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省桂陽縣中醫醫院 周鑫
中醫歷史創造了璀璨的中華文化,中醫醫院沿襲“古為今用”的中醫理念,積極探索文化發展脈絡,有效加強內部文化建設,使中醫文化滲透到醫療技術、醫護隊伍、價值觀念、醫療服務等各個層面,促進中醫醫院健康、穩步前行。
中醫醫院的文化建設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兩個方面,物質文化主要是指醫院的醫療設備、醫院建筑、醫院環境、醫療技術水平等有形的東西,主體是物。而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醫院特色的思想、意識、觀念等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結構,主體是人。而發展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重要前提是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因為和諧的文化氛圍是中醫醫院文化孕育和成長賴以生存的豐沃土壤。
(一)依托于中醫文化特色,建立中醫特色文化體系。中醫醫院的外部建筑風格與內部裝修裝飾風格應符合中醫文化特色,區別于綜合型醫院,形成自己特有的中醫醫院內外部風格。比如中醫院的外部建筑風格,應結合中醫“精、氣、神”的理論精髓,以仿古式的中式建筑風格為主,急診大樓、門診大樓的位置顯眼,患者易于尋找,方便就醫。醫院庭院設計應有古代的亭、臺、樓、閣建筑元素,與現代化建筑風格有機結合到一起。而醫院內部則體現出古香古色的風格,配置一些中醫起源的圖文說明,懸掛一些古代名醫的畫像,像孫思邈、華佗、李時珍等,亦可在院內醒目位置矗立古代名醫雕塑。此外,依照“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一些自助茶水服務,將醫院營造出一種家的感覺。這些外部建筑與內飾風格都是中醫醫院特色文化的體現,不但可以樹立醫院的口碑,同時還能帶動其他文化跟進。
(二)以醫院實際為根基,形成凸顯醫院的中醫文化特色。每個中醫醫院都有各自的實際情況,要制定符合醫院實際需求,且具有中醫特色的醫院宗旨、院訓、院徽和行為規范,融合中醫理念,建設醫院的中醫文化體系。通過中醫藥文化建設,使人民群眾從診療環境、就診方式、服務態度等方面切實感受到獨特的中醫藥服務。
中醫醫院為了樹立良好的對外公眾形象,必須加強內部文化陣地建設力度,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通過內部的醫學刊物、報紙、對外公示欄、醫院的網站、醫院微信公眾號、中醫養生手冊等形式宣傳中醫文化,強化品牌建設理念,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社會地位。
近年來,各大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紛紛制作了關于“中醫健康知識講座”的節目,通過邀請觀眾到直播現場,與資深的中醫醫學專家共同探討健康養生知識。中醫醫院應適時與這些媒體合作,推廣醫院的醫學創新成果,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中醫文化的精髓與中醫治療的效果,提升大眾對中醫的認知度,進而提高對中醫醫院的信任度,將祖國的傳統醫學文化發揚光大。
醫院的醫療水平是開展文化建設的奠基石。目前,廣大患者對中醫針灸療法、穴位貼敷(三伏貼、三九貼)、拔罐療法等傳統療法普遍認可,因此,中醫醫院的從業醫生應努力提升本身的崗位技能水平,堅持“治病救人”的宗旨,創新中醫療法的新領域、新方法,使患者對中醫療法的信賴度進一步加強,為醫院贏得更好的信譽與社會利益。此外,以建立名醫、名科、名院為目標,使中醫醫院的社會競爭力顯著增強。
中醫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遵循這一理念,中醫醫院應從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角度出發,打造健康和諧的中醫文化體系格局。
(一)提升醫護人員的文化素養,增強微笑服務意識。各級醫護人員應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在工作中,虛心好學,誠懇待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為理論依據,切實增強服務意識。醫院作為窗口單位,面對的患者群體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醫護人員如果沒有極好的耐性、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藹的態度,窗口的服務宗旨也就形同虛設。尤其對于醫院的導診臺來說,更應該提倡“微笑”服務,在接待、引領、指導過程中,以良好的文化涵養給予患者貼心的服務,使患者充分感覺到如家般的溫暖。
(二)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文體活動,豐富醫護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文體活動是醫院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主要構成元素,對于醫院的每一位醫護人員來說,都有其各自的優勢與特長,有的擅長唱歌、有的擅長跳舞、有的擅長繪畫、有的擅長運動,為了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醫院工會每年應定期舉辦一些內部的文藝匯演以及體育賽事,以此豐富醫護人員的業余生活,為忙碌的工作增添一縷色彩,也增強了醫院職工凝聚力。在開展文體活動時,可以邀請患者一同參與,可以與患者之間形成完美互動,通過醫患互動環節,可以有效增進醫患之間的情感交流,也為患者了解醫院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醫院在開展文體活動前應做好事前的分析調查工作,根據每一位醫護人員不同的特點,掌握其不同的文體特長,使活動計劃得到完善,最后根據活動計劃確定活動內容。比如,可以開展內部醫護人員的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拔河比賽、歌唱大賽、舞蹈大賽等,通過這些豐富的文體活動能夠進一步增強醫護人員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使其以高品質的“精、氣、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文化建設人才的培養機制。由于中醫醫學專業技能水平要求相對較高,各級醫護人員也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治病救人的宗旨上,忽略了醫院內部的文化建設,因此,很多中醫醫院的文化建設基礎薄弱,文化建設人才嚴重短缺,硬件不完善,軟環境缺乏制度支撐,導致醫院只會看病,不會留住患者的心,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醫院的各項效益也受到嚴重影響。文化建設人才的培養應結合醫院的發展實際,對文化建設崗位人才定期進行培訓,從大局出發,將中醫的文化理念滲透到每一位管理人員的頭腦中,使其有效指導員工開展各項工作。在醫院文化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各級管理人員應充分發揮起先鋒帶頭作用,正確引導醫護人員完善文化體系的建設工作,盡職盡責,弄清楚“中醫文化”內涵,切實愛上“中醫文化”。同時,把文化建設人才的培養機制列入醫院的發展規劃當中,從長遠眼光考慮,有步驟、有計劃、有目標地完成文化建設任務。
(四)加強制度建設,體現文化內涵。中醫醫院應進一步加強內部制度體系建設腳步,由上至下、由醫護人員至患者,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約束機制,著眼于醫院發展實際,滿足患者需要,將每一項制度細化到每一個點,避免管理死角的出現。制度建設應與文化建設融為一體,以醫院的方針、宗旨、政策為出發點,結合中醫文化精髓理念,完善制度條款,符合醫院發展實際,展現中醫文化風采,確保醫院發展高效有序。目前,中醫醫院的制度建設工作進程緩慢,執行力弱化,在制度出臺實施之后,沒有相關的跟蹤機制進行約束,導致很多政策、制度無法執行。制度執行終端缺乏基本的考核機制,很多醫護人員對制度認知力不夠,使得在平時工作中,個人行為與制度規范發生沖突,成為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體,為此,醫院的制度建設必須建立完善的考核監督體系,做到執行有跟蹤,效果有反饋,結果有獎懲,進而使醫院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綜上,醫院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各級管理人員與醫護人員風雨同舟、共同協作。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醫院的文化體系不但可以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文化,同時也使中醫文化的深遠影響力擴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