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冰?王萌
摘 要:繪本教學作為一門課程正在逐漸興起。兒童繪本對幼兒閱讀能力乃至“三觀”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友情教育繪本除了有孩子需要學習的方面外,也有需要家長閱讀和了解的內容,使家長更好地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同時家長也要知道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哭鬧,一味地縱容寵溺是絕對不行的。
關鍵詞:兒童;友情教育;繪本;設計
隨著人們文化素質的提升,教育事業(yè)逐步成為家庭生活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教育支出也占到了家庭支出最大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觀念的轉變,兒童的學前教育重視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類教育也不局限于學前班、輔導班。社會的進步為這類學前教育提供了很大的途徑。兒童教育類繪本設計致力于為學前教育另辟蹊徑,針對學前兒童繪制情感教育的繪本。繪本是現(xiàn)代市場與社會需要相結合的產物,其將寓教于樂的這種教育方式很好地發(fā)揮出來。繪本滿足了兒童對探索世界的獵奇心理,也彌補了在家庭、學校教育中所欠缺的情感教育,是現(xiàn)代兒童學前教育的良師益友。
1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用繪畫教育的方式引導兒童正確的交友觀念。兒童處于人生的萌芽期,學習的方式過于淺薄,因此在兒童繪本的設計中,應該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繪制故事,串聯(lián)完成整個課題。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貼合兒童的心理接受能力,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
研究針對的是學前兒童情感教育中的友情教育,友情作為人們情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與人們未來的社會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前兒童即將走入校園,其生活中也將不斷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怎樣與同齡人相處是目前學前教育中的短板。
繪本自面世以來一直受到很多家長、兒童的喜愛,繪本結合了動畫的趣味性、語言的直白性,不僅如此,繪本也滿足了兒童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對未知事物的想象力。閱讀繪本也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閱讀氛圍,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情操,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也能促進孩子理解力、想象力、適應力、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閱讀習慣,促進孩子多元化發(fā)展。繪本的故事大多十分簡單,孩子不僅能簡明扼要地了解作者需要表達的內涵,還能在閱讀過程中自由發(fā)揮、自由想象,享受到閱讀樂趣,逐步培養(yǎng)起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繪本是新時代發(fā)展帶來的產物,走進中國教育事業(yè)的時間并不是很長。目前,中國的繪本市場不具備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中國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的繪本市場的需求量,這個需求量遠大于發(fā)達國家之和。但是與之相應的繪本供應量以及質量遠遠不夠,同時教育的涵蓋面不夠全面。本課題主要解決的是教育涵蓋面不足的問題,這種方式的缺失會導致教育的天平失衡,不利于兒童成長。繪本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兒童的興趣與好奇,使其有足夠的想象力去認知事物;同時,繪本能夠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興趣,為以后學業(yè)發(fā)展提供很大的助力,這也是選擇繪本作為教育方式的一大誘因。
目前市面上,樣式精美的繪本非常多,種類也很復雜,表現(xiàn)形式更是多種多樣,但是其材質的使用上比較單一,沒有太多的創(chuàng)新。幫助兒童調節(jié)情緒的繪本故事類型也非常多,但在友情教育這方面是比較缺乏的,顯然,這是繪本創(chuàng)新的一個突破口。故事情節(jié)設計,是針對4~6歲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以及平時的語言習慣進行設計的。繪本繪畫風格的選擇,是兒童對這套繪本產生興趣的關鍵因素之一。繪本人物形象的設計不僅僅需要優(yōu)秀的外表,也需要將人物的性格結合起來,才能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隨著人們對兒童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更多優(yōu)秀的繪本正在不斷涌現(xiàn)出來,繪本在飛快地發(fā)展。在繪本材質的選擇上,還比較單一,在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也很難實現(xiàn)更大的創(chuàng)新,這樣的繪本過于生硬,缺少特色。
情緒管理類繪本主要是讓孩子通過對繪本的閱讀,學會處理和小朋友們產生的矛盾,以及自己做錯事情時該采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本設計通過4個小動物之間的故事,讓孩子在閱讀時無形中給他們傳遞為別人著想的概念,讓孩子形成與人相處時的好習慣。該繪本致力于為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童話世界,讓孩子不僅在童話世界里能找到自己的伙伴,而且也學到現(xiàn)實生活中與每個小伙伴的相處之道。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繪本中小動物的做法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影響。
2 繪本主題設計
本設計主要是對動物進行平面化卡通設計以及故事、場景設計。繪本以恐龍、大象、小鳥、長頸鹿4種動物為主角,這4類動物是人們喜聞樂見的動物,但是兒童對于世界的認知相對較少,這四種動物有常見的、不常見的以及絕跡的,利用常見的小鳥是為了給予兒童閱讀時的親切感,利用不常見和絕跡的動物是為了滿足兒童求知欲。繪本因為是一本完整的教育讀物,需要以合理的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旨在傳達友情教育,故事也是以此展開。用一本繪本既講述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又形象地給孩子展示了這4種形態(tài)各異的小動物,這樣的形式一舉兩得。
本設計主要解決兒童教育中所缺失的友情教育問題,因此在故事情節(jié)的設計上緊貼主題來展開。本故事圍繞小恐龍、大象和小鳥之間的友情展開,它們本是好朋友,卻因小恐龍在游戲時一心只顧自己取樂,忽視了朋友們的感受,結果它丟失了與朋友們之間的友誼。最終經過風雨的洗禮,小恐龍逐步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開始反省自己,它們也冰釋前嫌、重歸于好,也認識了新朋友。
這個故事主要是想讓孩子懂得,一直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對朋友間的友誼有很大的傷害,會導致友情的喪失。我們需要學會感受和理解別人的情緒,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不能逃避錯誤,要學會為自己的錯誤道歉,知錯能改是一個乖孩子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
3 繪本人物形象設計
兒童對于可愛的卡通形象有著執(zhí)著的偏愛,因此在設計動物形象時,動物的形象需同時具備可愛性和辨識度,有明顯的特征,比如說,大象的大耳朵和長鼻子,恐龍背后的刺等等。因為繪本的受眾是兒童,在設計角色時,需要采用比較夸張的手法來表現(xiàn)角色特征,凸顯每個角色的自身特點。有趣的外形并不一定能構建好一個角色的設計,關鍵在于整體所傳達的內涵。通過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來顯示出各個角色不同的性格,小恐龍很活潑,大象學識淵博,小鳥很幽默,長頸鹿很善解人意。不同的動物不同的性格,以此來設計出一個完整的作品。
4 繪本色彩設計
繪本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創(chuàng)作者個性化的審美創(chuàng)造。結合4~6歲的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情況,圖片的色彩要簡潔易懂,兒童對于顏色的認知正處于萌芽期,對于色彩他們有著自己的聯(lián)想。因此,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復雜的色彩。這套繪本的色彩搭配選擇了比較鮮艷的綠色、藍色和黃色為主體。結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給人的感受,書名的字體顏色用的是亮黃色,黃色能給人帶來輕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整體背景顏色采用淺色,例如米黃色、淡藍色,以此來突出主體,使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人公和它朋友發(fā)生的故事上。通常,在孩子的世界里,深色調都描繪了充滿邪惡色彩的反面人物;淺色調的顏色,比如白色、藍色、黃色表達了純真、正義及美好。這是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因此在角色塑造上都是采用一些比較明快的色彩作為主體。
5 繪本畫面設計
兒童作為現(xiàn)代社會教育的重點,其心智處于不斷發(fā)展中,兒童的教育決定了其未來的性格走向。交際能力也是時下教育的重點,因此本設計在故事情節(jié)上以簡單明了的方式來體現(xiàn)。封面運用清新淡雅的冷色為主,點綴些許黃色、紅色等暖色,使整幅畫充滿生機。配合拼貼畫的形式,讓整個畫面顯得單純,更加符合兒童心理。繪本采用簡明的線條,去除了一切掩蓋本質的東西,充分體現(xiàn)了簡樸的力量,將故事情節(jié)更加生動地體現(xiàn)出來,充分體現(xiàn)了簡樸的力量和省略的藝術。不同的色調表現(xiàn)出的情感也不盡相同,色彩清新、人物對話有趣、表情生動,比較能吸引兒童的興趣并且具有戲劇效果。
本設計是針對4~6歲兒童在情緒管理方面設計的繪本,對比同市場上同類型的繪本,本課題最大的創(chuàng)新點是對兒童友情教育方面的重視。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很高,這是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但在現(xiàn)代社會必須對兒童最基本的友情教育重視起來。利用此套繪本,引起家長重視,彌補兒童在這方面教育的缺失。繪本中動物的形象也是經過不斷調整、修改,將原本孩子心目中的動物形象進行夸張變形,使形象更加生動,更加易于兒童熟記及辨別。
參考文獻:
[1] 熊雷欣. 3-6歲兒童親子繪本閱讀及指導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
[2] 沈悅,楊麗珠,方樂樂. 3-6歲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特點及其教育建議[J].教育學,2015.
[3] 殷宏淼.基于繪本的早期閱讀推廣實踐研究——以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
[4] 宋璐,宋璞. 3-6歲故事類優(yōu)秀繪本評價指標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
[5] 馬璐瑤.國內兒童繪本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9.
作者簡介:張冰冰(1978—),女,遼寧撫順人,碩士,畢業(yè)于吉林大學設計藝術學,江蘇海洋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佛羅倫薩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