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華
◆摘 ?要:隨著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當中運用的越來越廣泛。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成為了教師們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在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還存在著教學模式相對傳統的問題,教學方法單一,局限于課堂教學,學生在這種模式的教學下思維得不到激發,創新能力便達不到相應的提高。而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側重于科學素養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大多都是有課堂教學來實現的。因此,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想要培養出更多新型人才,就必需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會圍繞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進行探究。
◆關鍵詞:有效性;教學模式;創新能力
物理作為一門需要學生思維運轉力較高的學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注重觀察、實驗和操作動手能力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廣泛。無論是體積、密度的計算內容豐富且有趣。不難發現,物理時時刻刻都體現在我們的周圍。想要深入了解這一學科的知識與內容,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們上課時認真聆聽教師的所說所講。教師也要尋找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這一門課的興趣。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能夠領會、理解、掌握到更多的知識,把課堂教學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限度,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下面我將會從三方面論述我的觀點。
一、啟發學生善于思考,培養創新思維
物理作為一門邏輯思維性極高的學科,需要學生們盡情的發揮初自身的優勢,那就必須啟發學生要善于思考,并且初中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階段,好奇心理異常強烈,對一些事情更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與親身經歷來實現,那么如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加以引導,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課本當中一些更深入的問題,自己去理解這當中的真正含義是什么,找到一個符合自己學習的方法,這樣子學習的效率就會有所提高,創新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培養。自主學習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以及條條框框,這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已經走過許多彎路。學生只是把知識背下來了,但是并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是什么,這種方法只是控制了學生的思想,而并不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例如:在上《壓強》這一課時,我會找來一些與課本有關的材料,通過PPT放映出來,如在生活當中一些與壓強有關的例子,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壓強的作用與意義。緊接著把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按照座位前后左右即為一個小組,這樣方便進行問題的討論。前幾分鐘我會讓每個小組成員們進行討論一個問題,如氣流越大的地方為什么壓強越小?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后每一小組都要上臺來展示他們所討論出來的答案。最后教師在加以點評,這就是培養學生一個思考能力的過程,讓學生大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學生解決方法各不相同,往往都是一些新穎的創新方法,這就是學生創新能力在提升的一個過程。
二、鼓勵學生在生活當中學習物理
物理與其他科目區別最大的地方就是實用性較強,生活當中的很多東西都離不開對物理知識的運用,所以,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并不局限于在課堂之上,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學習物理,在生活當中發現物理問題,讓物理課本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只有把知識真正用出去,才算真正的把握。而如果在每一次上新課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常見的問題,讓學生更進一步的去體驗物理方法,這樣學生能夠接受知識的程度就會更高一些,創新能力也會隨著學生對這事的接受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例如:在上《光現象》這一課時,在講完課本上的內容之后我會布置幾道習題給學生完成,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當中與光有關的現象進行學習,如讓學生觀察太陽光的組成、光的三原色是什么?不可見的光又是什么?讓學生通過在生活中的觀察以及在網上查詢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一知識點印象更加深刻,在生活當中學習物理讓學生更加明白學習物理的時效性,從而激發其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注重培養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生硬的接受知識,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學習效率不高,并且對一些不懂的問題一直積累在腦海當中。不去問也不敢問。這就是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提不上來的一個重要原因。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感。學生很少會去與教師聊天,教師也不會主動了解學生的情況。這就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少。遇到不懂的問題學生也就不會主動找教師解決,使教學效果達不到標準。而如果教師在平時注重與學生交流與溝通,親近學生。讓學生覺得教師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學生就會勇敢的向教師提問題。那么就能夠幫助學生收獲更多知識。
例如: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會主動的去親近我的學生,如在上課前主動與學生聊天,聊些關于最近發生的事情,或者是有關文本知識,又或者是詢問一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什么建議。再者,平時我也會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四、總結
新模式下的教學,教學方法絕對會是重中之重。因為教師的教學方法關乎著這一學科的整體效率,更關乎著學生對這一學科知識的吸收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關乎著人才的培養。所以教學方法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行,讓學生真正喜歡這一學科帶來的知識灌溉。
參考文獻
[1]劉德宇.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選擇[J].速讀(中旬),2018,(6):231.
[2]萬國影.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6,(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