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源于生活,它的產生和發展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之上。要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就要將其貫徹落實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就目前來看,由于價值觀多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抽象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化等原因,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有一定難度。因此,要從創新宣傳方式、優化高校校園文化環境、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日常儀式三方面合力,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引導,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育時代新人。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各大高校在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方面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重視,習近平同志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日常生活是社會主義價值觀產生和發展的根基,要引領并指導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并為大學生所認同,就必須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實質是,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將其理念以及觀點,通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以一種通俗易懂的形式,讓大學生更好的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加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引導,提高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育了時代新人。
(一)加強對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引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呈現多樣化發展,與此同時,我國在價值觀領域也呈現多元價值觀并存的局面,這給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帶來了十分復雜的影響。大量的西方價值觀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蔓延開來,致使大學生群體出現攀比、逆反、焦躁等心理,在價值觀形成過程中出現價值觀選擇錯誤等現象。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各種價值觀有著批判整合作用,具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評判準則的功能,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起著凝聚作用,但隨著社會整體結構的變動以及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多元性變化,我國主流價值觀面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等挑戰,如何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成為當今社會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只有在現實的生活實踐中真正體驗和領悟到社會主義價值觀對其自身價值取向的調節和規范作用,才能深刻的理解并認同。
(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育時代新人
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是中華民族未來發展和奮斗的目標,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踐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標桿,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堅定理想信念,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開拓者、奮進者和奉獻者。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困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更好的使大學生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但是,由于價值多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抽象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對薄弱化,致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困境。
(一)價值觀多元化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不僅在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發展,與此同時,各種文化、價值觀和社會思潮也源源不斷的涌向了中國。受西方國家的影響,不僅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受到了沖擊,主流價值觀也受到嚴峻的挑戰。“社會價值觀念的多樣化發展既是社會進步的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對價值認同和價值選擇的判斷。”習總書記曾言道:“青年的價值觀走向,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趨向。要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情,就需要在青年時期,就奠定良好的價值觀養成。”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過度關注個人得失,不顧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在與人交往時,帶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抽象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其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理論獲得大學生的普遍認可,但其實質是非日常化的高度的理論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全體大學生必須樹立和遵循的核心價值觀,是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其24個字,濃縮了我國國家層面、社會層面以及個人層面對我國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普遍要求。因此,如何將晦澀難懂的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大學生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語言,推動其表達形式由抽象到具體,就是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對薄弱化
正確引導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形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踐行的程度和水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缺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沒有發揮其價值規范作用,沒有被大學生真正認可,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薄弱的地方。與此同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面還略顯弱化,教育方式創新性不夠,教育內容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教育者在對大學生教育方面采用的還是傳統的灌輸模式,較多講述空洞的大道理的課程時,就顯得不夠重視,不感興趣。總體上,需要加強高校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養成路徑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是大學生認同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路徑,要從擴大宣傳力度、優化高校校園文化環境以及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生活儀式三方面合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通過新型的傳播方式擴大宣傳力度
若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就要不斷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要創新宣傳方式,就要將傳統的宣傳方式同新媒體相結合。將傳統的宣傳方式同新媒體相結合,才能更迅速的占領宣傳高地,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越來越成熟,使得使用新媒體工作和學習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新媒體對于傳播正確價值觀的作用最直觀高效,并且新媒體注重簡潔化,避免庸俗化,可以讓大學生獲取多方面有效地相關信息。在通過更加廣泛的途徑進行宣傳的同時,也可以使大學生加強主觀能動性,這樣就不僅僅局限在單方面的宣傳,還可以加強同大學生的互動性,使其更深入、更生動的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悟其精髓和奧義,開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的新思路。
(二)優化高校校園文化環境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長期的發展之中,積淀下來的代表其學校的一種文化特征。高校校園文化是與其自身的發展歷程、教育理念、教學主旨等緊密聯系起來的。校園文化是倡導和指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之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校園文化的創設相結合,使得大學生在校園文化的開展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和熏陶,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循序漸進的和大學生的一言一行融合到一起,形成一種舉手投足間的慣性行為。此外,還應開展系列有關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校園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中,彰顯其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地位,利用學校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滲透到高校校園文化之中,通過校園文化活動,使大學生自覺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行統一。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為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營造風清氣正的學習環境。
(三)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化的日常儀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抽象性,只有通過一定的形式,將其具體化,才能更好的使大學生認同并內化為自己的價值準則。日常儀式是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的有效載體,“使不能直接被感覺到的信仰、觀念、價值、情感和精神氣質變得可見、可聽、可觸摸”。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日常儀式具有放大群眾情緒,凝聚群眾力量的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到各種儀式中,通過儀式化的活動來促進大學生對其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例如:通過升國旗、軍訓、參觀烈士陵園和博物館等活動,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為此,高校應當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將其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豐富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日常儀式,幫助大學生深刻領悟和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奧義和精髓。使其內化為大學生共同的價值信仰,外化為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以此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達到凝聚社會共識,使大學生切實的體驗和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中華戰略文化論壇叢書編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戰略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
[2]維克多·特納,趙玉燕等譯.象征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3]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4]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8.
[5]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努力創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報,2014-05-05.
[6]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26(1).
[7]覃軼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4-08-20(8).
作者簡介
王巖,女,漢族,天津人,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