點決定的。各地環境保護部門應正視在制度化管理體系構建中存在的跟不上形勢發展和管理工作需要的問題,加大建立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的工作力度,力爭迅速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環境工程管理上的差距。在構建制度化體系過程中,應緊密聯系當地情況和環境工程管理工作實際,對缺少的制度進行補齊,對已有的制度進行完善,對不適應當前管理工作需要的進行廢棄或重新制定,以形成涵蓋工作方方面面、符合環境工程管理工作特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強有力的制度化管理體系。完善的制度會使環境工程管理工作有依據、有遵循、有目標、有規范、有約束,會有力地促進環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
(2)打造一支專業化的環境工程管理人才隊伍
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是保證環境工程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促進環境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應大力培養和引進專業化的人才。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環境工程建設與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也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投身于環境工程建設與管理中。我國也加大了環境工程方向人才的培養力度,一些高校相繼開辦了環境工程管理專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人才培養的力度還需加強。國家應出臺鼓勵扶持政策,支持高校辦好環境工程專業,為高校解決開展環境工程學科教育時遇到的實際困難。環境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應積極在內部通過多種形式培養適用的專業人才,并以優厚的待遇吸引環境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改善工作人員隊伍的人才結構。
由上可知,要提高對環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認識,進一步明確環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認真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明確相應的解決思路,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使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